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0年北京城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并进行10年前后的对比研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按照10年前的调查范围,在北京市朝阳区及西城区2~4个街区内,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哮喘中心医师统一问诊查体,填写调查表.所有数据经sas/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实际调查人数10 163人,2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现患率为2.0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80%及1.24%,既往有哮喘的累计患病率为2.69%.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早期正确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仍较低.对比1990年哮喘现患率的0.78%,2000年哮喘现患率是10年前的2.6倍.结论本次调查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10年前显著升高,且主要发生于学龄期.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2.
1991—199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监测结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的死亡情况,以随机抽样方法,对1991~1993年全国81个市县855万5岁以下儿童进行肺炎死亡监测。结果表明,肺炎仍是我国儿童死亡的最重要疾病。全国及农村不论婴儿、1~4岁,还是0~4岁儿童,肺炎均为第1位死因,占同年龄儿童总死亡的20.0%~25.0%。1991~1993年全国平均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为1319.2/10万,城市为266.4/10万,农村为1562.2/10万(为城市的6倍)。农村儿童因肺炎死亡者63.0%死在家中,50.0%仅接受门诊治疗,未治疗占18.5%。监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城市儿童肺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欲实现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的目标,降低儿童肺炎死亡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儿童计划免疫是针对某些传染病而采取免疫程序有计划地预防接种。目前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儿童与家长的合作程度是预防接种日常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疫苗注射后获得最佳效果的保证。由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儿童免疫规划中疫苗的接种率,针对我院接种门诊中1~3月龄的儿童家长,给予预防接种及针对疾病防治的健康干预,使家长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召  刘玉琳 《世界中医药》2007,2(3):160-161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1]具体地描述了痹病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人体,破坏了机体正常功能而发生疼痛、麻木不仁等一系列症状。风为燥淫,善行数变。湿为浊邪,得寒则聚,聚则成痰,痰遇燥风,胶结难解,痰浊毒瘀,“痹”乃生成。痹滞于血,不但增高血液黏稠度,血流缓慢,循环灌注不足,更能形成血栓、赘物黏附心窍,而致“心痹”,故“心痹者,脉不通”为心脑血管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  相似文献   
5.
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浅层点状性角膜炎二例刘玉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人民医院541001桂林市凤北路38号例1刘某,女,35岁,因右眼刺痛,异物感1个月于1990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3月下旬滴氯霉素眼药水后,出现双眼结膜充血,畏光,经用醋...  相似文献   
6.
腹部多器官损伤伤情变化快,救治困难,死亡率高。我院于1998年11月收治一车祸致腹部肝、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车祸伤致持续性腹痛45分钟抬入病房入院时T37℃,R25次/分,P115次/分,BP64/33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急性痛苦面容。腹部平软,右上腹明显压痛,肌紧张,肝区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而稀少,右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液。B超提示:肝破裂。  相似文献   
7.
九省(区)儿童保健服务状况调查表明:1—5岁各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随年龄分组增大而下降,0岁组免疫接种率低于1岁组,农村儿童疫苗接种率低于城市。说明近年来我国计划免疫接种率在逐年提高,但同时表明仍需要加强对农村计划免疫工作的指导,增强计划免疫的及时性。调查还表明城乡有医疗设施的儿童覆盖率为62.4%,其中城乡分别为78.7%和58.1%;有医疗设施地区的儿童死亡率,无论城乡,均低于无医疗设施地区,二者差异显著;儿童患病未治疗率城乡分别为9.9%和29.9%,经济困难是对疾病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母乳喂养率城市低于农村,辅食添加情况城市优于农村,二者均与母亲文化水平及职业情况有关。笔者认为农村是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基层卫生保健网建设,提高母亲文化水平,普及健康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7省自治区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对7省、自治区6市8县1996年1月~1997年12月间31649名婴儿进行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发病和死亡的回顾调查,并采用1:2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筛选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7省自治区平均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发病率为2.4‰,病死率为30.3%。母亲妊娠期服药、婴儿2周内患病(肝胆疾患、腹泻、肺炎等)为危险因素;生后使用维生素K与非母乳喂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以及维生素K缺乏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国7省市405例健康足月婴儿和14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进行测定。结果:(1)405例足月婴儿脐血PIVK-Ⅱ阳性率为44.7%(181/405),其中男婴为43.5%(93/214),女婴为46.1%(88/191)。14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为43.0%(61/142),其中男婴儿为45.3%(34/75),女婴为40.3%(27/40),二者性别无统计学意义。(2)城市和农村出生足月婴儿和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阳性人群2-9mg/ml范围最多,亦占44.2%,但在>200ng/ml极重度阳性亦占10.3%。(3)PIVK-Ⅱ阳性率随月龄增加而降低,但2月龄时其阳性率仍为14.3%。(4)城市新生儿PIVK-Ⅱ阳性率随出生体重增加和孕周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我国新生儿和婴儿存在较严重维生素K缺乏亚临床现象,应大规模实施维生素K预防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