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4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瘢痕长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与常规切开引流治疗相似,而小切口负压引流能够缩短治疗周期、术后瘢痕小、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是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理想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4 月龄健康幼年雄性山羊16 只,手术切除右侧髁突(保留关节盘),在右下颌升支行反"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牵张器.以每日2 次,每次0.4 mm的速率向上牵引输送盘至关节窝.在手术后当天、牵张结束后当天、牵张结束后4、12、24、48 周时行三维CT检查评价输送盘改建及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情况,并分别于12、24、48 周3 个时间点各处死动物2 只对新生髁突做组织学检查.牵张结束后48 周时处死剩余10 只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左侧下颌骨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维CT显示新生髁突形态逐渐改建并接近正常髁突,牵张间隙新骨生成良好.大体观察发现新生髁突体积较正常侧明显增大,但下颌骨的生长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新生髁突表面有一层纤维软骨覆盖,组织学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类似.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髁突未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下颌运动产生的功能刺激是下颌骨继续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磷酸盐药物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后对材料表面蛋白吸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将羟基磷灰石制成10mm×10mm×2mm大小的块状,共48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块。②实验组羟基磷灰石与氯磷酸二钠复合制成氯磷酸二钠-羟基磷灰石,对照组不复合氯磷酸二钠,用乙醇和蒸馏水超声波清洁,干燥备用。③将两组标本分别置入100g/L小牛血清(蛋白吸附溶液)和0.2mol/LPBS磷酸缓冲液(对照吸附溶液)中浸泡吸附,每种溶液中12块。④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和蛋白质电泳对两组材料表面吸附的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检测提示吸附小牛血清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表面氮元素百分含量分别是(9.83±1.33)%和(10.11±1.6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②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提示两组材料均可以吸附大量白蛋白,实验组表面吸附的白蛋白要少于对照组。③双向电泳提示两组材料表面吸附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50000;对照组吸附的酸性蛋白量要多一些,实验组表面吸附的碱性蛋白和中性蛋白要多一些;偏酸性的蛋白中,β球蛋白和玻璃粘连蛋白在实验组表面吸附量较对照组表面多。结论:氯磷酸二钠复合羟基磷灰石对材料表面吸附蛋白的种类有一定影响,但对总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含锌生物材料对于骨质疏松骨修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摘除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去势)的方法建立下颌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模型成功后,建立下颌骨极限缺损模型,随后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含锌磷酸三钙陶瓷(Zn-TCP/HA),对照组植入双相磷酸钙陶瓷(β-TCP),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在植入材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通过骨密度仪测试证实去势大鼠的下颌骨有骨质疏松发生;材料植入骨缺损部位12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以及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    锌离子能够加速和改善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张应力作用下成骨向分化及其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2 000 με的机械牵张力,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测定MSCs骨向分化,cDNA芯片技术对加力前后MSCs进行mRNA检测,通过芯片杂交、生物信息处理,分析二者间基因差异表达。结果MSCs经应力加载后,其细胞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但骨钙素表达水平和ALP活性显著增高,27 K Rat Genome Array芯片发现,加载前后MSCs表达差异基因共有416条(2.8%),其中表达增强247条(61条显著增强),表达降低169条(74条显著降低)。结论张应力可诱导MSCs骨向分化,而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要点。方法对24例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围手术期全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术后加以抗生素抗感染后,24例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3例患者术后14 d创口未完全愈合,经及时换药和局部使用金因肽喷涂后,14~28 d内创口愈合。结论对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以“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前臂皮瓣及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84例进行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患者,按照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前臂皮瓣组(39例)和胸大肌皮瓣组(4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修复后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前臂皮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修复后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与胸大肌皮瓣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能够达到修复缺损、恢复满意的功能和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与胸大肌皮瓣修复效果相近,并且二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可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自20世纪90年代末,医院患者警示标识作为"系统"形成标识文化,它逐渐显露出独特重要的功能。手术室护理贯穿于手术前、中、后的整个过程,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手术室全程护理过程中,为防止接错患者、做错手术、用错药等差错事故发生,2006-01—2012-01笔者所在科逐步采用一系列标识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正>护理操作训练是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不断学习,掌握标准操作,更好服务于临床的重要方法。为提高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护理操作水平,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了模拟临床抢救病案的模式对护士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