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494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894篇
内科学   851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256篇
外科学   701篇
综合类   1680篇
预防医学   709篇
眼科学   185篇
药学   995篇
中国医学   542篇
肿瘤学   55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923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793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504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T)的急救效果。方法:从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渗血、气道分泌物和切口愈合等五方面比较抢救成功的24例应用PT术和40例常规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应用PT术呼吸道重建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和术后渗血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明显加快,但对减少气道分泌物方面,与气管切开术无明显差异。结论:PT术安全可靠、简便省时,并发症少,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急救中呼吸道重建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临床上症状多变,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现将作者在西非工作期间收治的142例AIDS病例的临床表现作一介绍。方法病例均为当地黑人居民,男性89例,女性53例,年龄14~45岁,平均年龄27.65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快速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IV—1和 HIV—2抗体。结果 HIV—1型25例(35.00%);HIV-2型74例(52.11%);混合型32例(22.53%)。临床表现为脑膜脑炎或脑炎7例(4.93%);肺型27例(19.01%);胃肠道感染84例(59.15%):包括急性48例(33.80%),慢性24例(16.90%),急腹症12例(8.45%);皮肤粘膜损害18例(12.68%):卡波齐肉瘤6例(4.23%),带状疱疹2例(1.41%),皮炎10例(7.04%),病死率19.72%(28/142)。其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高达78.87%(112/142),其次是密切生活接触,未发现吸毒或输血者。结论艾滋病病死率高,病情复杂,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必须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选择因诊治失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四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此病预后的三个方面: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识别能力;坚持早期、足量、长程使用抗生素的治疗原则;对有适应症者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为丝裂源作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结核性(17例)和非结核性(14例)胸膜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胸腔积液淋巴细胞(PEL)对PPD 的反应性。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无论PPD 皮试是阳性还是阴性,其PEL 的PPD 刺激指数(PPD-SI)都显著高于PBL(P 分别<0.001与<0.01);结核性PEL 的PPD-SI 显著高于非结核性PEL(P<0.001)。提示PPD 胸腔积液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总RNA,纯化为mRNA后再反转录为cDNA.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I切割后,cDNA片段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自制的包含348个基因片段的胎盘库芯片杂交.结果杂交结果经扫描和软件分析,发现了1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有3个基因片段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结论我们构建的胎盘库基因芯片可以成功地用于研究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芯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分别从正常和热休克处理后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出cDNA片段,然后再用Bioanalyzer和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RD-PCR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Bioanalyzer能更快速、敏感地分离和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对差异片段进行定量比较,发现了数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结论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孙立江  李玉军  石景森 《医学争鸣》2002,23(18):1683-1685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方法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干预下 ,大鼠肾脏缺血 6 0 min,再灌注 2 4h后 ,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醇 (MDA)、内皮素 - 1(ET- 1)变化 ,及其对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川芎嗪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血浆 SOD分别是 (10 3± 18) KNU· L- 1和 (88± 14) KNU· L- 1 ,MDA分别是 (9.0± 0 .8)μmol· L- 1和 (10 .7± 0 .9) μmol· L- 1 ,ET- 1分别是 (131± 43) ng· L- 1和 (175± 47) ng· L- 1 ,川芎嗪治疗组 SOD水平显著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而 MDA和 ET- 1水平显著性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川芎嗪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 (5 .75± 3.0 2 ) %和 (8.97± 3.41) %,川芎嗪组显著性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结论 川芎嗪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指数 .  相似文献   
8.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ACTH微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辅以血清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方可确诊,经蝶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率仅为6.9%。结论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须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阐述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MRA)的原理及其在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32例腹部大血管3D 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团注试验:对比剂通过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内的高峰时间为17-23s;(2)正常表现3例,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3)腹主动脉瘤7例,均显示主动脉受累段不规则增宽及实际的动脉腔;(4)腹主动脉夹层18例,均显示内膜片、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动脉起源的位置,显示破口12处、再破口16处;(5)动脉粥样硬化3例,均显示腹主动脉迂曲,管径粗细不均;(6)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髂总静脉未显影。结论3DDCE-MRA是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对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常规内镜技术难以发现大肠平坦型病变和凹陷型病变。近年来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外已获广泛应用,可以发现大肠微小病变和早期大肠癌。应用腺管开口分型方法可以预测肿瘤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据此可确定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或分片粘膜剥离术将肿瘤切除,抑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在当前我国的胃肠内镜医疗界,应广泛开展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以早期发现大肠病变,提高我国大肠癌的内镜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