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剂。DC的一重要特征是通过交叉呈递使外源性抗原进入MHC I类途径,从而将外源性的蛋白质抗原呈递给CD8^ T细胞,以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本文从主要的交叉呈递细胞DC入手,阐述了影响交叉呈递的因素;交叉呈递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交叉呈递的最终结果交叉激活和交叉耐受。对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疫苗研制和维持外周耐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计算机辅助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方法设计针对蓖麻毒素A链(RTA)的拮抗肽,实现在大肠杆菌B121中的可溶性表达,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RTA的晶体结构、RTA-rRNA相互作用复合物模型,在CVFF(consistent-valence force field)、Amber力场下,对RTA的空间构象进行理论模拟,初步确定其生物活性功能域;然后针对该功能域设计小分子拮抗肽,并借助人抗体重链町变区骨架,在CDR3区对拮抗肽进行展示,用重叠延伸PCR全基因合成人源化的单域抗体并克隆至载体pET-32a(+);双酶切和DNA测序技术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IPrG诱导人源化的单域抗体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竞争ELISA和MTT法分别进行结合和中和活性检测.结果 从头搭建并设计合成了人源化的单域抗体,实现了其原核表达,并进行了牛物活性检测;建立了基于人源化的单域抗体的RTA和蓖麻毒素检测方法.结论 研究结果为新型蓖麻毒素小分子拮抗剂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Th细胞的活化与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具有很强的抗原呈递能力,并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DC在免疫学及肿瘤学乃至其它各学科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选择性激活Th1和Th2是许多免疫反应发生的关键,而Th的分化由DC所控制,本文就免疫应答中DC和T细胞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免疫功能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决定作用。肿瘤抗原激活CTL及CTL杀伤肿瘤细胞的前提是CTL对肿瘤抗原的有效识别。与抗体和B细胞受体不同,CTL既不能直接识别游离抗原,也不单独识别出现于细胞表面的抗原片段,但是CTL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既能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又能识别靶细胞上MHC-1类分子及其所递呈的表位肽,这就是所谓的“双识别”,也是MHC限制性的基础。“双识别”产生CTL活化的第一信号,CTL与APC间CD28-B7、LFA-1-CD54、CD2-CD58等多种共刺激分子的相互结合可产生多种第二信号,从而使CTL充分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 用携带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 使MSC具有靶向性, 将靶向MSC注入小鼠体内后观察MSC在小鼠脾脏的定位及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片贴壁法培养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通过尾静脉将转入P1-GFP融合基因的MSC注入小鼠体内, 18 h后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FP在小鼠脾脏的定位。 结果 培养的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 MSC感染含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18 h后MSC开始出现绿色荧光,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荧光强度逐渐增强, 72 h达高峰。靶向MSC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CD105(90.0%)/CD44(98%),CD73(85.0%)/CD90(98.5%)。将靶向MSC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 18 h后小鼠脾脏出现大量GFP阳性细胞, 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P1-GFP融合基因的靶向MSC, 靶向MSC成功定向脾脏, 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 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髓系白血病患者EB病毒(EB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其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骨髓穿刺后临床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达安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对EBV和HCMV核酸进行检测,分析EBV和HCMV感染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 EBV和HCMV在3种血液病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HCMV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15.8%)低于EBV(43.7%)。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不同年龄患者EBV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和髓系白血病患者应更加重视EBV和HCMV核酸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高原是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长期处于高原会对身体的各种需氧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眼球也属于高需氧器官,高原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患,而这些与第三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又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就现阶段高原眼疾的诊治及与脑红蛋白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60岁,因"车祸复合伤后 45 d,右股骨手术后感染 15 d"于2005年12月3日门诊入院.患者于2005年10月24日上午发生车祸后受伤昏迷,后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当时诊断为: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头面部广泛组织挫裂伤;③下颌骨粉碎性开放骨折;④气胸, 肺挫伤;⑤右股骨骨折;⑥营养不良性水肿.行下颌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右股骨踝粉碎性骨折开放复位OS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成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化学诱导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为心肌再生医学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方法:体外分离成人ADMSCs并进行传代培养,5-氮胞苷(5-aza)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 分别于诱导后14,21,28 d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PCR法进行心肌细胞鉴定. 结果:ADMSCs经5-aza诱导后14 d时细胞形态趋向于心肌细胞,诱导28 d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结蛋白(Desmin)表达阳性,RT-PCR检测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Cardiac β-MHC)基因表达阳性. 结论:成人脂肪组织存在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且易于分离扩增,体外5-aza诱导可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可做为心肌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汉防己甲素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培养兔结膜成纤维细胞(rabbit conjunctival fibroblasts,PCF)增生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RC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0、20、4、0.8、0.16μg/ml的汉防己甲素,在1、3、5、7后天用细胞计数法观察RCF生长情况,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μg/ml和2μg/ml汉防己甲素所引起的RCF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各种实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培养RCF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时间剂量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RCF经4μg/ml和2μg/ml的汉防己甲素处理48小时后对细胞周期均有影响;G1期细胞分别增加了15.5%和13.3%,S期细胞分别下降了10.3%和9.55%,G2期细胞分别下降了5.55%,4.23%,结论:汉防己甲素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