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常见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感染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3~5)月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者328例进行分析.结果 328例感染菌种白念珠菌最为常见,共194例(占59.2%),其他念珠菌122例(占37.2%),新型隐球菌6例(占1.8%),曲霉6例(占1.8%).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多.机体免疫力低下、广谱抗生素滥用、一些侵入性的医学检查等可能是导致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并了解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初步探讨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住ICU经筛选符合条件的2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和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是否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真菌药物情况,以及部分血生化检查指标,同时记录真菌感染者致病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31例患者中真菌感染者37例,深部真菌的发病率为16.02%。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从血液、尿液、痰液、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等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45株,其中酵母菌42株,霉菌3株,酵母菌中以白念珠菌(18株)最为多见。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抗真菌药物对深部真菌的敏感性分布有明显的种问差异。结论①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最为常见,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曲霉。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抗真菌药物对深部真菌的敏感性分布有明显的种间差异。②高龄、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使用、高血糖、低蛋白血症、贫血是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变化动态,为深部真菌感染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1年2月至5月和2017年2月至5月住院病例,采集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011年2月至5月住院患者22 185例,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160例,占住院总病例的0.72%,2017年相同时间段住院患者33 033例,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688例,占住院病例2.08%。2011年与2017年相同时间段深部真菌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01),2017年感染率明显高于2011年。(2) 2011年与2017年不同年龄段深部真菌感染率存在差异,2017年(81~90)岁、(91~100)岁两个年龄段感染率显著高于2011年,且出现了(0~10)岁深部真菌感染病例,2017年(30~80)岁年龄段深部真菌感染率构成比则低于2011年。(3) 2017年2月至5月所分离的菌株数明显高于2011年相同时间,菌种无明显变化,均以念珠菌感染为主,但2017年有部分病例相同部位同一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念珠菌。(4)与2011年相比,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P 0.05);随着危险因素增加,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率升高。结论 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率较2011年明显升高,(81~90)岁、(91~100)岁两个年龄段感染率也显著高于2011年,并出现了(0~10)岁深部真菌感染者;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死亡率较2011年明显下降,两个年度深部真菌感染者菌种无明显变化,均以念珠菌感染为主;预后因素分析表明,危险因素越多,真菌感染患者的死亡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送检拟诊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为临床更好的诊治深部真菌感染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6)年真菌室深部真菌送检病例临床资料和真菌检查结果。结果 2 158例送检标本中,镜检查出菌丝和/或孢子的阳性标本共336例,镜检阳性率为15.57%,培养阳性标本共496例,培养阳性率为22.89%;鉴定出白假丝酵母菌406株(82.19%),光滑假丝酵母菌48株(9.72%),其他真菌的比例不足10%。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口腔,占26.91%;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更易发生在(31~40)岁年龄组;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则易发生于(41~50)年龄段和71岁以上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真菌培养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但光滑假丝酵母菌等非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各菌种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真菌病的病例数量有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高危人群增多~[1],现已占所有院内感染的25%1以上~[2].在医学发展的同时,深部真菌感染也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白念珠菌和曲霉是深部真菌病的最主要病原体,其他念珠菌、隐球菌、毛霉和暗色丝孢霉病等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6.
糖皮质激素(下称激素)的长期应用是深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之一,常需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两类药物之间在体内代谢以及直接作用于真菌过程中均存在相互影响。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种之一,亦是长期使用激素患者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深部念珠菌感染患者中常同时使用激素与抗真菌药物将不可避免,氢化可的松是否影响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尚无报道。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院2007~2008年医院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特征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采用改良沙堡培养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20CAUX酵母菌鉴定培养基培养及鉴定真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TBFungus3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医院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以白念珠菌为主,但其构成比2年间下降了10.34%(P<0.001),而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的构成比分别增加了5.71%,2.42%(P<0.05),2年间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提高了4.92%,5.2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2年来本院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发生了变化,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科住院的AID患者,设计表格,用Epi Data软件进行资料录入,筛选出符合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44例AID患者入组,其中56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男女比为1∶2.11,30~60岁之间30例,SLE患者26例;口腔分泌物31例(55.36%),白念珠菌50例,其中36例同时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激素的患者有52例,免疫抑制剂26例,多数患者使用了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 56例患者分别以SLE,女性,30~60岁为主;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AID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氟康唑为本组患者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微波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临床常见的几种深部真菌感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选用鼠抗曲霉单克隆抗体、免疫新生隐球菌及兔抗白念珠菌多克隆抗体,分别对34例深部真菌感染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PAS染色、微波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16例可疑曲霉感染14例阳性,11例可疑隐球菌感染全部阳性,7例念珠菌感染6例阳性,菌体染色清晰几无背景。结论:微波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应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检测具有高敏感、低背景、快速简便的特点,在真菌病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菌种类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背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危重病人的增多,深部真菌日益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深部真菌感染中含珠菌感染又占其中的大部分。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我们对本院该菌的感染进行了菌种类型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目的:研究本院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菌种类型分布。方法: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从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住院和急诊留观病人不同部位念珠菌培养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致病菌种调查。同时从中选取了150例病人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1)在我院1年半的时间内共有595份念球菌培养阳性的临床标本,其中白念珠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占72.6%。以后依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2)在深部念珠菌感染中,89.3%的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20%以上的患者存在应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广谱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器官及骨髓移植以及各种体内导管技术的广泛开展 ,院内真菌的感染率越来越高。而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念珠菌 ,其中白念珠菌 (以下简称白念 )仍占首位4 。目前对于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常首选氟康唑。但随着抗真菌药的广泛应用 ,感染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无效病例逐渐增多。为了调查目前耐药菌株的比率 ,分析可能的耐药原因 ,我们对本实验室保藏的1999~ 2 0 0 0年院内真菌调查中分离出的白念菌株进行了体外药敏实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治疗和母婴的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医院的1249例妊娠期妇女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妊娠期妇女的阴道或宫颈分泌物做生殖系统的感染检测,对被检出的菌种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249例妊娠期妇女中,出现生殖系统感染的妊娠期妇女有412例,其生殖系统感染率为32.99%,主要感染的疾病有支原体性阴道炎、衣原体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淋病、梅毒等等,引起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中的念珠菌,经病原菌的鉴定试验发现患者主要感染的念珠菌有白色念珠菌,占85.44%(352/412),光滑念珠菌,占2.91%(12/412),克柔念珠菌,占5.58%(23/412),热带念珠菌,占1.94%(8/412),以及其他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白色念珠菌主要是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比较敏感,而对与咪康唑、酮康唑以及伊曲康唑都有一定的耐药性,其耐药率依次为36.50%、23.25%和18.5%,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其他念珠菌对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都比较敏感。结论: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率比较高,其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在临床中要重视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白念珠菌致病方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念珠菌是内源性条件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菌,医院内条件性真菌感染的78~80%是由该菌引起。白念珠菌为半知菌亚门,隐球酵母科,有完整的核和细胞壁,是人和动物的常住型寄生菌。自人体内分离出的菌种约70%为A型白念珠菌,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和正常菌群失调时,寄生于人体皮肤粘膜的白念珠菌就能侵入深部组织或进入血循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目前,临床上诊治此症较为困难,是急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2008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与变迁情况,探讨本院深部真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4-2008年在本院住院诊断为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检出真菌的标本来源、菌群分布及菌种变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高,为51.02%;但白假丝酵母菌的比例由2004年的69.56%下降为2008年的4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1,P=0.023);检出的499株真菌中,痰标本所占的比例最高,平均为33.87%。结论 2004-2008年本院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已经发生了变迁,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正在取代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病原菌的种类以及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临床疑似感染的住院患者的31 305份血液及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采用直接镜检、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32自动分析仪等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测试药敏,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真菌290株,分离率为0.92%;标本中真菌检出构成比以血液最高(41.03%),其次为尿液(21.38%);真菌检出最高的科室为普通外科(55.82%);真菌构成比依次为白念珠菌31.03%,热带念珠菌17.93%,光滑念珠菌17.59%,近平滑念珠菌13.10%。药敏试验中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高。4种常见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血液标本真菌检出构成比最高;普通外科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最多;分离菌株中念珠菌属多见,尤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各菌种间耐药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1991~2011年疑诊深部真菌感染的分离株的菌种情况,了解其动态变迁,为临床医生对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统计、分析1991~2011年我科真菌室接受的疑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真菌,并对前后十年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从27801份标本中分离出阳性标本8794份,阳性率31.63%,分离出26个菌种,共8867株真菌。分离出的菌株主要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其他念珠菌,曲霉菌,新生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马尔尼菲青霉,着色真菌等。2001~2011年间与1991~2000年间比较,白念珠菌构成比下降(礸2=62.3),而非白念珠菌(礸2=125.9)和马尔尼菲青霉(礸2=5.1)构成比上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后十年来,白念珠菌的构成比显著下降,非白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构成比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现状。方法调查并分析了上海、天津和内蒙古三地区7876例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分布情况。结果共发现皮肤真菌感染2435例,占调查总人数的30.92%。三地间皮肤真菌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上海地区的发病率较其他两地区高,以足癣最常见(15.41%)。红色毛癣菌是最常分离到的病原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的分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地区皮肤真菌感染发病率和菌种构成不同,要根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应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部队皮肤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31例深部真菌病临床和尸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尸解患者中真菌感染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非选择性总结30年来本院成人(年龄≥16岁)尸检资料,依据病理切片真菌形态确定真菌感染的存在,并进行临床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396例尸检中发生真菌感染31例(7.8%),其中曲霉感染17例,占全部真菌感染的54.8%。真菌感染受累脏器频率高低依次为肺(83.87%)、肾(48.39%)、脑(35.48%)和心脏(29.03%),其中21例成为直接致死的原因。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是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曲霉已成为尸检病例中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的致死真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多重PCR体系并探讨其用于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内转录间区(ITS)联合曲霉属、镰刀菌属、毛孢子菌属、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用单重和四重PCR检测模拟体液和3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的真菌。结果ITS可与5对属或种特异性引物任意组合(二重PCR),四重PCR组合为ITS+毛孢子菌属+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30例临床标本中,真菌培养、PC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6.67%和43.33%,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重和四重PCR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病原学方面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病原菌和药敏差异,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RVVC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加以比较,同时采用真菌药敏培养法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研究。结果:1 634例RVVC患者中,共分离出56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339株,占59.58%;非白念珠菌230株,占40.42%。非白念珠菌由高到低依次为光滑念珠菌59.57%(137/230),热带念珠菌17.39%(40/230),克柔念珠菌12.61%(29/230),近平滑念珠菌5.65%(13/230),清酒念珠菌4.78%(11/230)。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高于非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凸显。结论:白念珠菌仍是R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比例最高。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对唑类药物耐药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