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通过心痛宁加味方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探索传统中草药和新疆维吾尔药共同组方的复方制剂心痛宁加味方的疗效。采用结扎冠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冠脉结扎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及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果表明,心痛宁加味方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比较,可较快降低心电图S—T段的抬高程度,降低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说明心痛宁加味方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V-Y外眦开大成形新术式。方法:将Y形切口线设计在睑缘灰线,板层劈开上下睑,并在切口末端增加两条垂直于睑缘的辅助切口线,切开睑板及睑结膜;部分或完全切断外眦韧带,充分分离使外眦呈“游离状态”。在无张或微张力的情况下外移外眦。结果:102例外眦开大成形术99例达到预期效果,开大外眦达1.5~5mm。结论:改良V-Y外眦开大成形术相比传统手术,保留了外眦外形结构,术后外眦无变形,远期回缩轻微,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合乎美学原理的外眦开大成形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WagnerⅡ级或Ⅲ级),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均分成3组。其中治疗组A 30例,治疗组B 30例,对照组 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和蚕食清创,治疗组A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扶正解毒、通络生肌膏外用,治疗组B在治疗组A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BI、TcPO2、CRP、ALB、感觉阈值、创面面积等变化。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单纯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和蚕食清创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加用中药膏外用的治疗组A临床总有效率83.3%;而内服汤药联合外用膏药治疗组B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BI、CRP、ALB、感觉阈值、创面面积变化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外联用治疗糖尿病足(WagnerⅡ级或Ⅲ级)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者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创面面积及下肢循环、神经损伤等方面较单纯中医外治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近年在医学领域进展迅速,目前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基础上已派生出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等高、难、新血液净化方法,可以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但急诊科抢救危重疾病通常采用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对特异性皮炎(AD)模型的疗效,对皮肤组织、表皮屏障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8只小鼠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加味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西替利嗪组。通过2-二硝基氯苯诱导复制特应性皮炎模型,给予加味逍遥散低、中、高剂量及阳性对照药干预,比较记录治疗前后皮损评分、耳廓厚度、搔抓次数、皮肤含水量;苏木精和伊红染色(HE)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gE、IL-33、5-HT,皮损TLSP、5-HT,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损中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皮损中claudin-1、occludin、ZO-1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2,4-DNCB诱导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红斑、鳞屑、水肿/丘疹,皮损组织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皮损厚度增加,血清IgE、IL-33升高,皮损中claduin-1、occludin, ZO-1水平降低。加味逍遥散可改善皮损症状、减少抓挠次数和皮损厚度,降低血清IgE、IL-33...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其思想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记有:“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灵枢·逆顺》记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未劢者也……故日,上工治未病,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药敏结果及治疗过程中的病原菌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VITEK AMS-60全自动微生物系统GPI细菌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116例患者共采集168份标本,其中120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71.4%,球菌、杆菌、真菌分别为43%、45%、12%,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占前3位;混合感染占33%,以WagnerⅢ~Ⅴ级患者为主。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敏感性最高,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西汀敏感性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本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达50%;在治疗过程中同一部位的细菌种类会有变化,同一部位同种细菌的耐药性也有变化。结论糖尿病足感染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占前3位,混合感染占33%,对于重症患者要首选广谱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要针对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共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57例,抢救成功25例.现将抢救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1999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0~76岁,平均62.5岁。单肢34例,双肢2例。单病因3例,两种以上病因33例。其中脑血管病下肢瘫痪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6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4例,糖尿病2例,高  相似文献   
10.
沈宝藩教授运用痰瘀同治法经验摭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宝藩教授,男,汉族,上海市人.1960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即分配去卫生部在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班学习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