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5-FU)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μmol/L、10μmol/L、5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的RES分别处理SGC-7901/5-FU细胞24 h、48 h与72 h,其次用100μmol/L浓度的RES与5-FU(5μmol/L)单独或联合处理SGC-7901/5-FU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Caspase 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gp、Bcl2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RES均能抑制SGC-7901/5-FU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效应;RES组、5-FU组及联合组均能诱导SGC-7901/5-FU细胞凋亡,细胞出现凋亡样形态改变,其中联合组变化最明显(P<0.001);RES组和联合组中MDR1 mRNA与P-gp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变化更明显;RES组、5-FU组及联合组中Bcl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01),Caspase 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P<0.001),其中联合组变化最明显。结论RES通过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蛋白表达抑制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5-FU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腑泻肺法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疗效以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AECOPD肺肠同治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西医综合治疗加通腑泻肺方口服)和对照组(单纯西医综合治疗).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IL-8、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IL-8和TNF-α均明显改善(P均< 0.05).结论 通腑泻肺中药联合西药综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通腑泻肺方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AECOPD炎症介质IL-8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胀式食管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恶性食管癌狭窄的全部护理及其重要性。方法:于X线引导下对1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少。结论:重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有助于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祛瘀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C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I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扶正祛瘀化痰中药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AP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5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的HAP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瘀化痰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IC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预防急性ICS患者并发HAP。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S)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NIHSS与B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3.64%)(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E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PS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中IL-6、hs-CRP水平,提高血清E2水平,达到降低炎症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34例)和对照组(不使用依达拉奉,36例),疗程14 d.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结果 治疗14 d,治疗组(88.24%)与对照组(52.7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1):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PT和APT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 d两组FD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ACI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法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证的疗效及对促炎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中药,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亦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L-6、TNF-α治疗前后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sEPCR、TM治疗前后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瘀法可提高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中医证候,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