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鼾症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查阅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大多有呼吸道狭窄及通气障碍,并发肺动脉高压、心衰等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异常,此类患者如何保证围术期的呼吸、循环稳定与安全,对麻醉和手术医师都是一大挑战。结论:围术期的高风险决定了其管理的重要性,对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的诊疗和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1988年6月至1989年9月,赴卢旺达工作期间,采用氯胺酮、安定、α-OH静脉复合麻醉,完成各种手术220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男85例,女135例。年龄3~70岁。术前合并失血,休克者14例,患疟疾者200例。手术时间45′~4 h20′。2 手术种类剖腹产、子宫、附件、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共128例。脾破裂、肠坏死、阑尾炎、疝手术51例。上下肢手术30例。颈部血管瘤1例。烧伤植皮等13例。  相似文献   
3.
护肝益肺颗粒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肝益肺颗粒防治抗结核药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结核病的毒性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住院肺结核患者646例,分为预防治疗组205例,预防对照组208例,空白对照组126例,肝损害治疗组52例,肝损害对照组55例。预防治疗组在进行抗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基础上口服护肝益肺颗粒2个月(3次/d,4g/次);空白对照组仅给抗痨治疗(药物同预防治疗组)2个月;预防对照组在进行抗痨治疗(药物同预防治疗组)基础上口服肝泰乐2个月(3次/d,0.2g/次);肝损害治疗组用护肝益肺颗粒(3次/d,8g/次)保肝治疗1个月;肝损害对照组用齐墩果酸片(3次/d,20mg/次),护肝片(3次/d,4片/次)保肝治疗1个月。结果:预防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9%,预防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4.8%,空白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7.1%。肝损害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显效76.5%,肝损害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显效40%(P〈0.01)。肝损害治疗组与肝损害对照组两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恢复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肝益肺颗粒对肝损害治疗组与肝损害对照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肝益肺颗粒对因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防治作用,且对结核病的毒性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感染 HBV饮服人群的 HBV- DNA,研究 HBV- 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 ,探讨其传染性 ,为修订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 Ag,用赖氏法检测 AL 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HBs Ag、抗 - HBs、抗 - HBc、HBe Ag、抗 - HBe。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杂交法和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HBV- DNA。并对 HBV- 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HBs Ag阳性 10 2 2人 ,阳性率 3.5 8%。其中 HBs Ag≥ 1∶ 5 12或 AL T>4 0者 2 37人 ,占阳性者的 2 3.19%。 AL T<4 0、 HBs Ag<1∶ 5 12 ,且 HBe Ag阳性者 12 7人 ,占16 .18%。在 HBs Ag<1∶ 5 12、AL T<4 0、且 HBe Ag阴性的 6 5 8人中检出 HBV- DNA阳性者 2 34人 ,阳性率 35 .5 6 %。HBV- 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为 86 .4 9% ,家庭成员 HBV感染率为 6 4 .38% ,相对危险性 6 .5 8。HBV- DNA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HBV感染呈家庭聚集性。结论 :血清学检验结果同时表现为 HBs Ag<1∶ 5 12、AL T<4 0、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的在岗饮服人员是 HBV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饮食服务人群HBV感染状况 ,研究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 ,探讨其传染性 ,为修订相应法规提供依据。方法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 ,用赖氏法检测AL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M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杂交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 14 4 92名饮食服务人员中检出HBsAg阳性 4 96人 ,阳性率 3.4 2 %。其中HBsAg≥ 1∶5 12或ALT >4 0者 137人 ,占阳性者的 2 7.6 2 %。ALT <4 0 ,HBsAg <1∶5 12 ,且HBeAg阳性者 5 5人 ,占 15 .32 %。在HBsAg <1∶5 12、ALT <4 0、且HBeAg阴性的 30 4人中检出HBVDNA阳性者 113人 ,阳性率 34.6 7%。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为 86 .4 9% ,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 6 4 .38% ,相对危险性 6 .5 8。HBVDNA阳性者的家庭成员HBV感染呈家庭聚集性。结论 血清学检验结果同时表现为HBsAg <1∶5 12、ALT <4 0、HBeAg阴性、符合现行法规要求 ,但HBVDNA阳性的在岗饮食服务人员是HBV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过去常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氯胺酮来完成小儿脐下的短小手术。鉴于氯胺酮的心肌负性作用及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以及术后躁动、恶心等并发症的出现,近年来在小儿脐下手术中我们选用硬膜外麻醉辅以氯胺酮和咪唑安定镇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拟施脐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 硬膜外穿刺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颈部、胸腹部、下肢手术的麻醉与疼痛治疗.现行传统硬膜外麻醉操作为一种盲探性穿刺置管技术,单独依靠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及简单的试验方法评判麻醉成功与否,难以做到精确可控,而麻醉状态无客观指征监测,麻醉失败原因常无法得知.目的 为改进现行盲探方法,探求硬膜外麻醉的可视化指征的可行性.内容 自2006年以来,经不断深入研究,以“压力波形联合回流液相双指征法”用于辅助硬膜外麻醉,达到了可视化指征,辅助硬膜外麻醉定位与监测,效果理想.至今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万例以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硬膜外麻醉1万余例/年,约占麻醉总例数的50%).趋向 目前此项技术已常规应用于临床并加以推广,现予以介绍,以期建立新型硬膜外麻醉操作流程,从而使麻醉全程达到严谨、规范、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龚玉华 《北方药学》2014,(8):181-181
癌症疼痛使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患者活动、情绪、睡眠和生活质量,降低治疗的依从性。WHO 在1986年就向世界推行三阶梯止痛疗法。并于2000年就提出癌症无痛的口号。因此,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被提到了重要和优先解决的地位。2014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对盐酸吗啡缓释片产生严重副作用的重度癌症患者,我科采用微量注射泵24h 静脉持续推注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癌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手术后猪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26头肝移植供体猪随机分为抑肽酶组与对照组,每组13头。抑肽酶组在气管插管前静注200万KIU抑肽酶,50万KIU/h术中维持。在气管插管前、开腹前、开腹后30min、全身肝素化前对静脉血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气管插管前各项指标无差异,随着手术的进展ACTH、COR、胰高血糖素浓度抑肽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肽酶的应用能减轻机体创伤后应激激素的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UTI)是从人体尿液中提取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蛋白、糖和脂类水解酶的活性,减少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本文就对机体各重要器官组织在受到不良刺激时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