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蕾 《贵州医药》2006,30(10):931-931
骨纤维异样增生症(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中又有极少数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该综合征的患者在骨组织病变的同时伴有皮肤色素沉着即咖啡斑,同时有一个或多个内分泌腺体功能亢进。本院最近收治了一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Mc-Cu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山西省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策略,现对山西省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1.2病例分类: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下发的《中国麻疹监测方案》中规定的麻疹定义,为病例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华北地区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华北地区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共送检血清标本6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5.4%,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为1 974.5。不同年龄组、不同省、不同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小年龄组(20~24岁)与高年龄组(≥30岁)、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GMRT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产生的麻疹抗体水平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结论流动人口尤其是小年龄组人群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控制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P-J综合征即黑色素斑-肠息肉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该病最早由Peutz于1921年首先描述[1],随后Jeghers在1949年对本病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2]。P-J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特殊类型胃肠道息肉病,伴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一般呈墨绿色,表现在下唇及指、趾端,息肉主要分布在小肠、胃,结肠次之[3]。息肉分布的广泛性与遗传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黑斑的发生部位常较一致[4]。我科2012年3月收治1例P-J综合征患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已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门诊患者输液前等待时间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缩短门诊患者输液前等待时间为活动主题,对输液患者等待时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输液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输液患者输液前等待抱怨率降低、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缩短门诊患者输液前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何昊  刘杨  钱小英  靳曼菲  郑蕾  成昭 《中草药》2021,52(7):1981-1986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Ⅶ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观察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考察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ell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DNA酶抑制物(inhibitor of caspase-activated deoxyribonuclease,ICAD)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重楼皂苷Ⅶ可抑制PANC-1细胞存活率,显著抑制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显著诱导PANC-1细胞凋亡(P0.05、0.01),显著升高PANC-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PARP、Bax表达水平(P0.01),显著降低pro-PARP、ICAD、Bcl-2、PD-L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重楼皂苷Ⅶ能够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下调PD-L1表达诱导PANC-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门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替米沙坦40 mg联合氨氯地平2.5 mg,均po,qd)40例及单药治疗组(氨氯地平5 mg,po,qd)4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较前有明显下降,且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前明显下降,但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郑蕾  李莲娜 《现代医院》2008,8(9):151-15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管理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哮喘患者分为2组,均根据病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管理组同时实施系统的哮喘管理计划。结果治疗12个月后,管理组患者依从性、症状评分、随访期间急诊发作次数、肺功能测定指标、平均诊疗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健康管理能提高哮喘患者依从性,并对哮喘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系病毒感染全身多系统受累,其中以侵犯心脏尤为突出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心肌炎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多数与消化道、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乏力、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经适当治疗可完全恢复,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心肌炎,最终发展为非特异性扩张型心肌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