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李仲愚杵针针刺镇痛效应的中枢作用机制,了橇针对正常大鼠及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大鼠的不同脑区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影响,并与是针作比较。结果显示:杵与电针一样,在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区后,能明显提高间脑和端脑5-羟色胺与5-羟醋酸吲哚的含量,同时也可使间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下降,杵针对端脑的NE以及两脑区多巴胺的影响未见明显的影响。腹腔注射PCPA后大,大鼠脑内T-HT、5-HIAA含量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电针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海码神经元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A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Aβ1-40海马注射诱导形成的A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电针“百会”、“涌泉”穴,每日1次,连续20d。以通道式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评价电针对AD的治疗效庸;以生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结果电针能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结论电针可促进ATP的合成与分解利用,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AD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对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的治疗效应及免疫因子IL-6、TGF-β的影响,初步探索电针治疗UC小鼠的免疫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U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连续7 d饮用3%DSS溶液,诱发小鼠UC疾病发生。从造模第5 d开始取"足三里"、"关元"穴对电针组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 d。各组小鼠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GF-β含量。结果:模型组DAI评分明显升高,电针组则显著下降(P0.05)。结肠组织形态显示,光镜下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结构不完整,腺体消失,杯状细胞增多,溃疡面及坏死灶形成,大量炎细胞浸润;电针组部分腺体受破坏,黏膜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电镜下模型组微绒毛少而短、细胞内大量空泡,线粒体肿胀;电针组微绒较完整,线粒体肿胀减轻;空白组结肠组织形态正常。血清IL-6、TGF-β含量模型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电针治疗组血清IL-6、TGF-β均下降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6含量,抑制其与TGF-β协同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粘膜修复,以缓解UC引起腹泻便血等症状,发挥对UC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教研[2005]1号件《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实施方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并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颠倒光-暗周期模拟“夜班工作”和“跨时区飞行”造成倒相活动节律大鼠模型,动态地观察了头针对倒相活动节律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影响。结果表明:头针能加快其节律相位的转移,有利于NE与DA含量变化节律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及光信息等不同授时因子导引对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4-1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90只,体质量110~140g,随机分为电针组、光脉冲导引组、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捆绑对照组、电针+光脉冲导引组、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每组1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9:00,15:00,21:00分别给予电针、光脉冲、8-羟基-丙胺-四氢柰、捆绑、电针+光脉冲导引、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刺激,每个时间点5只动物。各方法治疗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吸光度值,并采用q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只金黄地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各时间点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情况;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光脉冲导引组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6.600&;#177;8.678,109.600&;#177;8.735,q=54.00,P&;lt;0.05),近似昼夜时间21:00光脉冲导引组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30.800&;#177;5.762,101.000&;#177;9.407,q=35.80,P&;lt;0.05);而在近似昼夜时间9:00电针组和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较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5.833&;#177;9.641,110.667&;#177;0.210,79.833&;#177;17.600,q=36.00,30.83,P&;lt;0.05)。结论:光信息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和21: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说明光照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晚上。针刺在近似昼夜时间9: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说明针刺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白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血浆一氧化氮(nitrous oxide,NO)的影响,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以小鼠热板法镇痛ED50,即吗啡2.95 mg/kg为基础,按照逐日递增原则进行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模型塑造。针刺"三阴交"穴,治疗3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NO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模针组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效应与改善血浆NO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44例胆结石患者在耳穴压丸治疗前后血清胆囊收缩肽(CCK)的含量。结果单纯脂餐可使血清CCK显著升高,单纯耳穴压丸并不引起CCK显著增加,但在脂餐基础上,耳穴压丸刺激却可显著提高CCK水平。结果提示:耳穴压丸刺激有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途径,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的收缩,有益于小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电针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区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可逆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不同时程电针"百会"、"水沟"后,检测大鼠MCAO再灌注区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结果:电针30 min、60min能明显增加梗死区脑组织SOD活性,降低梗死区脑组织MDlA含量(P<0.05),并与10 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0 min、60 min时程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升高MCAO模型大鼠梗死区脑组织SOD活性、降低梗死区脑组织MDA含量,且其作用与留针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艾灸补髓促进老年学习记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艾灸补髓能否促进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方法选取督脉"百会"和"命门"两穴对学习记忆减退SD老年大鼠进行艾灸治疗,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BrdU)后以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观察BrdU阳性和BrdU与神经丝巢蛋白(Nestin)双阳性的细胞,结合细胞增殖与NSCs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评价海马神经发生.结果艾灸能增加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提高BrdU和Nestin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提示艾灸具有促进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