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4月9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李深会长率协会人员,前往唐山市老年协会进行调研、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多发伤合并骨折、脱位,病情严重、复杂,若处理失误,轻则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重则危及生命。现对1998年8月至2005年5月收治28例多发伤中的骨折脱位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手术治疗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26例,术前均经影像检查证实诊断。行择期手术2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5例。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急症手术患者,总病死率7.7%,急诊手术病死率40.0%。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75%。死亡原因均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CTA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方法。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瘤体直径不是决定手术的唯一指征。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1983~1987年5年间,我们共收治腹部手术后2周内再手术病人56例(不包括切口裂开再缝合者),占两院同期腹部手术的3.2%。本文从分析再手术原因入手,谈谈对基层医院外科建设的几点看法。再手术病人56例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60岁。两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6.
颈椎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中的作用。方法 1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前路减压后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获得随访病例132例,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单节段与两节段病变者术后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融合率为100%,16例3节段病变者融合体为81.3%,内固定并发症为5/132(3.8%)。术后椎间高度与生理曲度均获得满意重建。JOA记分平均改善率65.8%。结论 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应用带锁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并有助于后路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7.
王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由于工作的关系,她不得不长期站立,一年前她先是发现自己小腿上的血管处青一块、紫一块的,每天忙于工作的她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可是慢慢地这些小块连在了一起,变成了弯弯曲曲,如蚯蚓状的青筋,并且腿部老是有肿胀沉痛感。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这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 [1]。早期缺乏典型表现 ,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有局部浸润或扩散 ,失去了手术完全切除的机会 [2 ]。我院 1995年 2月至 1999年 10月 ,应用 5— Fu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胰腺癌 2 0例 ,疗效较满意 ,耐受良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 2 0例病人中男性 16例 ,女性 4例 ,年龄为30~ 68岁 ,中位年龄为 4 9岁 ,Kps评分为 60分以上。其中上腹部疼痛显著者 13例 ,占 65% ;食欲下降 12例 ,占 60 % ;消瘦 14例 ,占 70 % ;黄疸者 4例 ,占 2 0 % ;上腹可触及固定性包块 18例 ,占 90 %。2 0例病人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并重建新喉的术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2000年5月间行环上喉部分切除并作舌骨-会厌、环状软骨融合术的住院病例共22例,均男性,年龄43~74岁,平均63岁。按1997年UICC喉癌TNM分类,21例声门型,其中T1aNoMo 3例,T1bNoMo 4例,T2NoMo 11例,T3NoMo 3例,声门上型T2N1Mo 1例。结果 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和70%。所有患者术后M~60d拔除气管套管,平均25d,拔管率100%。术后有较好的发音功能。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切除肿瘤的同时可以保留喉的生理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