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血液净化疗法的发展 ,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逐渐老龄化 ,加之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 ,老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特别是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更高。本文观察 12 0 0例次老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 ,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  12 0 0例次患者年龄为 6 0~ 78岁。在血液透析中凡收缩压比透析前下降 >4kPa或降至 <12kPa均为低血压。本文观察的 12 0 0例次中 ,发生低血压共 2 30例次 ,占 19%。2 讨论2 .1 低血压产生的原因 由于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血管阻力增加 ,动脉硬化 ,血管调节功能低下 ,以致不…  相似文献   
2.
本透析中心在更换透析器后出现2例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 use syndrome,FUS),第一次使用临床表现均为B型,第二次则表现为A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鲍旭丽  郭佳  顾娜  张蕾  闾军 《北京医学》2018,(4):359-361
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持续HBV感染易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2015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对于部分适合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type B,CHB)患者应尽可能达到临床治愈[1].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是CHB的主要治疗策略,由于单药治疗免疫应答率较低,联合抗病毒治疗是实现临床治愈的发展方向.但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多、费用昂贵,并不适合所有CHB患者.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经Peg-IFN与NAs联合治疗实现临床治愈的CHB患者资料,旨在为实现CHB临床治愈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透析中心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过程中发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生物活性追踪法对牛蒡根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提取,研究其抗肿瘤有效组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牛蒡根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洗脱分离得到不同组分。用S180细胞和K562细胞经 MTT法筛选活性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组分对K56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小鼠淋转实验验证活性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MTT法观察活性组分对耐药细胞K562/O2的逆转作用。结果:牛蒡根氯仿 提取物分离鉴定后得到甾体类组分(L-1)、三萜类组分(L-2)、L-3和L-4 4个组分。各组分对S180细胞均显示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值均在10 μg/mL以下。而K562细胞对甾体类组分和三萜类组分 敏感度较高,IC50值分别为204.50 μg/mL和117.56 μg/mL;三萜类组分可使K562细胞 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的45.52%增加至53.82%,S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45.68%减少到37.11%(均P<0.05);甾 体类组分和三萜类组分分别将K562细胞凋亡率由5.1%增加至21.8%和38.0%(均P<0.01)。三萜类组分对小鼠淋巴细胞存在一定促进增殖作用,而甾体类组分与阿霉素合用后K562/O2细胞耐药指数由1 165 降低至468(P<0.01)。结论:牛蒡根氯仿提取物中的甾体类组分和三萜类组分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在免疫调节和肿瘤耐药性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简易血泵或Gambro AK90透析机行血浆置换,为过去认为是难治之症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一种救治手段,临床上可得到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位凝胶材料OALA对肿瘤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生物活性的影响,从而为其负载5-Fu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评价不同浓度的OALA对人肺腺癌(A549)、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MTT法评价OALA对5-Fu体外细胞毒性的影响;给予不同剂量的5-Fu作用下及以OALA溶液静脉注射干预,观察动物的死亡率,并与单纯注射5-Fu组动物死亡率进行比较;以艾氏腹水癌(EAC)小鼠为模型,观察一定剂量的5-Fu及其联用OALA对小鼠肿瘤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肿瘤生长抑制率作为其评价指标。结果:随着OALA浓度的增加其对A549、MCF-7及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具有明确的量效关系;30μg.mL-1的OALA合用5-Fu后不会增加或降低药物本身的细胞毒性;OALA能够降低5-Fu中、高剂量组动物的死亡率(P<0.05),但对低剂量组动物的死亡率无明显影响;OALA单次给药能够降低5-Fu对小鼠EAC的抗肿瘤活性(P<0.05),而多次合用药组与5-Fu多次给药组相比抑瘤率无明显改变。结论:OALA对5-Fu的生物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Taxol/PECT温敏性可注射原位载药凝胶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给药方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L9(34)正交表研究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小鼠肿瘤抑瘤率和体质量增长率的影响,选取最优给药方案。结果综合对比分析,最优给药方案为给药剂量10 mg.kg 1,给药体积80μL.(10 g)1,于接种后4 d开始给药。结论该方案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体质量增长效果较好,可以考虑把该方案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癌-睾丸抗原NY-ESO-1稳定表达的HepG2肝癌细胞系.方法 设计NY-ESO-1的引物,PCR法从NY-ESO-1阳性表达的睾丸癌组织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克隆至T载体,双酶切后定向连入pCDNA3.1载体,构建pCDNA3.1/NY-ESO-1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PCR、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HepG2细胞,G418药物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系,RT-PCR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稳定转染HepG2细胞中NY-ESO-1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构建的pCDNA3.1/NY-ESO-1质粒经酶切、测序等检验表明质粒构建成功,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NY-ESO-1的HepG2细胞.结论 构建了pCDNA3.1/NY-ESO-1真核表达质粒及稳定高表达NY-ESO-1的HepG2细胞株,为下一步以NY-ESO-1为靶标进行肝癌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