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阴茎延长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相似文献   
2.
利用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但造成患者的排尿和生殖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尿道下裂男女均可发生,主要见于男性。国外Sweet(1974年)报道,出生男婴中发病率为0.32%;我国报道发病率约为0.2%~0.3%。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200年,迄今已有200余种方法。手术通常分为两期完成,Ⅰ期修复阴茎弯曲,Ⅱ期尿道成形。  相似文献   
3.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但造成患者的排尿和生殖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尿道下裂男女均可发生,主要见于男性.国外Sweet(1974年)报道,出生男婴中发病率为0.32%;我国报道发病率约为0.2%~0.3%.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200年[1],迄今已有200余种方法.手术通常分为两期完成,Ⅰ期修复阴茎弯曲,Ⅱ期尿道成形.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对阴茎弯曲的彻底修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Ⅰ期修复尿道下裂也被广泛应用[2].本文主要复习阴囊皮瓣对尿道下裂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修复阴茎大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由不同原因引起阴茎缺损的17例患者,采用阴囊皮瓣进行修复。在阴囊根部两侧阴囊前动脉之间的无血管区剥离一腔隙,将延长后的阴茎海绵体经腔隙转移至阴囊皮瓣的下方,以包绕海绵体创面,皮瓣缝合后瘢痕在阴茎腹侧。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1~9年,未出现皮瓣坏死现象,阴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阴囊皮瓣的血运丰富、组织柔软、弹性好、伸缩性强,而且此手术切口隐蔽,是修复阴茎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5.
瘢痕疙瘩(keloid)及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TS)是以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人们一直不断探索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但keloid及HTS的本质和病因仍不甚清楚。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创伤愈合,胶原代射及实验模型的深入研究,人们对keloid及HTS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病因学研究。1 组织病理学研究 胶原结节是keloid及HTS的结构单位,结节内含有高密度成纤维细胞和单向性高度紧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微血管呈网状环绕结…  相似文献   
6.
痛风结石是原发性痛风长期反复发作,尿酸钠结晶沉积于手足小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结果。国内罕见,文献报道甚少。北京海军总医院、南京部队总医院和上海37501部队三个医院,15年内共诊治22例原发性痛风,22例中仅1例合并痛风结石。我院内、外、皮肤三科,20年来可查阅的病历仅发现2例痛风结石,这2例病人,临床诊断均较晚以致造成手指骨与关节侵蚀破坏,严重影响手指功能。病例介绍例1.男,53岁。1965年右足第1蹠趾关节首次发生肿痛,两年后再次发作,相继出现于左手第2指指间关节、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右手第2掌指关节和第3指指间关节红肿剧痛。起病急剧,疼痛剧烈。多年来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近5年来上述各部位日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 合性快速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在额部皮瓣鼻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6例半鼻或全鼻缺损患者应用联合性快速皮肤软组织扩张法行额部皮瓣预扩张后 ,Ⅱ期行扩张皮瓣鼻再造术。结果  6例鼻缺损患者,除1例发生皮 瓣部分坏死外,其余5例全部成活,疗效满意。本组额部扩张皮瓣最大面积8.5 cm×11cm, 最小面积6.5 cm×8.8 cm,平均扩张时间8.2 d。结论  联合性快速 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具有扩张面积较大,扩张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 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keloid)及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TS)是以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人们一直不断探索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但keloid及HTS的本质和病因仍不甚清楚.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创伤愈合,胶原代射及实验模型的深入研究,人们对keloid 及HTS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残余阴茎的修复(附5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腹轴型皮瓣转移结合阴茎海绵体延长术修复残余阴茎的疗效。 方法: 对我科 1984年 4月~2004年 2月治疗的 52例残余阴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0. 5 ~20年。 结果: 本组术后阴茎常态下延长(5. 6±1. 4)cm;勃起后延长(6. 8±2. 5)cm;周径增加(6. 9±2. 3)cm。术后即刻、3个月,阴茎头感觉恢复率分别为94. 2%、100%;术后 3、6、12个月,皮瓣区域感觉恢复率分别为32. 7%、51. 9%、75%。术后 5年阴茎头及皮瓣两点分辨觉分别为(5. 1±0. 9)、(7. 9±1. 3)mm。术后早期发生皮瓣远端坏死 3例,皮瓣切口裂开 2例,供瓣区移植皮片部分坏死 2例,后期阴茎外形欠佳者 4例,经相应处理均获痊愈。 结论: 采用下腹轴型皮瓣转移结合阴茎海绵体延长术修复残余阴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996年7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并发较大尿瘘患者33例,分别应用各类皮瓣进行修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33例。年龄4~27岁。共有44个瘘口,所有瘘口直径>0.3 cm。其中1个瘘口者25例,2个瘘口者5例,3个瘘口者3例。术前常规检查瘘口的数量及远端有无梗阻,有梗阻者先解决尿道梗阻。对23例单发尿瘘及2例瘘口间距较大(>1.0 cm)的多发尿瘘患者采用Thiersch偏心圆皮肤覆盖法修复,其浅层创面以局部皮瓣覆盖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