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琼脂筛选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情况,β-内酰胺酶采用产色头孢菌素法测定,药敏试验按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结果 4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菌占401株,产酶率为91.55%,检出MRSA236株,占53.88%,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龟分枝杆菌切口感染暴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发生于某院内暴发168例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 采集感染病人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病理学检查以及环境监测。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证实引起本次暴发切口感染的病原体为龟分支杆菌污染切口所致,0.137%戊二醛浸泡的,手术器械受到龟分枝杆菌污染导致大规模切口感染。结论 0.137%戊二醛作为手术器械消毒剂,因其浓度过低,不促以杀灭分枝杆菌,鉴于本次暴发龟分枝杆菌感染切口的教训,作者建议手术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非典型分枝杆菌的监测,控制医源性感染,以减少甚至杜绝大规模切口感染事故。  相似文献   
3.
用生物发光技术检测222份细菌或菌尿的ATP含量。结果:平均值>130.9±11.38为细菌感染,平均<32.96±2.26为非细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镜检和L型细菌培养及普通培养与生物发光法比较,结果一致;阳性标本的生物发光平均值高于阴性标本的平均值。提示生物发光技术的灵敏度高,可快速检测菌尿中L型细菌,对临床尽早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4 500例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采集4500例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细菌784株,阳性检出率为17.42%,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74株(占34.95%),革兰氏阴性菌510株(占65.05%)。3种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分别占全部检出病原菌的41.84%、14.03%及12.76%,药敏试验显示,3种主要病原菌共同敏感的药物是呋喃妥因,其次是舒普深。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临床诊断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附属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海镇环,李固本,黄益宇,唐银,郭思健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疾病,阻塞性肺炎支原体(MP)是指一种温和的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病变。为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鲎试验与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鲎试验方法检测153例慢性肝病的肠源性内毒素发生率;比较鲎试验阳性及阴性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观察丽珠肠乐治疗肝病合并内毒素血症组LLT阴转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6年8~10月院内感染率为9.06%,院内感染高危区为泌尿外科、血液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时的住院天数P_(95)=3.5天。院内感染病原体以绿脓杆菌多见,其耐药情况较社会感染病原体严重。住院病人抵抗力降低或具有感染倾向及各种诊疗操作手段等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甲磺酸左氧氟沙星(MSALVLX)注射液与对照药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体外抗菌活性,1998 年5 月至8 月,由三个医疗中心采用随机对照,共同完成了213 例,其中MSALVLX注射液组110 例,氧氟沙星组83例,环丙沙星组20例。给药方法:MSALVLX组200m g/100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组均为200m g/100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5~14d。结果显示,MSALVLX、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 、87.9% 和80% ;它们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8% 、87.1% 和88.8% ;致病菌对MSALVLX的敏感率(88.1% )显著高于氧氟沙星(69.7% ,P< 0.01)和环丙沙星(70.8% ,P< 0.01),MSALVLX的抗菌活性高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9.
1670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其感染的细菌种类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文采集 1999年至 2 0 0 0年 6月 ,疑为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集 采集本院泌尿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和前列腺液。消毒龟头和尿道口 ,再以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拭净 ,留初尿 (10ml) ,中段尿 (10ml) ,然后按摩前列腺留取前列腺液 ,再排尿 (10ml)。分别留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标本分别标为VB1、VB2 、前列腺液及VB3)。1·2 培养鉴定 分别将标本VB1、V…  相似文献   
10.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1996~2002年医院细菌室从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前5位需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分析?结果 前5位革兰阴性杆菌中,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30%左右,相对较低,但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动态观察细菌耐药率与临床效果综合评价对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