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QT及JT离散度对心性猝死预测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32例心性猝死和30例非猝死性心性死亡病人入院后的首次心电图QT离散度(QTd)和JT离散度(JTd),产以30例存活病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心性猝死组QTd,JTd较存活组和非猝死性心性死亡组显著增大(前者P均〈0.01,后者P均〈0.05,而非猝死性心性死亡组与存活组QTd,JT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在心性猝死病人中,死亡直接原因为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组(23例)的QTd,JTd  相似文献   
2.
张金国  何华  孟皓  魏广和  杨娜  王学忠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96-209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4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可作为治疗CHF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MI)是心血管内科危重症,一直倍受重视.近年来,有关MI的心电图诊断、MI的分类、Q波的形成及无Q波型MI的机制、不典型MI的表现等都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频高能超声溶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闭塞相关血管或“罪犯”血管血栓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ACS患者26例,其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1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左前降支闭塞 10 例,左冠状动脉闭塞 4 例,右冠状动脉闭塞5例。超声溶栓后对闭塞相关血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结果 超声溶栓后,闭塞相关血管前向血流达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 级 19 例,开通 19 例,开通率为 73%(19/26),其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功率最高。超声溶栓成功患者胸痛能完全缓解,心电图ST段下降50%以上,但术后残余狭窄平均为(73±11)%。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6例,残余狭窄降至(13±7)%(P<0. 05)。在超声溶栓中,7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低频高能超声可有效、安全溶解闭塞相关血管血栓,对富含血栓的病变可进行超声溶栓,可作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互补手段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4例),于治疗1周及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前部内膜弧长(ASL)和左室后部内膜弧长(PSL),治疗4周后同时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另外,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细胞数(CEC)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LVEDVI、LVESVI和ASL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射血率(PER)及左室峰充盈率(PF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左室峰充盈率时间(TPFR)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同时,MDA、CEC显著降低,而SOD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为预防及逆转AMI左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 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抑郁障碍程度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水平的关系.方法 确诊住院的95例CHD合并2-DM患者(研究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5例CHD合并2-DM患者进行量表测定,根据HADS-D、SDS得分将CHD合并2-DM患者分为HADS-D≥8分组(52例)、<8分组(43例); SDS≥50分组(50例)、<50分组(45例).结果 研究组HADS-D、SDS评分分别为(11. 22±3.01)分、(60.12±13.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0±2.13)分,(42.50±10.71)分],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研究组除SDS<50分组外 ,血清ox-LDL、G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1或P <0. 05).组内比较发现, SAS≥50分组和HADS-D≥8分组,血清ox-LDL、GLDL水平显著高于SAS<50分组、HADS-D<8分组(均P <0.01或P <0.05).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程度与血清ox-LDL、GL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HD合并2-DM患者抑郁程度较高,血清ox-LDL、GLDL水平增高,且抑郁障碍程度重者血清ox-LDL GLDL水平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正常和缺血心脏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的影响,给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同步记录心室外膜多个部位单相动作电位的方法,观察家兔正常心脏(正常组)和急性缺血心脏(缺血组)静注胺碘酮前后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和单相动作电位离散度(MAPDd)的变化。结果正常组用药后左室前壁、左室心尖部和左室侧壁MAPD90均显著延长(P均<0001),MAPDd无显著变化(P>005)。缺血组用药后缺血区(左室前壁及左室心尖部)和非缺血区(左室侧壁)MAPD90均显著延长(P均<0001),但MAPDd明显减小(P<001)。结论胺碘酮可延长正常和缺血心脏心室复极,对正常心脏复极离散度无影响,但对缺血心脏可使其复极离散度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血脂、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病患者,30例接受缬沙坦治疗,剂量80~160mg/d,30例接受苯那普利治疗,剂量100mg/次,第天1~2次,对照观察6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血压和测定血脂、血糖及肾功能。结果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3.3%,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药对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采用同步记录心室外膜不同部位单相动作电位的方法,观察健康家兔静注胺碘酮前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胺碘酮对正常心肌可延长心肌复极,但对其复极离散则无显著影响,结论:胺碘酮能同步均一地延长心室复极,可以提高心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