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取非血流感染和血流感染患者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CT进行比较。结果非血流感染组与血流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流感染中,血清PCT最具诊断价值,血清PCT诊断特异性、灵敏度、阴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3%、96.7%、96.8%及80.6%。在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可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与研究正畸患者的付出与收益.方法 选择正畸治疗结束的患者150名,其中包括30名12岁以下的患者,60名12~18岁患者,60名18岁以上的成人患者;发放150份有效调查问卷,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正畸的花费、每次正畸花的时间、正畸总时间和主观感受、正畸后对自身的评价、正畸对营养的影响、正畸对精神状况的影响、正畸对咀嚼的影响方面3种年龄阶段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每次正畸花的时间和正畸对发音的影响方面3种年龄阶段的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收益与付出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运动创伤。前交叉韧带形态学特点、损伤机制、手术重建、损伤康复的运动疗法以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程序等方面对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有直接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 Entrez Pubmed和CNKI 1974-02/2004-07间关于前交叉韧带相关文献,检索词:前交叉韧带损伤(injures of 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重建的时机、材料和方法等。②有关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的运动疗法。排除标准:文献中有重复研究、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文章中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和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57篇相关文献,3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1篇文献,其中10篇系重复研究,5篇为综述,6篇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方法。资料综合:28篇文献中,7篇文献讨论前交叉韧带的形态特点,6篇实验性文章分析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9篇通过临床或动物实验,研究不同手术重建的时机、材料和方法等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6篇文献报道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运动治疗方法。结论:为实现前交叉韧带的功能重建,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关键是掌握好不同的适应症,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毕节市中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直肠癌患者30例,肝癌30例,胰腺癌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分析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各人群、各类型肿瘤中表达情况。结果在恶性肿瘤患者中,CEA、CA125、CA19-9表达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肿瘤中,直肠癌中CEA升高明显高于胰腺癌和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中CA125、CA19-9升高率明显高于肝癌和直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率直肠癌为96.7%、肝癌为90.0%、胰腺癌为93.3%,明显高于各组的单项检测率,三项联合检测率与单个检查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可显著提高胰腺癌、肝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评价食管癌图像引导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应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治疗30例食管癌患者。每周治疗前行CBCT扫描,每位患者接受4~7次CBCT,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分析在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共获取168幅CBCT图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0.4±3.4)、(0.7±3.7)、(0.2±2.6)mm,使用公式M=2Σ+0.7δ计算外放边界分别为3.2、4.0、2.2mm。结论:食管癌放疗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摆位误差,使用CBCT测量治疗前摆位误差并实时调整摆位误差,可大大提高放疗精度。同时本研究为临床医师正确设定计划靶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肝、肾、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及HIF-1α、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训练的适应机理。方法: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A)、高住8 h组(B)、高住12 h组(C)、常氧运动组(D)、8 h高住低练组(E)、12 h高住低练组(F)和一次力竭运动组(G)。D、E、F组大鼠每天在坡度为0的动物跑台上,以25 m/min的速度训练1 h。训练后,分别将B、E组和C、F组依次放入氧浓度为12.5%(相当于海拔4000 m)的低氧舱内8 h和12h。5 d/周,实验期4周。最后一次训练,B、C、D、E、F、G组以25 m/min的速度训练至力竭,24 h后大鼠均实施速眠新II腹腔麻醉后心脏取血致死,取材。采用HE染色、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肝、肾、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和HIF-1α、Bcl-2、Bax表达。结果:(1)随时间延长,高住组大鼠心、肝、肾、海马组织出现棕褐色凋亡细胞;12 h高住低练组大鼠心、肝、肾组织可见细胞肿胀、间隙明显增大,凋亡细胞核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多,而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核明显减少;常氧运动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核,一次力竭运动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核。(2)高住组、常氧运动组、高住低练组、一次力竭运动组心、肝、肾细胞凋亡指数、Bax、HIF-1α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高住12 h组、常氧运动组、一次力竭运动组海马区细胞凋亡指数、Bax、HIF-1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2 h高住低练组心、肝、肾凋亡指数、Bax及HIF-1α表达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P<0.05),而高住低练组海马区细胞凋亡指数、Bax及HIF-1α表达显著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高住组、常氧运动组、8 h高住低练组心、肝、肾、海马细胞凋亡指数、凋亡发生率及Bax、HIF-1α表达显著低于一次力竭运动组(P<0.05);12 h高住低练组心、肝、肾凋亡发生率、凋亡指数及Bax、HIF-1α表达显著高于高住组和常氧运动组(P<0.05),而高住组和常氧运动组及一次力竭运动组海马组织凋亡发生率、凋亡指数及Bax、HIF-1α表达显著高于高住低练组。(3)各实验组心、肝、肾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一次力竭运动组相比,高住8h组、常氧运动组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随着低氧暴露时间延长,高住组心、肝、肾Bcl-2蛋白表达增加不明显,高住低练组Bcl-2蛋白表达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而高住组、高住低练组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1)耐力运动、8 h和12 h的4000 m低氧暴露、8 h高住低练可提高大鼠有氧代谢能力。(2)低氧、耐力运动、高住低练、一次力竭运动诱导大鼠心、肝、肾、海马组织HIF-1α、Bcl-2及Bax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与凋亡指数及损伤与低氧刺激和大强度运动有关,12 h高住低练及一次力竭运动对运动能力影响最明显。(3)Bcl-2与Bax参与调控心、肝、肾、海马组织细胞凋亡,HIF-1α表达可能协同Bcl-2家族调控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在低氧训练导致的组织细胞凋亡中发挥双重效应。(4)低氧刺激对不同组织影响不一,对心、肝、肾影响较大,海马组织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在临床极为常见,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健康、工作和生活。从中医角度出发,颈椎病疼痛机理主要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筋急而痛”、“失神而痛”。立足学科前沿,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颈椎病的疼痛机理,是协助诊疗和临床取效的关键。治疗疼痛性颈椎病的关键在“通”,在“荣”,重视“通经络”,“调气血”,兼顾“安心神”,内外兼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背景:DMEM和RPMI-1640是两种最常用的商品化培养基,二者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尚未见直接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两种常用培养基对人肝癌BEL-7402与HepG-2细胞系体外生长和增殖效果的影响,从中选择更适合的培养基.方法:分别应用高糖DMEM与RPMI-1640完全培养液培养BEL-7402和HepG-2细胞,于培养的0,24,48,72,96,120 h用酸性磷酸酶检测法测定细胞生长和增殖速率,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果与结论:结果发现BEL-7402和HepG-2细胞在RPMI-1640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速率均明显高于DMEM培养基 (P < 0.01).镜下观察证实细胞在RPMI-1640培养基中的黏附和伸展状态更好.因此,建议首选RPMI-1640培养基进行肿瘤细胞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9.
男孩爱哭,怎么办? 父母提问: 儿子今年6岁,最近在幼儿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要哭,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昨天被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啦,今天老师说了一句上课说话了呀,他都要哭.感觉孩子太不坚强了.怎么纠正啊? 专家解答: 如果是两三岁以下的孩子,不管男女,多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受限而用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满或不舒服等,这时我们需要理解他的行为和情绪.而到了六七岁,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基本没有障碍了,再动不动就因一点小事而哭,大多是性格脆弱、意志力差、抗挫力羞的表现,这和家长过于呵护、溺爱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苯丙酮尿症患者血清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变化,及与正常人群的区别。方法:实验于2005-12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完成。选择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提供的10例苯丙酮尿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年龄8个月~10岁,均为男性。根据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婴儿出生72h取足跟部血,发现血液苯丙氨酸浓度>120μmol/L时,诊断为苯丙酮尿症。均无并发症和其他基础疾病。由院方告之家长同意后取血。体质量均正常。治疗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分别采用国产低(无)苯丙氨酸蛋白质、低(无)苯丙氨酸配方奶粉、低(无)苯丙氨酸的特殊营养食品,来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氨基酸测定。结果:10例患者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10例患者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其苯丙氨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未达到正常值但在理想范围之内,酪氨酸正常或上升,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正常值[苯丙氨酸:正常值:(0.07±0.00)mmol/L,治疗前:(1.56±1.51)mmol/L,治疗后:(0.09±0.16)mmol/L;酪氨酸:正常值:(0.06±0.02)mmol/L,治疗前:(0.22±0.06)mmol/L,治疗后:(0.08±0.04)mmol/L;支、芳比值:正常值:>3.00±0.06,治疗前:0.47±0.21,治疗后:1.44±0.2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经治疗后的苯丙酮尿症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有明显改变。提示氨基酸代谢异常征,当其做为病因的主要氨基酸达到理想水平后,其余氨基酸的比例与正常值的比较,是否是此类疾病所特有的,与其他疾患的关联性以及其临床意义,应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