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Fabry病患者的GLA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现,探讨Fabry病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Fabry病家系成员中所有患病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定GLA基因的突变类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基因型为g.1028-1029del AA的Fabry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临床症状重于女性患者,半合子男性有典型临床表现如血管角质瘤、肢端疼痛以及心、脑、肾等损害,女性杂合子仅表现为肢端疼痛等症状;在对照组人群中也存在GLA基因突变,为1号外显子1390位点的错义突变(1390A>G),但患者无临床症状。结论:即使相同基因型的Fabry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GLA基因突变中可能存在非致病型。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波及全球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每年导致大约61.1万婴儿和儿童死亡,发展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RV腹泻的最佳措施。对RV结构功能作深入了解及对流行病学作广泛调查是疫苗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2008年流行的11株成人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用Vero/slam细胞从成人麻疹暴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麻疹野病毒,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麻疹野病毒分离株扩增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l株麻疹野病毒,这些病毒N基因450个核苷酸之间的差异为0%~0.2%,均为H1基因型中的Hla基因亚型。11株麻疹野病毒与H1基因型代表株(Chin937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2.2%~2.4%之间和4.0%~4.6%之间。结论 2008年新疆乌鲁木齐流行的成人麻疹野病毒为Hla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结构的分析,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分别扩增28株HCMV临床分离株的3个相对保守基因:DNA聚合酶基因(pol),糖蛋白H基因(gH)和主要即刻早期蛋白基因(MIE)片段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 非流行病学相关毒株限制性图谱差异较大,流行病学相关毒株如母婴配对株限制性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8对母婴配对HCMV毒株,4对限制性图谱一致,4对存在差异。结论 本地HCMV分离株基因变异广泛存在。PCR-RFLP分析可揭示HCMV感染的传播方式,可用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急诊护士护理的病人呈各种疾病状态。某种危重疾病, 可能不幸被继发的异常症状及体征所掩盖, 例如, 严重腹痛隐藏着心衰, 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诊断技能及临床经验以确保严重后果不被忽视。一个可被忽视的临床特征———交替脉就是一个例证。交替脉是一种心血管现象, 以窦性节律中强弱脉搏交替为特征。由于心脏收缩期搏动振幅交替变化, 所以这种交替在动脉波形中尤为明显, 在心电图上或在心脏舒张期不能显现。交替脉可表明严重心力衰竭, 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肥厚及充血性心肌病、渗出性心包炎以及使用普通麻醉的病例中均可发生, 它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HHV-6)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母婴、儿童人群感染状况. [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健康维、汉族新生儿脐血、婴儿、儿童血清中HHv-6 IgG抗体,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岁以下维、汉族婴儿及其父、母唾液中HHV-6 DNA. [结果]维、汉族新生儿的脐血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79%和71.42%,到3月龄降为43.24%、17.50%,达最低,汉族明显低于维族(χ2=6.08,P<0.05).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升高,至~2岁维族为60.00%,汉族已高达83.78%,汉族又明显高于维族(χ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2011年1~12月,采集门诊或住院≤5岁婴幼儿腹泻样本419例,用胶体金和ELISA法检测RV抗原,阳性样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G、P基因型分型。结果 419例腹泻患儿,RV阳性率为24.3%(102/419),主要感染对象为24月以内婴幼儿(占92.2%)。对100份RV阳性样本进行G/P基因型分型,结果显示:G1和G9型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26%,其次为G2型(19%)和G3型(11%);混合G型感染占7%,其中首次检到G4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3例;未能G分型达11%。P基因型以P[8]为主占55%,其次为P[4](21%)和P[6](16%);P型混合感染占6%;2例(2%)未能分型。最主要的G/P基因型组合依次为G1P[8](25%),G2P[4](18%),G9P[8](13%)、G9P[6](11%)和G3P[8](11%)。结论 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流行基因型多样,G9型和G2型明显上升,值得高度关注。持续监测优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母婴配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进一步探讨母婴之间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与传播.方法对36对母婴配对的尿和16例母乳标本进行CMV分离,其中26例检测CMVIgM抗体.结果婴儿尿CMV分离阳性率为47.2%,其中1个月内、~4个月、~1岁婴儿阳性率分别为0、60.0%和33.3%,存在显著差异(χ2=6.57,P<0.05).母亲母乳CMV分离阳性率为75%,显著高于其尿的排毒率5.6%(χ2=23.74,P<0.01).在喂养方式中,纯母乳喂养儿CMV阳性率为57.7%与非纯母乳喂养儿的20%相比,差异显著(χ2=4.12,P<0.05).在不同病种中,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患儿CMV培养及IgM的阳性率为55%,支气管肺炎患儿CMV阳性率则高达80%,而6例其它病种患儿仅2例阳性.结论母乳是婴儿获得CMV感染的主要来源.婴肝及小婴儿肺炎以CM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生儿RV感染有所增加,且新生儿中流行的基因型与婴幼儿有所不同.一些弱毒株在新生儿体内经过重配、重组、突变等,使毒力增强或形成新的组合型,然后感染婴幼儿,成为婴幼儿中的罕见基因型,易造成腹泻暴发流行.本文就新生儿感染RV的特点和分子流行状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