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1篇
口腔科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牙周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的变化,及牙周组织的形态改变,初步探讨补肾坚骨汤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12月龄SD大鼠45只,其中8只为正常对照组,37只采用丝线结扎8周,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后,将建模成功大鼠(34只)随机分为牙周炎模型对照组10只,补肾坚骨汤高剂量组(16g/kg/d)8只,补肾坚骨汤中剂量组(8g/kg/d)8只,和补肾坚骨汤低剂量组(4g/kg/d)8只,给予补肾坚骨汤灌胃4周。各组大鼠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4、IL-6和TNF-α的水平;取上颌骨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结果牙周炎模型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补肾坚骨汤各剂量治疗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牙周炎模型对照组,补肾坚骨汤高、中剂量治疗组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牙周炎模型对照组(p<0.05)。牙周炎模型对照组牙周组织表现为明显的炎症破坏,牙槽骨吸收明显,而补肾坚骨汤高、中剂量治疗组牙周组织炎症均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减少且骨修复反应明显。结论补肾坚骨汤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炎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减缓牙周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及湿性愈合技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收治尿道下裂Ⅲ度伴中重度阴茎下弯的患儿80例,年龄1岁6个月至1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80例患儿由同一位术者行阴茎下弯矫正术+一期尿道成形术(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卷管术,Duckett术式),所有患儿术中均游离翻转阴囊中隔筋膜组织瓣覆盖加固于成形尿道。术毕观察组阴茎包裹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敷料(美皮贴)后安装VSD,术后生理盐水持续缓慢冲洗并低负压持续加压引流7 d,负压维持在-30^-20 kPa,液体滴速为每分钟7滴;对照组常规应用美皮贴、纱布及自粘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 d。2组打开VSD及包扎敷料后均常规碘伏消毒,于阴茎切口血痂处交替应用红霉素药膏涂抹及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软化血痂使其尽快脱落,2组术后均常规留置F8硅胶尿管1个月。观察比较2组术后切口处血痂发生、血痂下感染、尿道瘘、尿道裂开、尿道狭窄等情况。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成功评价标准为无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裂开、尿道憩室等术后并发症,排尿通畅,无排尿困难。结果观察组患儿对VSD的耐受性良好,无VSD不良反应。术后7 d,阴茎敞开暴露后,观察组阴茎切口表面血痂发生率为20.0%(8/40),血痂下感染发生率为12.5%(5/40),均低于对照组的42.5%(17/40)和32.5%(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3,P=0.030;χ2=4.588,P=0.032)。术后1个月拔除尿管后观察组发生尿道瘘5例,尿道狭窄1例,手术成功率85.0%(34/40);对照组发生尿道瘘9例,尿道裂开1例,尿道狭窄1例,手术成功率72.5%(29/4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应用VSD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并低负压加压引流治疗效果满意并安全,能有效减少尿道下裂术后血痂的形成及血痂下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爱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与血清唾液酸(S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万拉法辛系统治疗,同时治疗组病人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关爱性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性护理.疗程8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后第2、4、8周末采取静脉血进行血清SA含量测定,并与 30名健康人进行对照,用HAMD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经过系统的护理及药物治疗,两组病人血清S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病人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HAMD量表总分的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血清SA含量明显增高,随关爱性心理护理及药物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血清SA含量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郭立华  王荣花  赵玉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73-674,702
目的:探讨关爱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与血清唾液酸(S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万拉法辛系统治疗,同时治疗组病人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关爱性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性护理。疗程8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后第2、4、8周末采取静脉血进行血清SA含量测定,并与30名健康人进行对照,用HAMD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经过系统的护理及药物治疗,两组病人血清S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病人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HAMD量表总分的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血清SA含量明显增高,随关爱性心理护理及药物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血清SA含量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浦家祚治疗中风三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家祚治疗中风三步法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郭立华赵世珂关键词浦家祚中风三步治疗法老中医经验浦家祚老师从医30余载,擅长对中风病的辨证与治疗,他认为中风病的起因与虚、风、火、痰、气、血等有关,其病机关键是痰瘀互结、脉络闭阻,仅因个体差异而临床...  相似文献   
6.
腰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立华  许盛涛  黄燕 《吉林医学》2007,28(16):1789-179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时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82例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加强护理观察、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卧床护理以及更为重要的功能锻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各项并发症均治愈,均已恢复工作,腰痛不再复发。仅1例诉偶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腰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8.
探讨两性畸形患儿抚养性别选取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解决方法。通过对我院小儿科收治的63例小儿两性畸形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后随访,了解术前患儿社会抚养性别决定及术后患儿家属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术后大部分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社会集体生活中,早期手术治疗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两性畸形患儿性别选择需要早期以染色体核型为基础,性腺优势为主导,综合考虑表型性别、心理需求、长期癌变倾向、能否生育、后期治疗、患儿及家长意愿等,以此,选择最终性别并决定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剂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38例特殊部位难治性血管瘤进行临床和超声评估,住院后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剂采取全身麻醉状态下瘤内注射治疗,术后第1天普萘洛尔顿服,用药后监测心率。住院观察1周,出院后继续口服普萘洛尔3~6个月。每半月至门诊观察瘤体变化,随访3~8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在注射24h后血管瘤颜色和质地显示出即时效果,口服普萘洛尔2个月后复查超声提示肿瘤最大厚度平均缩小66.7%,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剂联合口服普萘洛尔具有快速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婴幼儿特殊部位难治性血管瘤的临床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评价不同锥度牙胶尖根管充填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将80颗单根管的上颌前牙经Protaper镍钛锉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A、B、C 3个实验组(n=20)和阳性、阴性对照组(n=10), A、B、C组用0.02、0.04、0.06锥度牙胶尖冷侧压充填,对照组不做根管充填,通过染色法微渗漏实验和扫描电镜比较3组的根尖封闭能力。结果:阳性对照组根管全长均有染料渗入,阴性对照组根管内无染料渗入;A、B、C组染料渗入值分别为(3.262±0.304)mm、(3.236±0.292)mm、(2.300±0.368)mm,微缝隙分别为(14.43±14.77)μm、(14.13±14.46)μm、(4.97±4.51)μm;q检验结果显示:A、B组之间染料渗入和微缝隙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相比染料渗入和微缝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与根管锥度一致的牙胶尖充填根尖封闭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