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4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己烷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己烷是一种低毒、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的高危害性的饱和脂肪烃类毒物。常态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分子量86.17,比重0.65481(25℃/4℃),蒸气比重2.97,沸点68.74℃,常温下容易挥发,几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工业中作为溶剂,常用作清洗剂及粘胶配制、油脂萃取,用于石油加工业的催化重整、塑料制造业的丙烯溶剂回收等。正己烷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经胃肠道吸收,皮肤吸收相对较差。职业性中毒见于吸入了其蒸气,近来报道也有经皮肤吸收者[1]。1毒性1.1急性毒性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皮肤、黏膜刺激。大鼠口服LD50为15~30 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中工作疲竭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56名教师与外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问卷评估工作疲竭感,同时运用工作要求-自主模式与付出-回报失衡模式问卷评估职业应激程度。运用层次多元回归分析工作疲竭感与个体拓征和职业应激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情感耗竭得分为19.70±8.92,人格解体得分为11.95±4.45,个体成就感降低得分为28.10±10.08。职业应激对工作疲竭感的3个维度影响不同。工作要求、工作付出、内在驱动均对情感耗竭呈正向作用,而工作自主性对情感耗竭呈负向作用。人格解体受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明显影响;同时工作自主程度、工作回报及内在驱动影响人格解体得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与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结论工作疲竭感的预防需要降低职业应激程度,同时关注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腰背痛对重体力劳动作业者的影响。方法比较两组的患病率、复发率、缺勤天数及其治疗费用。结果重体力劳动者的患病率和100人年的缺勤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重体力劳动组的医疗费用是对照组的9.03倍。结论腰背痛不仅影响体力劳动者的健康 ,且消耗大量的卫生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通常在牧区多见,上海市也有发生。现将较典型的1例报告如下,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349例甲胺磷生产性农药中毒调查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余慧珠胡木兰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杨士兴卢伟马用铎甲胺磷属高效有机磷农药,在上海市郊县使用量日增,以1993年计甲胺磷及其混合物销售量达622.76吨,占农药总销售量的18.33%。因其毒性强,...  相似文献   
6.
锰(Mn)普遍存在于地表,土壤中锰的平均含量为600~900mg/Kg。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多数饮水中锰的含量低于100μg/L。人每日从饮食中摄入锰约为2~4mg。哺乳动物缺锰可引起生长停滞和骨骼畸形。缺锰还可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表现为卵巢功能障碍、睾丸变性、乳汁分泌不足、习惯性流产以及幼犊死亡率增高。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产生严重的损  相似文献   
7.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开发与评估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发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并构建职业紧张评估模型。方法以1368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依据工作要求一自主模式与付出一回报失衡模式理论开发的简明职业紧张问卷用于调查。分析其同质信度、结构效度与判别效度,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拟合确定适宜模型。结果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最终问卷Cronbach′Sa为0.88,问卷各子项Cronbach′Sa介于0.69-0.90之间。因子分析提取得到公因子与二理论基本一致。工作要求-自主模式问卷因子分析KMO值为0.872,生成5个公因子可解释61.1%方差变异。付出-回报失衡问卷KMO值为0.927,生成4个公因子可解释58.3%方差变异。比较不同模型拟合效果,选定含8个因子共44条目的问卷为较适宜,其REMSA为0.063。不同职业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不同职业间评估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简明职业紧张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职业紧张评估。  相似文献   
8.
不同职业紧张因子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上海不同职业人群中抑郁症状现患状况,探讨不同职业紧张因子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选择教师、生产性外企员工、行政管理与研究人员、服务性外企员工、交通警察、社区卫生服务员工与物业管理人员共7种不同职业人群,运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和流行病学研究用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由调查对象自主完成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与层次多元回归分析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01份,抑郁得分均分为16.83±8.63,抑郁症状阳性率为46.2%。不同年龄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间抑郁得分与抑郁症状阳性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拥有个人业余爱好可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OR=0.63,95%CI=0.48~0.82)。高社会支持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子OR=0.38(95%CI=0.25~0.55);高内在投入和高付出回报失衡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子,OR分别为2.72(95%CI=1.76~4.21)和2.77(95%CI=1.09~7.05)。付出-回报失衡模式比工作要求-自主模式在预报抑郁症状具有更大的效能。结论付出回报失衡、高内在投入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与拥有业余爱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接触低浓度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通过健康体检对34例接触组工人与32名对照组工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接触组工人头昏、手足多汗、乏力、咽痛、皮疹等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工人FVC、FEV1、FEV1/FVC、HR(心率)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接触组的RMSSD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浓度的TDI对工人的呼吸道功能、胆碱酯酶的活性和RMSSD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职业紧张引起抑郁障碍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研究职业紧张与抑郁障碍的方法及抑郁障碍导致的后果和经济损失。此外,还提出了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