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铃儿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3):1586-1586
据 2 0 0 2年 11月 9日出版的Lancet报道 ,荷兰国立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们采用人群队列研究的方法 ,完成了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每天饮用咖啡可大幅度降低 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而且饮用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研究人员从荷兰Doetinchem和Maastricht两个城市的公民登记表中随机抽取了年龄在 30~ 6 0岁的男性和女性 (排除孕妇及已患糖尿病者 )共 17111人作为调查对象 ,请他们填写初访和随访调查表 ,初访时并进行体格检查。要求注明每天饮用咖啡量 ,随访期间是否罹患糖尿病 ,确诊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meta分析以及队列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后建立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PubMed、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提取了每个研究的卒中后癫痫风险因素的RR及其95%CI,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生成了各研究的RR和95%CI的汇总估计。根据合并RR及其对应的95%CI计算各危险因素的β系数。将β系数乘以10并四舍五入最终建立模型。结果:确定了10篇文章最终纳入本文荟萃分析,总共病例数为141 948例,卒中后癫痫数为3 702例。最终风险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风险因素是梗死面积(RR 4.67,95%CI 1.41~15.47;P=0.01)、卒中复发(RR 2.48,95%CI 2.01~3.05;P<0.000 01)、卒中病因(RR 1.70,95%CI 1.34~2.15;P<0.000 01)、卒中严重性(RR 1.53,95%CI 1.39~1.70;P&...  相似文献   

3.
背景 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合理的干预,预防高血压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目的 评价Framingham高血压发病风险模型(以下简称Framingham模型)预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发生高血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建立适用于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县南山牧区的5 327例哈萨克族牧民为研究对象,建立南山动态队列。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问卷调查表和体格检查表),并进行2年1次的随访调查,共3次。随访截至2018年11月,结局事件为发生高血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队列(60%哈萨克族牧民,3 196例)和验证队列(40%哈萨克族牧民,2 131例),按照Framingham模型相同的方法及预测因素,采用多因素weibull回归分析、依据建模队列调整Framingham模型,即为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采用区分能力和标定能力验证上述依据本研究对象数据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对验证队列高血压发病风险进行预测。结果 截至2018年11月,1 985例哈萨克族牧民发生高血压。累计共随访16 897人年,高血压发病率为11.75/100人年〔95%CI(11.27/100人年,12.24/100人年)〕。本研究验证队列人群经2年、4年随访,分别有269例、562例发生高血压。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2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0.647〔95%CI(0.624,0.670)〕和AUC原Framingham模型=0.594〔95%CI(0.571,0.617)〕;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2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5,P<0.05);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4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AUC分别为:AUC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0.609〔95%CI(0.590,0.628)〕和AUC 原Framingham模型=0.588〔95%CI(0.569,0.607)〕;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4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8,P<0.001)。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2年验证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比较Hosmer-Lemeshow χ2(H-L χ2)检验值分别为697.68(P<0.05)、802.40(P<0.05);预测随访4年验证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比较,H-L χ2检验值分别为682.61(P<0.05)、832.82(P<0.05)。结论 Framingham模型在预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中区分能力和标定能力均较差,不能很好地预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需要构建更适合该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薛川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44-47
目的对酒精的消费与前列腺癌的关系进行了随访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二个队列。队列1:从1991~1995年开始,包括了5766例男性,年龄25~74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7年。队列2:从队列1抽取研究对象,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包括了3775例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9年。酒精消费的计算基线为患者平日的饮酒量,既往饮酒史为患者25、35、45和55岁饮酒情况。结果总共发生了254例前列腺肿瘤,与以前的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酒精总的饮用量与前列腺癌没有明显关系(P〉0.05),但在第2队列中,重度饮酒和前列腺癌之间存在逆相关[(RR)=0.23,95%CI=0.06~0.95],进一步研究发现;既往在25岁、35岁、45岁有大量饮酒的患者(每周〉25次),与前列腺癌的发生逆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说明既往有大量饮酒史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咖啡因为世界最常用的中枢神经刺激剂,约80%以咖啡的形式消耗。然而,很少有研究对咖啡或咖啡因消耗与抑郁风险之间的关系做前瞻性分析。方法对50 739名美国女性(平均年龄63岁),无抑郁症状作为基线(1996年),跟踪至2006年6月1日。1980年5月1日至2004年4月1日采用有效调查问卷完成咖啡因消耗测量,计算2年累计平均消耗。将临床抑郁症定义为自评医生诊断和抗抑郁药使用。用Cox比例危害回归模型评估临床抑郁相关风险。结果历经10年跟踪(1996—2006年),识别出2 607例抑郁症。与每周饮用≤1杯的女性患抑郁症多变量风险比较,每日饮用2~3杯为0.85[95%CI(0.75,0.95)];每日饮用≥4杯为0.80[95%CI(0.64,0.99)];趋势检验P<0.001。咖啡因最高(≥550 mg/d)与最低(<100 mg/d)消耗量女性相比,多变量相关风险为0.80[95%CI(0.68,0.95)];趋势检验P=0.02。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与抑郁风险不相关。结论在本项大型纵向调查中我们发现,患抑郁症的风险随着含咖啡因的咖啡消耗增加而减小。为了确定此发现并阐明是否常饮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对抑郁症起预防作用还需做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存因素,为评估预后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经治疗稳定的COPD患者187例,调查基线资料,随访5年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1) 1年、3年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97.3%(95%CI:94.95%-99.65%)、86.2%(95%CI:81.10%-91.30%)和61.2%(95%CI:53.95%-68.45%)。(2)单变量分析显示:5年生存预后与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6分钟步行距离(6MWD)、血清白蛋白(ABL)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多变量分析显示:5年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有BMI(RR=0.903,P=0.002)、mMRC(RR=1.931,P=0.000)、FEV1(RR=0.068,P=0.000)和6MWD(RR=0.989,P=0.021)。结论 BMI、mMRC、FEV1和6MWD是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对综述性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5年3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根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提取文献资料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暴露因素(二甲双胍的使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校正因素、随访时间。以NOS(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法评价文献质量,≥7分为高质量文献。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9个独立研究,NOS评分均≥7分。总体分析显示,与其他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4,95%CI(0.47,0.87),P=0.004〕。亚组分析显示,与磺脲类组、胰岛素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分别降低51%及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9,95%CI(0.36,0.66),P<0.001;RR=0.47,95%CI(0.39,0.57),P<0.001〕。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张雪平  李颖  赵双  付兰芳 《中外医疗》2012,31(16):53+55-53,55
目的评估妇女是否归类妊娠糖尿病(GDM),评价其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适合亚洲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生产巨大儿的相关性。方法 84名妇女参加了这项前瞻性研究,直至分娩。一半的妇女(n=42)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BMI≥27.5kg/m2),另一半(n=42)为无妊娠期糖尿病(BMI〉18.5-23 kg/m2)。两组互相比较产科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肥胖的妇女在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增加(RR=0.9[95%CI 0.6~1.4])。妊娠糖尿病产生巨大胎儿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95%CI为0.2~3.3和1.4[95%CI 0.5~4.3]。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和肥胖、巨大儿和新生儿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东亚男性饮酒和卒中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PM  Dosieah S  Luo NS  Huang ZB  Lin YQ  Wa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0):2834-2838
目的 系统评价源自于中、日、韩关于饮酒和卒中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东亚男性饮酒和卒中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等数据库,纳入符合入选条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记录研究来源国家、研究对象例数、性别、年龄(均数或中位数及间距)、随访期限、饮酒量(g/d)、与饮酒相关的卒中或死亡相对风险(RR)及95%可信区间(CI)等.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以RR作为评价饮酒量与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发病率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效应指标.结果 共纳入1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样本量最小1 322人,最大108 461人,9项研究报道了全因死亡;7项报道了缺血性卒中、7项报道了出血性卒中.随访期间4.1~19.0年.分层比较显示每日饮酒量≤20、21~40、41~60、>60 g/d的各组与不饮酒者比较,缺血性卒中风险(RR及95%CI)分别为0.85(0.78~0.93;P=0.0002)、0.94(0.79~1.11;P=0.46)、1.08(0.86~1.37;P=0.50)和1.24(0.96~1.59;P=0.10);出血性卒中风险分别为0.92(0.75~1.12;P=0.40)、1.11(0.96~1.28;P=0.17)、1.20(0.92~1.56;P=0.18)和1.74(1.32~2.28;P<0.01);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为0.83(0.75~0.91,P=0.01)、0.93(0.87~0.99,P=0.03)、1.01(0.95~1.07;P=0.86)和1.32(1.29~1.36;P<0.01).结论 在东亚男性人群中,少量饮酒(≤20 g/d)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过量饮酒使卒中(尤其是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适量饮酒的范围应每日酒精量不超过40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与河北省中老年人群自我报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抽取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选择其中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资料,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睡眠时间与自我报告糖尿病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睡眠时间为6~8 h/d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OR=0.575,95%CI:0.407~0.813)。在女性、农村和45~59岁中老年人群中,每日适当时长的睡眠(6~8 h/d)能够将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至睡眠时间过短者(<6 h/d)的0.486倍、0.472倍和0.432倍(95%CI:0.327~0.724;95%CI:0.304~0.733;95%CI:0.221~0.844)。 结论 每日6~8 h的睡眠时间能降低河北省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的:在肝细胞癌(H CC)的发病过程中,咖啡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主要风险因子,探究咖啡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在意大利一北部地区实施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共招募250例肝细胞癌患者、500例住院患者(非肿瘤、肝病或酒精相关疾病),采用标准化问卷调查受试者饮用咖啡的情况。结果:调查之前饮用咖啡已10年的病例患H CC的风险降低,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与未饮用咖啡者相比,饮用者优势比(ORs)分别为:0.8犤(95%CI0.4~1.3),饮用1~2杯/d,犦,0.4犤(95%CI0.2~0.8),饮用3~4杯/d犦,0.3犤(95%CI0.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应激事件与危险行为发生的关联。方法 以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嘉定区随访管理的9 5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4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服药情况、自知力情况、涉及暴力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监护情况和最近3个月内应激事件发生情况,2018年7月和10月随访危险行为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近3个月应激事件发生情况(无/轻微/严重)与危险行为的关系,并按年龄、性别等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7 955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期间,共观察到危险行为发生有203例,发生率为2.55%。多因素调整相关因素后,以近3个月无应激事件的患者为参照,有轻微应激事件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是其7.18倍(95%CI:4.17~12.37),有严重应激事件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是其9.33倍(95%CI:2.33~37.41)。分层分析结果提示,在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分层中,存在近3个月应激事件的患者发生危险行为风险分别是无应激事件患者的7.37倍(95%CI:3.27~16.61)和21.65倍(95%CI:8.95~52.40);而在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患者中,这一比值是2.32(95%CI:0.19~27.88,Pfor interaction=0.010)。在规律服药的分层中,存在近3个月应激事件的患者发生危险行为风险是无应激事件患者的12.61倍(95%CI:6.95~22.88);而在未规律服药的患者中,经历应激事件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是未经历者的2.86倍(95%CI:0.82~9.97,Pfor interaction=0.015)。结论 在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队列研究中,存在近3个月应激事件是患者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且这种负性影响在中学学历和服药规律的患者中被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新发感染的行为影响因素,为降低糖尿病患者HBV新发感染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 58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随访观察期内新发生HBV感染的114名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2岁,从队列人群中以1∶2的比例匹配228名同期未发生HBV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队列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问卷内容包括乙肝家族史、外伤史、受/献血史、个体相关行为特征、糖尿病严重程度和糖尿病治疗管理相关行为等,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队列人群的血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检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HBV新发感染的相关行为因素。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的中位数分别为64岁和6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乙肝家族史(OR=13.052,95%CI:3.799~44.847)的糖尿病患者HBV新发感染的风险增加;规范使用采血/注射装置(OR=0.189,95%CI:0.082~0.436),使用安全锁卡式血糖针(OR=0.142,95%CI:0.073~0.276)、静脉采血针(OR=0.019,95%CI:0.001~0.262)和在家自检血糖(OR=0.466,95%CI:0.222~0.980)的糖尿病患者HBV新发感染的风险降低。  结论  乙肝家族史是糖尿病患者HBV新发感染风险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在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管理过程中,规范使用采血/注射装置,使用更安全的采血针类型和自检血糖能够降低其发生HBV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和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对全因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死亡的影响。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1月,收集北京和上海地区8所医院的T2DM患者1559例。根据是否患有CKD或PAD,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CKD/PAD组,对其进行5年的随访研究。使用生存分析比较各组的生存率,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各组的全因和CVD死亡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结果 经过5年随访,共获得1343例T2DM患者的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370例(27.55%),其中CVD死亡185例(13.78%)。与非PAD非CKD组相比较,CKD合并PAD组的全因和CVD死亡率最高,其RR值分别为3.12(95%CI: 2.30~4.24)和3.47(95%CI: 2.29~5.24)。结论 T2DM患者同时伴CKD和PAD具有较高的全因和CVD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与早产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并纳入相关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荟萃分析计算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早产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纳入9个研究,荟萃分析显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发生早产的RR值为1.63(95%CI 1.162.27,P=0.003)。亚组分析显示,在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亚组和未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的亚组中,甲状腺自身抗体均增加早产风险。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增加早产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Meta分析法探讨糖尿病是否增加肝外胆管癌发病风险?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从建库至2010年9月的所有关于糖尿病与肝外胆管癌发病关系的中英文文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纳入文献的合并RR值及其95%CI值;进行亚组分析以探究异质性来源并分析出版偏倚?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7篇(病例对照研究4篇,队列研究3篇)?经Meta分析,与未患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外胆管癌发病的风险增加,相对风险值分别为OR=1.62 (95%C1=1.05~2.49)(病例对照研究);RR=1.54(95%C1=1.06~2.23)(队列研究);亚组资料分析显示研究有显著异质性,但无明显发表偏倚(Egger检验,P = 0.798;Begg检验,P = 0.548)?结论:本研究提示糖尿病可能是肝外胆管癌的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门地区确诊时60岁及以上病例的生存状况和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搜集2004—2019年现住址为江门本地、确诊时为6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信息、生存相关信息和相关影响因素,生存率、累计生存率等指标采用寿命表分析方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 结果 796例病例生存时间为0~12.61年,平均2.22年,中位数1.21年,观察期终点,生存并能随访297例,失访32例,死亡467例,总死亡率为0.32/人年,1年、5年和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2.67%、30.33%和18.40%,单因素Cox分析显示男性(RR=1.39, 95%CI=1.07~1.81)、年龄偏高(RR70~79=1.37, 95%CI=1.13~1.67; RR≥80=1.80, 95%CI=1.31~2.47)和其他感染方式(RR=1.64, 95%CI=1.14~2.36)死亡风险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RR=0.65, 95%CI=0.44~0.98)、商业(RR=0.77, 95%CI=0.61~0.97)、主动进行HIV检测(RR=0.44, 95%CI=0.31~0.63)、接受CD4检测(RR=0.25, 95%CI=0.21~0.31)、接受抗病毒治疗(RR=0.23, 95%CI=0.19~0.28)、基线CD4细胞计数较高(RR200~349=0.46, 95%CI=0.32~0.67; RR350~499=0.43, 95%CI=0.26~0.70; RR≥500=0.57, 95%CI=0.37~0.90)有一定保护作用;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RR=0.67,95%CI:0.57~0.78)和基线CD4细胞计数高者(RR200~349=0.46,95%CI:0.32~0.66,RR350~499=0.39,95%CI:0.24~0.64,RR≥500=0.37,95%CI:0.24~0.59)对降低病例死亡风险有一定作用。 结论 江门市应加强对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宣传,采用更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安全套推广策略,提供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辅助性性行为用具,提倡早检测、早治疗,及时开展CD4检测,加强抗病毒治疗,提高老年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基线三酰甘油血糖指数(TyG)是心脑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TyG纵向轨迹对新发CVD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探讨TyG纵向轨迹对新发CVD的影响。方法开滦研究自2006年开始,每2年进行一次随访。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连续参加2006、2008、2010年度3次健康体检、三酰甘油及血糖值均完整并且无恶性肿瘤病史以及CVD史者作为观察对象。以2010年度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终点事件为发生CVD或死亡,随访结束时间为2017-12-31。采用SAS Proc Traj程序建立研究对象TyG轨迹模型并分组,依据TyG纵向轨迹分为:低-稳定组、中低-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观察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TyG纵向轨迹对新发CVD的影响。结果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共54 258例,低-稳定组13 150例(24.24%)、中低-稳定组28 488例(52.50%)、中高-稳定组10 808例(19.92%)、高-稳定组1 812例(3.34%)。4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BMI、心率、TyG2006、TyG2008 、TyG2010、HDL-C、LDL-C、UA、hs-CRP、TG、FBG、ALT、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服用降脂药物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随访(6.73±1.12)年,共发生CVD 2 26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99例,脑卒中1 800例。4组患者CVD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低-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是发生CVD的影响因素,HR(95%CI)分别是1.29(1.14,1.46)、1.40(1.20,1.63)、1.76(1.41,2.20);与低-稳定组相比,各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HR(95%CI)分别是1.48(1.10,1.98)、1.91(1.36,2.69)、2.03(1.22,3.36);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3(1.07,1.42)、1.27(1.07,1.50)、1.63(1.27,2.08);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5(1.08,1.45)、1.35(1.12,1.60)、1.77(1.37,2.30)。结论TyG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CVD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基线TyG水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种公认的用于治疗大多数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疾病的药物,在老年人群中应用十分广泛。部分前瞻性研究指出服用PPI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痴呆发生的风险。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各异且存在争议性。故确定PPI能否引起老年人患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AD)风险增加十分必要。目的 系统评价PPI与痴呆或A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PPI引起痴呆或AD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2月。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共622 7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PI与痴呆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相对危险度(RR)=1.17,95%CI(0.89,1.55),P=0.26〕;PPI与AD发病风险无相关性〔RR=0.94,95%CI(0.89,1.00),P=0.06〕。结论 目前研究表明,PPI与痴呆或AD发病风险无相关性,服用PPI不会增加痴呆或AD的发病风险。但研究结论不一致,还需要更多高质量文献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评价眼部的基础结构和功能特征与穿透性眼外伤后发生外伤后青光眼风险的关系。对从美国眼外伤登记处获得的3627例受过眼球穿通伤的患者的资料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外伤后青光眼的风险及与之相关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外伤后青光眼发生的风险占2.67%。青光眼的发生分别与以下几个基础特征相关,包括年龄增大(RR1.02/年,95%CI1.00~1.03)、晶体损伤(RR1.56,95%CI1.03~2.35)、基础视力低(RR2.59,95%CI1.62~4.14)和炎症(RR3.02,95%CI1.52~6.02)等。本研究通过对大样本病例分析为穿透性眼外伤后发生外伤性青光眼的风险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