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612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99篇
  1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UP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在大鼠10种脏器组织中含量,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小肠、脂质、肌肉组织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鼠给药后分别于0.33,0.67,1,4,8 h的5个时间点,分别摘取以上10种脏器组织,测定脏器组织及血液中效应组分的质量浓度,采用DAS(V 2.0)药动学软件对各样本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拟合,并计算不同组织效应组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平均滞留时间(MRT)。结果:所建立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良好、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定量下限均符合有关规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血液中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除肾脏及脑组织外,其余脏器中提取物效应组分的房室特征多为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柚皮苷在肾脏中的拟合结果为非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新橙皮苷在脑组织拟合结果为静脉注射的三室模型,给药后8 h各组织中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AUC值大小顺序均为小肠 > 胃 > 肾 > 脂质 ≈ 脾脏 > 肺 > 肌肉 > 肝 > 心 > 脑,效应组分在各脏器中均无明显蓄积;效应组分在血液、肾脏、肝脏中的滞留时间较长,MRT均大于2 h,脂质最短,MRT不足1 h;各脏器中新橙皮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约是柚皮苷的3倍,而心、肝、肾中则是3.5,2.1和3.4倍。结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迅速,达峰时间早于血液;效应组分在肠道内消除缓慢,给药8 h后在各脏器中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且无特异的蓄积部位。研究结果揭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理解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体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450±700)g,范围为1010~5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的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的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后,存活组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的比例高于死亡组[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0/8];死亡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6/8与22.2%(8/36),χ^2=6.147](P值均<0.05)。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的病理基础和主要病因,突然出现的腹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尽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常累及关节面 ,单纯用手法整复后固定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院从 1 995~2 0 0 0年采用斜 T形钢板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2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1 9~ 71岁。右侧 1 6例 ,左侧 9例。摔伤 1 6例 ,坠落伤 6例 ,机器伤 3例。损伤按 AO分类原则 [1] ,均属 C型 ,其中C11 4例 ,C2 7例 ,C3 4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采用桡骨背侧切口约 5 cm,在桡侧腕长短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进入 ,切开伸肌支持带 ,暴露桡骨远段及腕桡关节面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抗大肠癌细胞的单克隆噬菌体单链抗体进行初步鉴定和测序分析。方法 :采用细胞ELISA ,免疫组化 ,DNA序列测定和计算机分析方法 ,对 5个单克隆噬菌体抗体 (CH2 73,CH2 0 5 ,CH2 0 9,CHA12 ,CH72 3)进行初步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5个抗体均对人大肠癌细胞、人胚肾上皮细胞和其它某些人肿瘤细胞反应 ,也与人正常肝细胞有弱阳性反应 ,但不与鼠源性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反应。细胞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了ELISA结果的正确性。大肠癌免疫组化对大肠癌组织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 ,而不与正常大肠组织反应。测序结果为CH2 73ScFv全长 732bp ;V ,D ,J分别属于VH3 30 D1 2 6 JH3 linker V1 13 JL2 ,GenBank序号为AY0 2 8777和AY0 2 8996 ;CH2 0 5全长 36 6bp ,V ,D ,J分别VH1 4 6 D6 13 JH3,GenBank序号为AF35 936 5 ;CH2 0 9,CHA12和CH72 3的ScFv基因完全相同 ,全长 72 3bp ,其VH DH JH与CH2 73ScFv基因中的VH DH JH 完全一致 ,V ,D ,J分别属于VH3 30 D1 2 6 JH3 linker L2 Jκ2 ,GenBank序号为AF36 3774。结论 :噬菌体抗体具有结合人大肠癌组织和细胞的活性 ,为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人源抗肿瘤抗体和小分子抗体片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临床报道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目的 寻求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微创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 (Nucleoplasty)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全部患者经二周至一个月短期随访 ,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疗效优良率为 93 8% ,有效率为 1 0 0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先进、安全、有效的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 ,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佳、恢复快、无需住院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AF作为一种常用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有它一定的优势,因此受到广大骨科医师的青睐.它具有三维固定、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等诸多优点,但若使用不当或术后管理失误等原因,可导致断钉的发生.本文就12例脊住胸腰段骨折AF内固定术后发生断钉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螺钉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调查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不合理联合应用情况。方法 调查我院2002年3~4月份抗高血压联合用药处方979张,进行用药方案分类,对其合理与否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有437张属不合理或不宜合用的处方,占44.63%。结论 通过调查抗高血压联合用药处方,连接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情况;建议选择抗高血压药时,应考虑个体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尽可能避免多中抗高血压药使用。必须时要谨慎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治外伤性脑梗塞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MSCs,用AdEasy1/Cbfa1。转染MSCs,在转染后3d,1、2、3和4周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成骨标志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结果:AdEasy1/Cbfa1转染后的兔骨髓MSCs表现出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并且表达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结论:Cbfa1可诱导兔骨髓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