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因子(SP600125,10 μmol/L)组、P38MAPK抑制因子(SB203580,10 μmol/L)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因子(U0126,10 μmol/L)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给与10 μg/L TGF-β1及对应抑制因子处理。MTT比色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运动能力,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可明显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趋化运动能力及胶原含量,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干预后能够抑制这种增殖及趋化运动,并降低胶原含量(P<0.05);ELISA结果显示,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能够显著降低TGF-β1处理后导致的MCP-1、PAI-1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能够显著降低TGF-β1处理后导致的α-SMA、Col-1、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TGF-β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趋化运动,通过使用MAPK抑制剂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H型高血压与肾功能不全(RI)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CH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所有入选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定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用改良的MDRD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n59)和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 μmol/L,n4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LVEF、BNP、心功能分级及eGFR。再以eGFR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不同的肾功能状态组,其中CKD 1期19例,2期17例,3期35例,4期29例,比较四组间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LVEF、BNP及Hcy水平。以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是否吸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为H型高血压等指标为自变量,以eGFR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组BNP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LVEF显著低于单纯性高血压组,eGFR显著小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不同肾功能状态分组中,CKD分期越高,H型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Hcy及BNP水平显著增加,LVEF显著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冠心病合并CHF的患者中H型高血压为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子。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CHF的患者中,H型高血压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可以作为该类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广泛性T波倒置在临床上没有特异性,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和心尖部肥厚性非梗阻型心肌病等,现报告1例急性肺栓塞引起广泛性T波倒置和QT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5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浆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浆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促甲状腺素(TSH)。根据冠脉病变记分分为轻、中、重三组,并与1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比较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5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血清rT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FT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记分呈负相关,r=-0.3942,P<0.01,血清rT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记分呈正相关,r=0.4233,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FT3水平降低,rT3水平升高,FT3和rT3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5.
正常血压及高血压者的动态血压监测表明 ,多数人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比白天下降 1 0 %以上 ,此称为杓型血压 ;少数人夜间血压下降趋势变小 ,全天血压曲线趋于平缓 ,称为非杓型血压。近来研究证明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此 ,本文观察了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敏感性参数改变 ,旨在探讨该药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杓型高血压 (下称 A组 ) 35例 ,男2 1例 ,女 1 4例 ;平均年龄 ( 5 4± 4.6)岁。非杓型高血压 (下称 B组 ) 3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社会经济状况对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包括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自北京市19家医院因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于24 h2:内到达上述医院且住院接受治疗的800名患者.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包括:自述个人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医疗保险情况.按照受教育程度,将患者分为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和较好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和住院期间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中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P<0.05,P<0.01).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中吸烟患者的比例较高(P<0.05).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接受冠脉造影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比例明显低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医疗保险与经济收入是决定进行PTCA的最重要的两个社会经济因素.结论 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冠心病患者相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其危险因素中,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比例较高,而吸烟率较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接受介入性检查和治疗手段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对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116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运动试验和心肌灌注显像,并进行心脏事件随访。结果得到随访资料106例,平均随访(25±8)个月,共发生心脏事件1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运动高峰心率、从静息到运动高峰的心率变化、运动高峰收缩压、从静息到运动高峰的收缩压变化、异常心肌显像、心肌灌注缺损数目和缺血容积率(IVR)的大小是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有价值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R的大小是心脏事件发生的最有价值的预测因子,IVR≥25%时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相对危险度5.9,P<0.005);尤其当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时,IVR<25%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极低。结论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可作为预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根据心肌灌注显像时IVR的大小可有效区分高危和低危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SPECT心肌显像中的半定量指标评价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缺血的改善.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抗缺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肌放射性缺损面积(MIA)及放射性异常分布积分,并随访临床事件.结果 治疗组MIA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31.3±6.8比34.3±7.2,P<0.05),放射性异常分布积分进一步减低(19.2±7.5比21.0±7.4,P<0.05),同时临床事件减少(P<0.05).结论 标准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可以进一步改善冠心病缺血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9.
脑钠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115例入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8例,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或狭窄〈25%者为对照组28例。测定其外周静脉血脑钠肽(BNP)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各组BNP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Gensim积分和hs—CRP水平与其相应的BNP水平的关系。结果①UAP组、AMI组血浆BNP浓度较对照组、SAP组明显升高[(82.78±14.15)μg/L、(91.87±17.00)μg/L比(41.93±6.34)Dg/L、(45.52±6.65)μ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浆BNP浓度较对照组升高[(45.52±6.65)μg/L比(41.93±6.34)μ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浆BNP浓度较UAP组升高[(91.87±17.00)μg/L比(82.78±14.15)μ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浆BNP浓度与其相应的Gensim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0.331,P〈0.05)。③血浆BNP浓度与其相应的hs—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75,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可能作为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及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6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根据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将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Ⅰ型斑块组(85例)、Ⅱ型斑块组(139例)和Ⅲ型斑块组(76例).测定4组受检者的血清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Ⅰ型斑块组和Ⅲ型斑块组比较,Ⅱ型斑块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水平显著升高(P<0.01),TBiL、DBi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斑块组UA水平与LDL-C、TC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TBiL及DBiL与UA及血脂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LDL-C、UA、TBiL和DBiL是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相对危险度(RR,用OR值代替)分别为5.408、2.610、2.059和1.330.结论 血清UA和胆红素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UA水平增高或胆红素水平降低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