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久留针配合互动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两组头针均选取病灶同侧(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顶颞后斜线中2/5.治疗组头针留针7 h并配合互动式训练,对照组仅留针7 h,不进行互动式训练.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进行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和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7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FTHUE-HK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治疗4周后的FTHUE-HK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2周后,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FTHUE-HK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在整个治疗期间FTHUE-HK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治疗2周内的差异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的差异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和4周后FMA-U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两组治疗4周后FMA-U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2周后,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FMA-U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的FMA-UE评分均逐渐升高,两组FMA-UE评分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差异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针久留针配合互动式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头针久留针,且持续治疗2周以上时,疗效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痤疮近5年临床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15~30岁的青壮年男女,皮损部位多位于面部,其次是胸背部,多对称发生。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针久留针对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久留组)和对照组(普通头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选取病灶同侧(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中2/5、顶颞后斜线上1/5、中2/5,治疗组头针留针7~10h,对照组留针30min,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记录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1周、2周后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周、4周后FMA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MB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留针7~10h在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头针留针30min,为头针适宜留针时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经穴反应特异性是否与证型相关。方法:对5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辨证后分别探测三阴交穴、悬钟穴和非穴的皮肤温度和电阻并比较。结果:寒湿凝滞证患者各点温差无显著差异;三阴交穴电阻失衡度显著高于悬钟穴。气滞血瘀证患者各点温差和电阻失衡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经穴电阻反应特异性可能与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体不同状态下经脉穴位温度及温差值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检索并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穴位温度及温差值相关文章34篇。发现:人体在生理状态下,穴位温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越接近头面躯干,温度值越高,呈向心性升高趋势;穴位不同,左右两侧的温度差值也各不相同。在疾病状态下,穴位温度及温差值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的表现为升高,有的表现为降低,但以升高者为主;所患疾病不同,升高和降低的幅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运用五线七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5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采用五线七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国标头针疗法治疗).均以28 d为1疗程,随后将2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五线七针头针疗法治疗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五线七针头针疗法;对照组45例予国标头针疗法。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级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2、4周后Brunnstrom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2周后,Brunnstrom分级≤Ⅳ级的患者与≥Ⅴ级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Brunnstrom分级≤Ⅳ级的患者与≥Ⅴ级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后FMA评分、BB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4周后FMA评分、BB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2周后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五线七针头针疗法治疗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疗效优于国标头针疗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人体不同状态下经脉穴位温度及温差值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检索并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穴位温度及温差值相关文章34篇.发现:人体在生理状态下,穴位温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越接近头面躯干,温度值越高,呈向心性升高趋势;穴位不同,左右两侧的温度差值也各不相同.在疾病状态下,穴位温度及温差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