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评价冠心病(CAD)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13例连续冠脉造影(CAG)受检者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肱动脉EDD,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脉狭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肱动脉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EDD显著低于心肌缺血组(P〈0.01)。结论CAD患者的EDD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EDD的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2年后,EDD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EDD无明显改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EDD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VE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内皮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VEGF165基因在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内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了(vase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其表达载体pIRES2—FGFP—VEGF165,以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荧光显做镜检测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EGFP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VEGF165,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内有EGFP的表达,同时经免疫组化证实有VEGF的表达。结论:采用脂质体法可以成功地将外源性VEGF165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并进行表达。本研究为今后利用VEGF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检测模拟失重大鼠左心室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验证模拟失重4wk大鼠心脏工室的结构与功能 否出现类似航天员飞行后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模拟失重大鼠心脏左室的结构与功能。结果 模拟失重4wk大鼠左室舒张末与收缩末短径显著减小;左室壁厚度亦减小,但差别未达显著程度。左室舒张末与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及其相应的体重归一化指数皆显著减少,左室估计质量及其指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CK-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193 5年Tennant和Wiggers首次提出心肌缺血与室壁运动异常的关系以来 ,室壁运动异常成为影像技术判定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特异指征。 70年代后期 ,二维超声心动图用于检测室壁运动异常 ;80年代中期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成为非介入性检测心肌缺血的有效工具。传统的室壁运动分析方法主要是目测法 ,需要检查者凭眼睛直觉判断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尤其在负荷试验中 ,因为心率增快、心脏位移的影响 ,图像分析更具主观性。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 ,90年代中期出现了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olorkinesisCK) ,为实时、客…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性肿瘤罕见。1981~1986年我们应用超声检查发现6例,已为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7~51  相似文献   
7.
肝段下腔静脉梗阻的超声显像(附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实时灰阶超声诊断肝段下腔静脉梗阻15例,均经X线造影证实。并以20例正常人测值对照。正常组平静呼吸时下腔静脉前后内径16.85±2.61毫术,腔静脉入口处前后径14.15±2.65毫米,肝尾叶厚度15.3±1.98毫米。病理组梗阻段以下内径25±3.8毫米,与正常组比较P<0.001。狭窄段距入口处14±10毫米,梗阻段长27±12毫米。肝尾叶厚34.3±8.1毫米。并显示肝静脉扩张,变细,弯曲等与X线造影所见相似。  相似文献   
8.
9.
多普勒超声定量血流量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探讨几种常用多普勒血流参数定量血流量的准确性。方法:在离体模型上准确模拟出不同的血流量,用频谱多普勒测量几种血流数(TAmean、TApeak和VTI),分别计算每分血流量Q,并与实际血流量进行比较。结果:Q(TAmean)与实际血流量接近,测量比较准确(回收率RR=98.0%),其次是Q(TApeak)(RR=91.6%),而Q(VTI)准确性较差(RR=159.9%),高估实际血流量约60%;而各方法的变异系数无明显差别。结论:应用TAmean计算每分血流量较其它血流参数相对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0.
血流动力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影响: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在实验模型中观察血流速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PDI)的影响。方法:在3mm内径硅胶管中模拟不同血流速度(2.0~33.2cm/sec)的血流。记录PDI血流图,用计算机分析血流的彩色像素面积(CPA)和彩色亮度(CV)。结果:血流速度与PDI血流的CPA和CV呈正相关,其中CPA:r=0.834,P<0.01;CV:r=0.848,P<0.01,尤其在血流速度为8.3cm/sec以下时变化最明显。结论:血流速度对PDI血流的血流面积和亮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