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银花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一次性检测金银花中18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方法:以丙酮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10 min,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方法,配有脉冲式硫磷检测器(PFPD),HP-1701毛细管柱的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与结论:18种农药能够在30 min内完全分离,最低检测限为4.0~18.0 μg·kg-1;对18种有机磷农药在金银花中的添加回收率在83.64%~88.65%,RSD 2.8%~6.0%,符合多种农药残留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季节性分布差异性,为医院真菌感染防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借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标准筛遴选出感染病例,用自制统计表统计感染病例临床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全年出院病例共87 513份,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微生物检查登记系统初步筛选使用抗真菌药物和实验室检查有真菌(镜检和/或培养)1 885份病例,按照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排除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及真菌污染、定植等因素,最终确诊深部真菌感染81例。81例深部真菌感染分布情况:(1~3)月深部真菌感染病例10例,占12.35%(,4~6)月16例,占19.75%(,7~9)月30例,占37.04%(,10~12)月25例,占30.86%。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深部真菌感染率存在季节差异。不同季节感染病例间年龄、是否联合/交替使用抗生素及基础疾病病种分布存在差异。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念珠菌和曲霉,少数为隐球菌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念珠菌仍然是第一位的病原菌(80.25%);白念珠菌感染比例继续下降,非白念珠菌感染率明显升高,其中光滑念珠菌感染占总感染病例数的23.46%。结论综合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具有季节性差异,以(6~12)月最高;念珠菌和曲霉是主要致病菌;白念珠菌感染率继续下降,非白念珠菌感染率明显上升,光滑念珠菌感染率高于国内外报道,该菌易引起血行感染,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值得临床重视;综合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季节性分布差异可能与年龄、联合/交替使用抗生素及基础疾病为感染性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形性日光疹(PLE)的发生与HLA-DQB1、DPB1等位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的方法对38例PLE患者和45例健康人进行HLA-DQB1、DPB1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共检测出11种HLA-DQB1及9种DPB1等位基因,实验组中分别检出9种DQB1及8种DPB1等位基因,对照组分别检出11种DQB1和9种DPB1。其中DQB1*050301等位基因与PLE呈正相关(χ2=5.691,P<0.05),实验组DPB1*0501频率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B1*050301可能是云南汉族PLE的易感等位基因,未发现HLA-DPB1可能的易感或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
正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在髓外的一种特殊表现,本病较少见,易误诊,主要发生在眼眶等部位,其他部位少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右颌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并粒细胞肉瘤,以提高非从事血液病研究的皮肤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以"右颌下区包块3月余"于2015年8月就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右颌下出现"豌豆"大小包块,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7岁。全身皮肤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10d。患者1个月前因"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d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血常规检查示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胸部CT平扫示腋窝淋巴结肿大。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症药疹。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皮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固相萃取法测定金银花中11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寻找一次性快速检测金银花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选用脉冲式硫磷检测器(PFPD)和HP-1701毛细管柱,以丙酮为提取溶剂,超声波提取10 min,C18柱和硅胶柱固相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检测.结果:11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敌百虫,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乐果,马拉硫磷,倍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能够在30 min内完全分离,最低检测限为4.0~12.8μg/L.前处理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85.38%~91.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8%~6.1%.结论:本方法适合于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模式及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对继发感染模式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感染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病例,使用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对照组病例,未采取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在有感染征象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其余治疗方法基本相同。结果:10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发生率为自发性腹膜炎44.44%、肺部感染25.93%、尿路感染15.74%、胆道感染13.89%、肠道感染14.81%、败血症12.96%、真菌感染7.40%,病死率分别为56.25%、50.00%、0、0、0、100%、100%,两组继发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对照组分别为52.38%、33.33%、19.05%、12.70%,观察组分别为33.33%、15.56%、4.4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控制失败率对照组分别为63.64%、52.38%、100%、100%,观察组分别为40.00%、42.86%、100%,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最高,预后差,继发败血症、真菌感染预后极差,病死率最高。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即使发生,亦有助于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对照组采取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h17、Treg、Th17/Tre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能同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和Th17水平、提高1L-10、Treg细胞水平有关,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通过改善患者Th17/Treg细胞失衡比例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面颈部、躯干水疱、大疱、结痂伴痒2周就诊。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部出现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大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不易破溃,未治疗。后皮损加重,逐渐累及至颈部及颜面部,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患者自行搔抓后水疱破溃,流出淡黄色液体,随后皮损干燥结痂,自觉轻微痒痛。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