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川贝母具有以下量效特点:临床用量多为3~30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发挥清热润肺时,治疗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扁桃体炎等,为3~15 g;化痰止咳时,治疗咳喘证、发热证、急性发作性咳嗽等,为5~12 g;散结消痈时,治疗肺痈、肺癌、乳腺癌等,为4.5~30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润肺常配伍瓜蒌、桔梗、桑白皮;化痰止咳常配伍甜杏仁、沙参、麦冬;散结消痈常配伍桔梗、冬瓜子、丹参等。  相似文献   
2.
韦宇 《药物与人》2014,(8):32-32
综述了手术室护士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及防范措施。从护士的培训及管理层面阐述了预防措施,为防止差错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段莹莹  王青  韦宇  卫若楠  连凤梅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506-150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瞿麦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3.7~60 g,汤剂常用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为0.076~1.035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利尿通淋治疗泌尿系疾病(泌尿系感染、小儿尿频等)和肾系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肾结石、肾囊肿、肾盂肾炎等),常用汤剂剂量为3.7~60 g(丸散剂为0.076~1.035 g);清热解毒,利水消癥治疗妇科疾病(卵巢癌、卵巢囊肿、闭经)和男科疾病(前列腺肥大、勃起功能障碍),常用量为10~30 g;渗泄行水治疗肝胆系疾病(肝硬化腹水),常用量为10~2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利尿通淋常配伍车前子、萹蓄、木通、石韦等;清热解毒,利水消癥常配伍茯苓、猫爪草、车前子等;渗泄行水常配伍茯苓、滑石、茵陈等.  相似文献   
4.
5.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严重的肾系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往往以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但因药物使用不合理、不良反应较大,且易反复,中医药对此有其独特优势。导师仝小林院士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创新性提出"态靶结合"辨证组方思想,对于肾虚络瘀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仝师以肾虚络瘀为态,尿蛋白、水肿等为靶,通过补肾虚之药物黄芪调"肾虚态",抵挡汤合丹参通肾络调"络瘀态";同时,黄芪、大黄、水蛭粉降尿蛋白,泽泻消水肿,共同打靶,态靶辨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7.
仝小林院士结合现代解剖学将人体划分为顶焦、上焦、中焦和下焦,并提出顶焦脉的概念,即腕横纹及其以上脉。分析了顶焦脉的脉形、走向、态势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顶焦脉的提出对于颈部甲状腺疾病、颈椎疾病、颈动脉斑块、脑血管病变等顶焦部位疾病的轻重及转归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强调病脉诊和态脉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态时,病与态就要互参。顶焦与顶焦脉的提出是对寸口脉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将极大地丰富中医脉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仝小林院士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心病机是肝火旺盛,痰核凝练。治则为苦寒清热收敛。治法以清肝解毒散结,敛肝、保肝为主,佐以散结消肿。夏枯草、黄药子、五味子组成的三味小方是治疗该病态靶同调的药物,一是清肝火;二是散结消肿;三是敛肝、保肝。该小方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夏枯草30~120 g,黄药子9~15 g,五味子9~30 g。  相似文献   
10.
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资源,在改善患者症状、病理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仝小林教授认为浅表性胃炎(胃热型)病因主要是湿以及病程日久,湿郁而化的湿热。治疗时首先要改善胃所处的环境--湿。其次,要针对胃热型浅表性胃炎运用态靶同调的三味小方--蒲公英、薏苡仁、黄连以清热除湿,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蒲公英15~45 g,薏苡仁30~60 g,黄连6~1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