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本科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开展PBL教学的可能方法和途径。 方法: 在大学三年级本科生中抽取1个大班作为试验班,其余3个大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班中采用全程PBL教学,将病理生理学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并划分为6个单元,分别由3位指导教师承担不同单元的教学。每个单元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交叉,均以1-2个病历为主要内容,每个病历中均隐藏着所涉及的学习要点的全部内容,学生通过小班讨论、自学、小组讨论、大班讨论以及教师总结等几个环节,归纳、总结出该单元的学习要点,以备进一步学习。在课程结束之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PBL教学试验班和对照班期末考试考同一份卷的方法比较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差别。 结果: 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作为佐剂对汉坦病毒核蛋白(HTNV-NP)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提取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并将其与HTNV-NP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于加强免疫后4周,检测小鼠NK细胞和CTL的杀伤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IL-2和IFN-γ分泌水平,同时观察WPG的安全性。结果注射HTNV-NP组和注射HTNV-NP+WPG组小鼠NK细胞活性、CTL细胞毒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刺激指数(SI)以及IL-2、IFN-γ的分泌水平分别为(5.16±1.34)%(、28.46±4.16)%、1.7(、89.65±7.63)pg/ml(、245.68±56.74)pg/ml和(9.85±0.87)%(、43.29±5.54)%、3.1、(204.48±36.17)pg/ml、(473.29±74.94)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间小鼠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WPG可显著增强HTNV-NP的细胞免疫应答,是良好的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Wnt拮抗因子分泌型Frizzled相关蛋白(SFRP5)在胃癌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SFRP5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FRP5在胃癌中的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即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SFRP5在胃癌中的表达状态。结果在胃癌组织中,有29例(72.5%)检出SFRP5甲基化,在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4例(10%)检出SFRP5甲基化。SFRP5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32.237,P<0.001)。SFRP5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SFRP5在胃癌细胞系HGC-27、AGS和NCI-N87中发生甲基化,表达消失,而在SGC-7901中未发生甲基化,存在表达。结论SFRP5甲基化及异常表达在胃癌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参与了部分胃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和 hMLH3在胰腺癌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错配修复缺陷在胰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hMLH1、hMSH2和hMLH3的甲基化状态,逆转录PCR(RT-PCR)检测hMLH1、hMSH2和hMLH3的表达状态.结果:在胰腺癌组织中hMLH1、hMSH2和hMLH3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8.6%、46.4%和39.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3.6%、10.7%和12.5%,上述各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甲基化频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MLH1:x2=12.97,P<0.01;hMSH2:x2=17.50,P<0.01; hMLH3:x2=10.47,P<0.01).在胰腺癌组织中分别有25.O%、50.0%和33.9%没有检出hMLH1、hMSH2和hMLH3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有7.1%、8.9%和16.1%,各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缺失频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MLH1:x2=6.62,P<0.05;hMSH2:)x2 =22.73,P<0.01:hMLH3:x2=4.76,P<0.05).hMLH1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l和CFPAC-1 检出甲基化和表达消失.hMSH2在PC-3检出甲基化和表达消失.hMLH3在PC-3和PANC-1检出甲基化和表达亦消失.结论:在胰腺癌错配修复基因缺陷较普遍参与了部分胰腺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学习理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巩固基础理论、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考核机制,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及团队协作。文章从遵循动物伦理及加强课程思政,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设立综合性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设计并施行改革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凡德他尼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凡德他尼处理后SW579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W579细胞的凋亡比例。为了检测凡德他尼对SW579细胞作用的机制,利用小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模拟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利用Western blot技术证实模拟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结果:凡德他尼可以明显抑制SW579细胞增殖,并且诱导凋亡。在凋亡过程中,凡德他尼能够结合Smad3并激活Smad传导通路。结论:凡德他尼通过Smad传导通路导致SW57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肿瘤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其中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药是其中一个新兴的、突出的领域。在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复方制剂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药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领域:单味中药与复方中药。本文较全面地分类介绍了近年来最新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首次报告SLE并发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病案。方法:病例报告并探讨SLE并发腹主动脉瘤与SLE并发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共同特点。结果:SLE的血管病变不单单只见于大动脉,而且亦可见于周围动脉血管,甚至其他小动脉血管。结论:SLE并发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与SLE并发腹主动脉瘤的特点基本相同,即年纪轻,SLE病程长,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存在。  相似文献   
10.
尹萍  王巍  白瑜  那磊  赵成海 《现代肿瘤医学》2020,(16):2740-2744
目的:分析Frizzled 2(Fzd2)在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ER-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z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zd2、E-cadherin、Vimentin、Slug、Zeb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Fzd2在ER-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过表达;Fzd2敲减促进Hs578T细胞表达E-cadherin,减少Hs578T细胞表达Vimentin、Slug和Zeb1;Fzd2敲减抑制Hs578T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Fzd2诱导ER-乳腺癌细胞发生EMT;Fzd2可能作为ER-乳腺癌防治的一个潜在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