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2天。出生时即双下肢、腰腹部毛细血管扩张,于2015年1月1日到我科就诊。患儿父亲诉,患儿出生时双下肢、腰腹部即有毛细血管扩张,呈网状,整个皮损部位呈大理石样条纹外观,无水疱破溃。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体重3 500kg,Apgar评分10分。患儿有一姐姐,无类似皮损,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双下肢、腰腹部可见呈紫红色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洁悠神外用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00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及洁悠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及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治疗,两组均在治疗第10天时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在平衡了止疱时间的影响后,治疗组在结痂时间和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洁悠神外用辅助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恢复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形性日光疹(PLE)的发生与HLA-DQB1、DPB1等位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的方法对38例PLE患者和45例健康人进行HLA-DQB1、DPB1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共检测出11种HLA-DQB1及9种DPB1等位基因,实验组中分别检出9种DQB1及8种DPB1等位基因,对照组分别检出11种DQB1和9种DPB1。其中DQB1*050301等位基因与PLE呈正相关(χ2=5.691,P<0.05),实验组DPB1*0501频率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B1*050301可能是云南汉族PLE的易感等位基因,未发现HLA-DPB1可能的易感或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孕25周,双手掌、足底红斑2月,肛周斑块1月于2012年11月22日到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掌、足底出现散在分布红斑,无自觉症状,未在意,后皮疹渐增多,近1个月来肛周出现多个赘生物,自觉潮湿,有渗液,增大明显,部分融合成斑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即到我科就诊。在病程中患者无发热、肌肉、骨骼、头痛等病  相似文献   
5.
正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发热,手、足、口部疱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其中以EV71、COxa-16最为常见,常发生于(2~3)岁婴幼儿,夏秋季较为流行~【1】。此病严重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个别重症患者可因为心肺功能衰竭或急性呼吸道水肿而死亡。在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外,外用药物的使用亦重要。我科于2014年1月-12月应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  相似文献   
6.
多形性日光疹患者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VA和UVB均能引起光变态反应[1-2].为证实紫外线与多形性日光疹(PMLE)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我们测定了PMLE患者UVA、UVB的最小红斑量(MED).  相似文献   
7.
8.
丘疹性荨麻疹是婴幼儿、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我科于2009年9月~2010年3月以川百止痒洗剂(北京贞玉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治疗60例丘疹性荨麻疹,并以丁酸氢化可酌松(尤卓尔)乳膏作为对照组,观察疗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临沧市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可疑支原体感染70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检测,并测定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708例样本中,UU阳性者675例,MH阳性者206例,两者同时阳性者174例.UU最敏感的抗生素是强力霉素,其次是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最高的是红霉素和环丙沙星;MH最敏感的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MH耐药最高的是罗红霉素和红霉素.结论 临床用药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区耐药株的流行情况,最好是按照药敏结果给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UVA1对人工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UVA1照射剂量对人工皮肤真皮细胞形态及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建立人工皮肤光损伤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剂量UVA1(0J/cm^2-80J/cm^2)照射人工皮肤,通过HE染色,从形态学上观察经UVA1照射后真皮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通过MTT法检测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结果HE染色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数量随UVA1剂量的增大而减少,于真皮浅层较为明显;MTT法示与0J/cm^2组相比,20J/cm^2和30J/cm^2UVA1照射人工皮肤时成纤维细胞活性未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UVA1剂量大于40J/cm^2时细胞活性下降明显(P〈0.05,P〈0.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UVA1照射剂量大于40J/cm^2是造成人工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光损伤的始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