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网底管理模式下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护士队伍建设及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科室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方式选拔出医院感染监控医生与护士,通过明确职责、构建系统化培训、量化履职考核标准,以及月度200元专项津贴、职称晋升优先等激励待遇强化监控人员队伍的管理,比较2014—2018年医院感染监控队伍建立前后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指标情况,评价成效。结果 全院设立医院感染监控医生54名,护士64名。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入和精细化,监控医护人员得分显著提高,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由设立前的2.41%下降至1.17%,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0.67%下降至8.40%,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由0.27%下降至0.12%,手卫生依从率由38.70%提高至58.25%,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41.18%提高至74.08%,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分别由10.47‰、3.11‰下降至2.42‰、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网底组织实施创新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监控医生与护士的积极性,对于带动全院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原发肺癌(MPLC)表现为肺部多灶性病变,常需与肺结核、肺癌伴肺内转移以及肺部多发转移瘤等鉴别。因该病预后远好于肺癌伴肺内转移,需要积极采取临床干预。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胸部高分辨力CT(HRCT),通过观察肺内瘤灶的大小、密度可以预判主要高危病灶,以利临床优先处理;而仔细分析影像上病灶的位置与瘤周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术式;对于无法一次性手术切除的肺内残留病灶亦可通过HRCT随访观察动态演变,及时处理出现恶性进展的病灶。MPLC的最终确诊还需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分子基因鉴定。就MPLC的HRCT影像特征及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探讨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98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试验组为综合性护理组,对照组为临床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化疗后SAS评分,对照组(68.47±9.89)分,试验组为(56.11±1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化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1.56±6.41)分,试验组为(80.89±5.98)分,对照组化疗后护理满意度为(6.51±2.31)分,试验组为(8.65±2.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患者化疗后感染和出血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后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白血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发现的及时性和正确性是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的前提,囿于医疗现状、医院感染病例确诊责任主体的专业背景等多种因素,"医院感染病例应由感控专职人员还是临床医师进行确诊"成为感控专业人员纠结的问题,就此,SIFIC组织辩手展开了辩论。依照赛制,辩论赛分破题立论、总结论点、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5阶段。正方从临床医师重视不足导致医院感染漏报多;感控专职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等方面论述了医院感染病例应由感控专职人员确诊。反方从临床医师具有疾病的诊断权;感控专职人员专业分散等方面论述了医院感染病例应由临床医师确诊。本场辩论赛的议题为感控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特对本场辩论赛内容进行整理发表,期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借此了解SIFIC论坛会员对本学科重要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识深度,并激发对该问题进行更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对男女也许是因为爱情而结合,却多半是为了情绪而分开,情绪才是情场的主角。为了真正了解男女在感情中的所作所为,则必须从情商的角度来分析,才能拨云见日,找到幸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舟曲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舟曲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10年12月,舟曲县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2 688例,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7种2 38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5.64/10万;丙类传染病8种3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97/10万;报告死亡病例4例,均为肺结核,年平均死亡率为0.49/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黑热病、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结论舟曲县今后应以肺结核、乙肝和痢疾等呼吸道、血源及肠道传播传染病防治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陈亚男  付伟锋  曾西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46-2748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科重症护理以及综合的康复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组采用IOE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持续留置鼻胃管(NGT)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和治疗1个月后的营养指标及气管置管拔管时间和拔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围(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拔管率[81.58%(31/38)]高于对照组[44.74%(17/38)],拔管时间[(14.50±3.58)d]短于对照组[(28.00±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OE对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营养,能尽早安全有效地拔出气管置管,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为后期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MDRO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1月-2015年5月数据为干预前组,共调查患者102 692例;2015年6月-2016年9月为干预后组,共调查患者97 577例,比较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9月年共监测住院患者200 269例,共检出MDRO 1 552株,其中院内感染MDRO 449株,MDRO感染率为0.22%;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MDRO致病菌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45.66%)、金黄色葡萄球菌(17.82%)、铜绿假单胞菌(17.37%)、肺炎克雷伯菌(14.25%)和大肠埃希菌(2.45%);科室分布以ICU为主(46.32%),其次为外科、内科、新生儿与妇产科;季节分布呈现一、三季度高于二、四季度现象;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MDRO感染株数由267株下降至182株,感染发生率由基线期0.26%下降至干预期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风险,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侧支循环被广泛认为对急性脑梗死具有重大影响,包括缺血损伤的进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时机。并且还影响脑梗死后的血管再通、再灌注、出血性转化和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在早期挽救缺血组织,扩大血管再通治疗时间窗,使得缺血组织从延迟的再灌注中获得良好临床结果。因此,目前认为侧支循环是脑梗死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