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磷酰胺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环磷酰胺 (CP)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 5 0含量的影响。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CP 2 0mg·kg-1·d-1和CP 4 0mg·kg-1·d-1,连续 4天。以聚乙二醇法制备微粒体 ,测定肝微粒体中P4 5 0的含量。结果 CP 2 0mg·kg-1和CP 4 0mg·kg-1两组动物肝微粒体P4 5 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CP具有抑制P4 5 0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混配农药中氰戊菊酯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分布。方法 以14 C -氰戊菊酯为示踪剂 ,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后 0 .5~ 12 0min之间采 9次血样 ,8~ 96 0min之间分别对脑、心脏、肝脏和肺脏采 8次样品。样品用 β闪烁计数仪测量 ,并换算成化学浓度。用残数法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混配农药中的氰戊菊酯的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分布相T1/ 2 α为 2 .7min ,消除相T1/ 2 β为 10 6 .6min ,表观分布容积为 2 .9L/kg ,正向扩散系数k12 (0 .17min-1)大于逆向扩散系数k2 1(0 .0 77min-1)。分布浓度肺脏中最高 ,其次为肝脏、心脏、脑。结论 肺脏优势参与了氰戊菊酯的代谢过程 ,应重视此类农药的肺脏毒性。  相似文献   
3.
2011年度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受理项目申请1661项,涵盖14个分支学科,研究内容涉及了我国各个领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就2011年申请项目受理的数量、内容、特点、存在问题及资助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希望对来年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s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1例,男55例,女26例,年龄34 ~ 87岁,平均(65±6)岁.所有肺癌患者均为初诊且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确诊;同时选择88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上述人员血清中sPD-L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平均水平为1.6(0.7~7.8) μg/L,明显高于健康人的0.9(0.4~3.7) μg/L(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sPD-L1的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转移程度密切相关(x2=5.636,P<0.05;x2=4.601,P<0.05).治疗后达客观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PD-L1的含量分别为2.7(1.6~7.0) μg/L和1.1(0.8~1.7) μg/L(P<0.01);病情进展的患者治疗后sPD-L1含量为1.9(1.3~8.5) μg/L,比治疗前的1.4(0.8~2.2) μg/L明显升高(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亚群也呈异常改变,其中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行双标检测发现T细胞亚群中CD4+ PD-1+及CD8+PD-1+百分率均增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PD-L1的表达异常增高,且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疗效有关,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成为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或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去势小鼠在低铁环境下血清骨钙素及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24只12周龄C57BL/6小鼠,体重(19.5±0.5)g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低铁组(OVX+DFO),每组8只.低铁组于卵巢切除后第2天腹腔注射甲磺酸去铁胺(DFO),剂量为30 mg/kg,每周3次,共5周;模型组、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同等刹量0.9%生理盐水,共5周;第5 周末取血后处死小鼠并分离子宫、左侧股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骨钙素、血清铁蛋白;分析天平称子宫重量;显微CT扫描股骨末端并取目标区进行三维重建,获取骨小梁、骨皮质三维结构图像,进行松质骨、皮质骨定量分析.结果 (1)血清骨钙素、血清铁蛋白:低铁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假手术组(P<0.01);(2)松质骨、皮质骨骨密度:低铁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假手术组(P<0.01),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隔低铁组显著增加(P<0.01),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低铁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DFO(30 mg/kg)可以降低去势小鼠血清铁蛋白水平和骨组织形成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维生素D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维生素D受体在小鼠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PCR法鉴定基因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血糖仪法测定血糖,试纸法尿糖定性。结果 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血钙水平无显著差别;维生素D受体敲除小鼠血糖和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同窝野生型(P〈0.05)。结论 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增加了小鼠糖尿病的发病率,但其详细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药对小鼠脑组织c-fos、c-jun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氰戊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为它分解快,无残留,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氰戊菊酯对动物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氰戊菊酯及氰戊菊酯做为组分的混配农药的神经毒理.本研究对氰戊菊酯和辛硫磷致小鼠脑组织c-fos、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检测,探讨农药引起脑损害的分子机制,为阐明农药及混配农药的毒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18~22 g,购自江苏省实验动物中心.45只小鼠随机分为15组.对照组腹腔注射吐温-80;氰戊菊酯组腹腔注射0.1 LD50的氰戊菊酯;混配组腹腔注射0.1 LD50辛硫磷+0.1 LD50氰戊菊酯.注射容量均为0.1 ml/10 g.染毒时间均在上午9∶30~10∶00之间.分别在染毒后5、10、15、30、60 min,4、24 h快速断头处死小鼠,取出脑组织,提取总RNA,用建立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c-fos、c-jun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未检测到c-fos、c-jun基因表达;氰戊菊酯组两个基因都是从5 min开始表达,c-jun基因持续到1 h,c-fos基因持续到4 h.均以15 min组表达最高;混配组两个基因都是从5 min开始表达,持续到24 h.以15 min组表达最高.[结论] 氰戊菊酯可以引起小鼠脑组织c-fos、c-jun基因快速而短暂地表达,辛硫磷与氰戊菊酯混配后,引起c-fos、c-jun基因表达时程延长,但对其表达幅度无明显影响.c-fos和c-jun基因产物组成异源二聚体是构成转录因子Ap-1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诱导其他基因的表达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多认为c-fos和c-jun的持续表达会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而短暂的表达与神经细胞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饮用咖啡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在Pubmed中用"coffee"和"diabetes"搜索研究咖啡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抽取每个研究中咖啡饮用最高量与最低量(参考水平)相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运用meta分析估算汇总RR值及95%CI,并进行分层分析和灵敏度检验。结果发表时间在2002年至2011年的26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本meta分析,总共包括30个独立研究,总观察对象为1 025 870名,糖尿病患者37 187名,26个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在2.6年至20年之间(中位时间为11年)。和对照比较,每日饮用咖啡的RR值为0.69(95%CI 0.64,0.75)。按地区、性别、随访年限和患者诊断方式分层后,RR无明显波动。结论每日饮用咖啡可以降低31%的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氡及其子体对大鼠肺及其支气管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肺及支气管组织的生物学变化。 [方法 ]雄性SD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 66、111、174工作水平月 (workinglevelmonth ,WLM )后 ,收集支气管肺灌洗液 (bronchialveolarlavageflu ids ,BALF) ,观察BALF中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变化。采用SCGE技术 ,检测BALF和肺细胞的DNA链断裂情况。同时观察大鼠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结果 ]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 ,各染毒组BALF中细胞总数有增加趋势 ,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而粒细胞增多 (P <0 0 5 )。各染毒组细胞DNA链断裂的迁移长度显著增加 ,且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病理结果观察到 174WLM剂量组肺组织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 ,部分区域浸及肌层 ,肺泡上皮大片脱落 ,出现灶性肺气肿。 [结论 ]在本实验的染毒剂量下 ,氡及其子体可降低BALF中淋巴细胞比例 ,增加粒细胞比例 ;能引起BALF和肺细胞的DNA链断裂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铁过载对成骨细胞铁稳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34℃条件下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FOB1.19),以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干预,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铁调节基因膜转铁蛋白(FPN1)、转铁蛋白受体(TfR)和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表达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成骨细胞铁离子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Von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AC干预48h后FPN1mRNA的表达随FAC干预浓度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上调,TfR、DMT1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FAC干预48h后成骨细胞铁离子荧光强度剂量依赖性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成骨细胞ROS水平随FAC干预浓度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FAC干预10d后各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FAC浓度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FAC干预17d后成骨细胞钙结节染色显示矿化面积和钙结节形成随FAC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铁过载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铁离子浓度增加及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