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白丽  马志超  付姣 《海南医学》2010,21(22):25-27
目的探讨IL-18、IL-13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5例健康对照者和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诱导痰和血清中IL-18、IL-13、TNF-α的浓度,研究IL-18、IL-13、TNF-α与肺通气功能、体重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血清及诱导痰中IL-18、TNF-α较健康对照组升高;急性加重期血清、诱导痰中TNF-α、IL-13较缓解期升高;缓解期血清及诱导痰中IL-18、TNF-α与FEV1呈负相关;急性加重期诱导痰中的IL-13与FEV1呈负相关;缓解期血清、诱导痰中IL-18和急性加重期血清IL-18与BMI呈负相关。结论 IL-18和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气道炎症与全身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并可能导致肺功能的慢性持续性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过程中有全身及气道多种细胞因子的启动、参与,IL-13可能是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急剧下降更重要的细胞因子;IL-18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科从1983年1月至1989年1月6年内共收治口腔癌54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伴 本组54例中,男29例,女25例;最小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构建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特异性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EC)中VDR基因的沉默作用,为进一步探讨VDR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小鼠VDR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并测序,进行人EC/鼠EC的培养,进行siRNA转染试验,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率,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针对VDR基因的4个不同位点,设计、构建了4个siRNA干扰载体,经测序,序列全部正确。成功完成了人EC/鼠EC的培养及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转染的重组质粒在EC内出现不同的转染效率,1号质粒的转染效率约为65%,2号质粒的转染效率约为50%,3、4号质粒的转染效率比较低。取转染效率较高的1、2号质粒做进一步转染干预,转染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EC/鼠EC内VDR蛋白质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号质粒在人EC中对VDR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在鼠EC中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1号质粒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目的蛋白IOD/内参蛋白IOD比值发现两干扰组在人EC中对VDR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在鼠EC中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1号干扰质粒抑制效果最明显,抑制率达到了70%。结论成功完成了人EC/鼠EC的培养、转染及转染干预,并行Western blot鉴定,发现抑制效率明显的为鼠EC 1号质粒组。表明针对鼠VDR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有很强的特异性,并且对VDR基因干扰的位点不同表现的抑制效应不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热带无爪螨、屋尘螨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了解其安全性。方法:46例临床诊断哮喘患儿均对热带无爪螨、屋尘螨过敏。观察组21例联合注射标准化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25例单独注射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观察每次注射后全身不良反应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免疫注射热带无爪螨505次,屋尘螨726次,全身不良反应每注射发生率为3.9%(48/1 231),轻度全身不良反应为93.7%(45/48);重度发生3次,占6.3%(3/48),占总注射次数的0.2%(3/1 231);局部不良反应每注射发生率为31.0%(381/1 231),轻度局部不良反应占91.3%(348/381);全身不良反应中4例(80%)首次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剂量均为维持剂量。对照组完成848次屋尘螨注射,全身不良反应每注射发生率为3.3%(28/848);局部不良反应每注射发生率为29.7%(252/848)。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为轻度,患儿对标准化热带无爪螨、屋尘螨提取液联合免疫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制防晒乳膏的防晒指数SPF值和PFA值。 方法 体外法测定样品防晒指数:将样品以2 μl/cm2的剂量涂抹于仿生皮肤3M膜上,然后用防晒指数测定仪测定样品的防晒指数。豚鼠在体防晒指数的测定:白化豚鼠48只,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不涂防晒样品,4组分别涂布自制防晒乳膏和对照样品(某市售防晒制剂),使用SUV-1000型日光紫外线模拟器模拟紫外线照射,测定样品防晒指数。结果 体外法检测自制防晒乳膏和某市售制剂的SPF值分别为32.26 ± 2.42和30.87 ± 2.57,PFA值分别是24.28 ± 2.44和17.53 ± 2.28,两种制剂SPF相比,t = 0.94,P > 0.05(n = 5);但自制防晒乳膏对UVA的防护效果优于某市售制剂,t = 4.52,P < 0.01(n = 5)。豚鼠在体法检测自制防晒乳膏和某市售制剂的SPF值分别为30.39 ± 6.65和28.79 ± 7.36,PFA > 8.91和 > 8.93,两种制剂SPF值比较,t = 0.38,P > 0.05(n = 12)。结论 自制防晒乳膏和某市售制剂相比,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疾病。岩藻多糖基于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如单糖组成和糖苷键,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和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潜力。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结构复杂、高分子量和高粘性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而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粘度低、溶解度好,且研究表明低分子量岩藻多糖具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因此其低分子量产物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讨论了岩藻多糖的结构特征,包括主干结构、糖苷键位置、单糖类型、硫酸盐含量,着重介绍了多糖分子量和降血糖活性的关联,继而引申出低分子量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明晰岩藻多糖的构效关系及进一步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平胃合剂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平胃散改变剂型而成,由苍术、姜厚朴、陈皮、炙甘草四味药组成,以燥湿健脾和胃为主。为保证临床用药质量稳定,笔者对平胃合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根据合剂的工艺要求及处方药物含有的主要成分,制定了平胃合剂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nm23-H1 mRNA的表达,探讨nm23-H1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TRIZOL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结果:nm23-H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慢性鼻咽炎患者,在转移性鼻咽癌组织中nm23-H1 mRNA表达也低于非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二组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用于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的表达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定量检测方法,nm23-H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个体社会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更有效地监督我镇各医疗质量。方法 对乃所社康中心,17所牙科,18所个体诊所进行了常规效果监测。结果共抽检样品1294份,合格1217份,合格率这93.6%。结论 社康中心,个体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