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179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对比分析食管癌病例组与对照组血缘亲属食管癌患病风险,并了解食管癌家族中危险亲属人群患病的新线索.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食管癌病例组及对照组各720例进行逐层分析,以比较两组各血缘亲属父系、母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OR)的大小及差异.结果 (1)病例组Ⅰ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34%~2.24%)显著高于对照组(0.78%~1.21%)(P<0.01);Ⅰ级亲属中病例组父母亲食管癌患病危险度为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亲食管癌患病危险度2.97%(P<0O01).(2)以血缘亲属中父系和母系亲属逐层分析可见,病例组父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87%~1.01%)与母系患病危险度(0.50%~0.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53%~0.65%)与母系患病危险度(0.38%~0.4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病例组父系中男性亲属与母系中女性亲属,即父系中祖父、父亲、叔伯食管癌患病危险度为2.68%与母系中外祖母、母亲、姨的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系中男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50%与母系中女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92%(P<0.01).结论 山西省食管癌患者血缘亲属发病危险主要是父亲及其兄弟、母亲及其姐妹,其下代患食管癌风险要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的年龄绝经后妇女不同体重质量指数(BMI)与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来自门诊健康体检的557名绝经后妇女(肝肾等疾病除外),年龄范围50~78岁。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Troch等部位的BMD,同时计算BMI。根据BMI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20 kg/m2)、正常体重组(25≥BMI>20 kg/m2)及超重组(BMI>25 kg/m2)。根据年龄又分为3组(50-,60-,70~78岁),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各组间均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BMI组总体不同部位的BMD方差分析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高BMI组的BMD均值明显增高;进一步对同一年龄组不同BMI组的不同部位的BMD均值比较,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特别是低体重组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BMI组的BMD。结论BMI与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有显著相关,但低体重的绝经后妇女作为骨折的危险人群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超重的绝经后妇女,通过增加体重的方式增加BMD是危险的,因为超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及中风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其他途径:如年轻时加强运动、多饮牛奶、不盲目减肥等,提高妇女峰值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抗氧化剂VitC、VitE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实验免分成2组,每组12只,行双眼一5.0DPRK。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C0.1g,右眼为对照;另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E25mg,有眼为对照。于术后1、3、7、14天测定角膜组织超氧化物歧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肮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Ne,GSH—PX)的变化,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1、3天角膜SOD、GSH—Px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MD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应用抗氧化剂组其角膜SOD、GSH—PX活性高于单纯激光组(P<0.01),MDA水平低于单纯激光组(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存在着氧自由基性的组织损伤破坏,局部应用VitC、VitE能降低角膜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与分析快速列车所致火车创伤中关节损伤的变化特点。方法 集1997~2000年火车提速后10214例火车创伤中1279例关节损伤病例,分析在特定条件下的致伤因素、损伤严重程度、损伤类型特点,经AIS-ISS评分证实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提速后关节损伤发生率由提速前33.54%上升到34.12%,死亡率由28.88%上升到30.33%,多关节离断伤由19.84%上升到34.13%,开放性关节损伤由31.71%上升到63.65%,关节离断伤的死亡率由21.19%上升到49.07%。结论 火车创伤无疑是十分严重的损伤,多发伤率远高于其他损伤,治疗棘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致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osteoglycin(OGN)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h开胸取出肺组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OGN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OG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栓塞前后大鼠肺组织中OGN的表达变化及组织分布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观察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 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OGN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GN主要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下层、软骨组织和肺泡周围,且在肺动脉内皮细胞下层、外膜和肺静脉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均有分布.急性肺栓塞后OGN在上述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结论 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OGN表达降低,促进了胶原在肺部的沉积.  相似文献   
7.
黑柴胡中新三萜皂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根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由该植物中获得。其中二个新三萜皂甙,即柴胡皂甙k和l(saikosaponin k and l),其结构经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波谱测定和解析,分别确定为3β,16β,23,28-四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呋糖甙和3β,16α,23,28,30-五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呋糖甙。  相似文献   
8.
Our goal was to determin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effector cells in lymph node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Lymphocytes contained within tumor cells from metastatic lymph nodes of two patients were allowed to proliferate in recombinant IL-2 (rIL-2, 100-1,000 units/ml) after 14–21 days of culture. Each set of lymphocytes showed cytotoxicity against autologous melanoma (AM, mean 72%) at effector to target ratio of 201 and K562 cells (mean 60%) using 4-h chromium-51 release assay. Using unlabeled AM and K562, each AM could partially block the activity against K562, but K562 could not block the activity against AM. These activated lymphocytes underwentin vitro sensitization (IVS) with irradiated AM cells and rIL-2 at 2-week intervals. After repeated IVS over about 50 days, each patient's lymphocytes showed cytotoxicity against AM (mean 54%) but not K562 (mean 5%,P < 0.001).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cytotoxic effector cells were present in the early and late phase of lymphocyte tumor culture. Repeated IVS resulted in th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old target inhibition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melanoma cells contained common and individual AM-associated antigen in addition to K562-associated antigen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Biomedical Research Support Grant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no. 2S07 RR05675-20), the Elsa U. Pardee Foundation Grant, partly by the Arizona Chronic Disease Research Commission and partly by CA23074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20892, U.S.A.Recipient of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linical Oncology Career Award, 1987–90.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新型壳聚糖胺基衍生物-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EDA-HPCS),并将其用于固定天门冬酰胺酶,分别考察了甲醛活化载体和戊二醛活化载体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固定化条件下,甲醛活化EDA-HPCS的固定化酶活力约为30U/g载体,而戊二醛活化EDA-HPCS固定化酶活力约为16U/g载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