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造影作为放射学的常规检查,在文献中占据篇幅较大.查阅文献发现,关于病人静脉造影后的主观病痛的资料很少,或只有少数病例报道.其原因为病人和放射科医生之间缺少反馈联系. 为了能得到关于这些主观病痛的较详尽资料,两年来每一个在Esslingen市立医院的放射学中心作了损伤性检查(包括静脉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伤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73例中,45例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28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治疗。结果 术后评定,Ⅰ级4例,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Ⅴ级9例。结论 单、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陈汉基  王桂充 《海南医学》2003,14(11):92-93
目的 为加强白沙县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7年—2002年全县各个乡(镇)卫生院、农场医院防保人员及乡村医生(卫生员)对进人本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上山住宿者,登记造册。采血送检统计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率从1998年的2.25%(103/4581),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7.65%(488/6379),占全县居民疟疾发病例总数的60%(1200/2000)。其中县内流动人口血检16775人次,阳性693例。阳性率4.13%;省内、县外流动人口血检4404人次,阳性60例,阳性率1.36%;省外流动人口血检6139人次。阳性447例,阳性率4.39%。结论 流动人口是感染、传播流行疟疾的主要来源,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当今白沙县防治疟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行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32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149.19±73.81)min,术中出血量为(826.67±509.11)ml,有2例骶神经损伤,平均住院时间(26.05±7.08)d,术后恢复时间(34.61±8,22)d,半年复发率5.5%,1年复发率11%,2年复发率16%;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1.33±45.19)min,出血量为(1652±706.99)ml,有3例骶神经损伤,4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平均住院时间(37.93±7.63)d,术后恢复时间(46.03±9.67)d,半年复发率18%,1年复发率31%,2年复发率40.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7.
食管狭窄的带囊导管扩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症患以及食管-胃吻合术后引起的狭窄性改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采用Gruntzig导管治疗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尿道及结肠狭窄的方法(1,2,3),用来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原因的严重食管和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将1年来所治疗的14例患者40次带囊导管扩张术的结果,作一分析探讨,重点讨论适应症,方法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孙志坚  倪大石 《江苏医药》1995,21(12):806-808
用免疫组化酶杂技术检查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膜蛋白(MP)、核蛋白(NP)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用放免法检测了血浆内皮素(ET)、P物质(SP)、尿β2-微球蛋白(β2-m)及TH糖蛋白(THP):发现HFRS患者从入院之日起至13病日在PBMC中均有MP与NP表达,但随首病情的好转表达强度逐渐减弱。血浆ET于入院初便见上升,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以后渐恢复正常;血浆SP于病程前四期明显降低,使得ET/SP比值明显升高。病程中ET/SP比值与血尿素氮(BUN)及尿β2-m的变化曲线大体平行,与肌酐清除率(CCr)及尿THP变化情况完全相反。故认为PBMC也是HFRSV较常侵犯的靶细胞,且HFRSV可在其中复制增殖,并可向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它组织扩散。单核-巨噬细胞激活后可释放其细胞因子加重血管损伤,后者释放内皮素可能是造成急性肾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体温连续观测是体温测量技术上的重要进展。这种测温法容易掌握,价格便宜、而且可以连续观测,有其独到之处。但就手头资料尚未见到国内使用的观察报告,现选文摘译。本文是国外研究急症病人应用液晶测温法的第一篇报告。  相似文献   
10.
1988年至1991年对收治的发病5日以内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应用姬鼠型HFRSV陈株及家鼠型HFRSVR22株,免疫猪所制备的特异性双价纯化免疫血清F(ab)2(称F(ab)2血清),治疗HFRS病人65例作为研究组,以4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果表明:①球结膜水肿渗出减轻,24小时出血减轻;②白细胞病毒抗原消失迅速;③研究组出院平均早9.1天;④在洽疗后2、4日,对照组的特异性免疫荧光IgM抗体明显高于研究组的。⑤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都以研究组为优。提纯后的免疫血清F(ab)2无抗体-介导反应,无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它含有特异性中和抗体及其他免疫因子,可中和清除体内的病毒抗原,减轻病毒血症及毛细血管壁的损伤,阻断病情发展,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