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贵州省道真县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及媒介伊蚊种类及其密度,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表对2016年7月道真县马尔代夫归国人员中的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ELISA方法对归国人员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采用人诱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对媒介伊蚊密度进行调查。结果26名归国务工人员中,登革热IgM抗体阳性6份,其中临床诊断病例5例,疑似病例2例,隐性感染者1例,罹患率为30.77%。7例患者经治愈出院,其余19人隔离观察14 d未发病。道真县玉溪镇、河口乡和棕坪镇的媒介伊蚊监测人诱停落指数为2.4只/(人·h),超过C级[人诱停落法≤1.5只/(人·h)]水平;BI为7.0,略高于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BI≤5)。结论该起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引起本地流行。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14年贵州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 -2014年贵州省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229694例,ILI%平均为5.91%。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32111份,阳性率12.12%。其中病原构成为季节性流感H3亚型占41.00%,次为BY型占27.47%,甲型H1N1占26.54%,混合型占0.96%。结论 2012年以来贵州省流行的流感病毒多种,但主要是季节性流感H3亚型、BY型,以及甲型H1N1亚型;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对发现新发、不明原因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和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血清抗体阳性情况及其与早产儿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生儿血清共178份(其中健康产妇顺产新生儿脐带血血清114份,早产儿外周血血清64份),分别用HSV-1和HCMV IgG、IgM 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78名新生儿中,血清HSV-1 IgG阳性率为83.70%,IgM为阴性;HCMV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4.38%和0.56%。其中114名顺产新生儿中,HSV-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78.07%和0.00%,HCMV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0.88%,HSV-1 IgG和HCMV IgG共阳性率为73.68%。在64名早产儿中,HSV-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0.00%,HCMV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0.00%,HSV-1 IgG和HCMV IgG共阳性率为87.50%。早产儿与顺产儿的HCM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但早产儿HSV-1 IgG阳性率以及HSV-1 IgG和HCMV IgG共阳性率均高于顺产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和4.65,P值均<0.05)。HSV-1 IgG和HCMV IgG阳性早产儿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和皮肤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阴性早产儿。结论  本次检测的新生儿HSV-1 IgG和HCMV IgG阳性率较高,且两者阳性的早产儿可能伴随胎膜早破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4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HFMD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4年贵州省HFMD病例的EV-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使用MEGA(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MEGA) 6.0软件分析VP1区基因变异特征及基因亲缘关系。结果 2014年贵州省HFMD发病数为50 880例,发病率为145.28/10万,死亡率为0.06/10万。发病高峰在4~6月,其中4月发病数最高,6月死亡数最高,2014年每月贵州省各市均有HFMD报告病例,其中遵义和贵阳发病率较高,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在0~5岁幼童,发病率为93.81%,发病数男女之比为1.59:1。实验室确诊HFMD共计3 877例,占总病例数比例为7.62%,其EV-71占实验室确诊病例数的26.41%,CA-16占32.42%,其他EV占40.74%。结论 2014年每月贵州省各市均有HFMD流行,发病高峰在4~6月,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以EV-71和CA-16共循环为主。2014年在贵州省分离到的EV-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中C4a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正常顺产新生儿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情况,并探讨脐带血血浆在HCMV垂直传播中的意义。方法自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采集5l份新生儿脐带血标本,将处理后得到的脐带血白细胞及血浆分别提取DNA后,进行HCMVUL55基因的巢式PCR俭测,并随机抽取其中18份脐带血白细胞进行HCMVp065抗原血症检测。结果51份新生儿脐带血白细胞HCMVUL55DNA阳性数为16份,阳性率为31.4%;同时进行检测的51份脐带血血浆HCMVUL55DNA阳性数为17份,阳性率为33.3%,新生儿脐带血白细胞与血浆的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以新生儿脐带血白细胞HCMVUL55DNA巢式PCR结果为标准,利用血浆巢式PCR检测的灵敏度为75.0%(12/16),特异度为85.7%(30/35),阳性预测值为70.6%(12/17),阴性预测值为88.2%(30/34)。随机抽取其中18份新生儿脐带血白细胞进行pp65抗原血症检测,阳性标本数为6份,阳性率为33.3%;与此18份血浆DNA巢式PCR结果相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结论脐带血血浆在HCMV垂直传播中起携带并传播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及其病毒基因型的时空聚集性,阐明手足口病的时空流行动态特征。方法 手足口病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病例,病毒基因型数据来源于同年对报告病例采样的检测结果。利用SaTScan v9.4.4软件完成时空扫描分析,并将结果可视化展示。结果 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显示,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共存在8个聚集区域:第1-16周在贵州省东南部出现聚集热点(P<0.01);第18-23周转移到中西部,并同时形成3个聚集区域(P<0.01);第22-29周在西南部聚集(P<0.01);第35-43周北部转移(P<0.01);第45-52周在东北部形成聚集热点(P<0.01)。病毒基因型的时空聚集性显示,EV71和Cox A16伴随在西部流行(P=0.001);第29-52周EV病毒在东部地区长期流行(P=0.001)。结论 贵州省手足口病及其病毒基因型存在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并用测序确认的结果为参比,分析利用新生儿咽拭子检测相应病毒基因在诊断新生儿HSV先天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35份,同时采集咽拭子35份。采用检测HSV-1 gD基因和HSV-2 gG基因的PCR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和咽拭子标本DNA,阳性扩增结果确认后,比较咽拭子检测与脐带血检测结果,以及咽拭子检测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4个指标,分析新生儿咽拭子检测能否为诊断HSV先天性感染提供依据。结果 35份脐带血中HSV-1阳性率28.6%(10/35),咽拭子HSV-1阳性率25.7%(9/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血中HSV-2阳性率22.8%(8/35),咽拭子HSV-2阳性率28.6%(10/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V-1两种标本检测一致率68.6%;HSV-2两种标本一致率77.1%。咽拭子HSV-1、HSV-2检测灵敏度分别为40.0%和62.5%,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4.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4.4%和5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和88.0%。结论以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中HSV-1 gD基因和HSV-2 gG基因检测结果为参比,新生儿咽拭子检测与脐带血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咽拭子检测用于新生儿HSV先天性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围手术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IgG和IgM抗体,了解近期HCMV感染对围手术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3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为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比例,血浆ELISA法定性检测HCMV-IgG和HCMV-IgM抗体,根据HCMV-IgM抗体结果将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有无差异。结果 33例患者中HCMV-IgG抗体阳性31例;HCMV-IgM抗体阳性7例,阴性26例。HCMV-IgM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阳性组患者的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阴性组,并且该组CD4+/CD8+比值亦显著低于阴性组。CD4+/CD8+的比值提示阳性组中有85%(6/7)的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而相对于阴性组仅有11.5%(3/23)的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检测HCMV-IgM可以很好地预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术后辅助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