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容珍  董洋  王粉珍 《医学综述》2014,(13):2434-2435,2438
目的评价BLB种植系统在国内应用10年以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国内相关文献,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6篇,有效植入数目为2677枚,最长随访时间为11年,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5年、10年的累积存留率分别为94.66%和91.16%。结论 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效果可靠,长期成功率较高,适应证广泛,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喷尿征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及正常受试者50例,检查前饮水1 000 m L,50 min后行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双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喷尿次数、持续时间、峰值流速及双侧输尿管喷尿次数比。结果:健侧彩色多普勒尿流成像呈亮红色,患侧呈暗红色;患侧输尿管喷尿次数较健侧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峰值流速降低。健侧与患侧喷尿次数比为(3~6)∶1。若以健患侧喷尿次数比4∶1为临界点,其诊断输尿管梗阻的敏感度为95.35%。结论:对可疑输尿管结石但因气体干扰常规超声未能显示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变化,判定输尿管有无梗阻,可达到间接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眼眶淋巴瘤患者的CT与MRI资料,20例患者均行磁共振T1WI、T2WI及T1WI增强压脂检查,8例行MR动态增强、3例行DWI检查,8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冠状位或(及)矢状位重建。结果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4例,共24眶病灶。病灶范围局限16眶,弥漫多发8眶;病灶位置主要分布于肌锥外区12眶、泪腺区7眶、肌锥内6眶、眶隔前区5眶;形态以结节状10眶、铸型9眶为主;界限清楚19眶,5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4眶MR图像中,与大脑皮质相比,病灶以T1WI等信号22例、T2WI等信号20例为主,DWI示4眶病灶均呈等高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7/9眶、流入-流出型1/9眶,1/9眶病灶的不同感兴趣区分别呈平台型及流入-流出型。10眶患者CT图像中病灶均呈等密度,无骨质破坏。结论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MRI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射波刀(CyberKnife)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多发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不同计划设计方式对颅内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CyberKnife中心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多发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例患者分别选择单靶区多计划和多靶区单计划进行治疗计划设计。通过对计划靶区(PTV)及其周围正常脑组织、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和适形指数(CI)、实施治疗总节点数和总机器跳数(MUs)对比分析,进行两种物理计划设计方案评价。结果 采用两种设计方式所得治疗计划均能够满足>95% PTV接受处方剂量照射。多靶区单计划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PTV周围正常脑组织受照最高剂量和平均剂量,使得脑干受照最高剂量和平均剂量分别相对下降1.62%和5.57%(t=1.09,P<0.01),治疗总照射节点数和总机器跳数平均相对下降了4.63%(t=1.87,P<0.01)和1.06%,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两种方式设计所得治疗计划的CI指数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CyberKnife能够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的精准立体定向放疗,在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将直径及体积相近的多靶区单计划设计,不仅能够减小患者正常脑组织及OAR的受照剂量,而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唾液酸黏附素疫苗治疗H. pylori感染的作用.方法:把已感染H. pylori的小鼠分成4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唾液酸黏附素100 μg加霍乱毒素CT 2 μg、单纯唾液酸黏附素100 μg、单纯CT 2 μg或PBS,1次/wk,共4次,治疗结束后4 wk处死动物,取胃粘膜行半定量细菌培养检查H. pylori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唾液酸黏附素加CT组30%(3/10)、单纯唾液酸黏附素组、单纯CT组及PBS组根除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根除H. pylori的小鼠,唾液酸黏附素加CT组H. pylori的定植密度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唾液酸黏附素能够作为H. pylori多价治疗疫苗的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C1q抗体与疾病活动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SLE患者及9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检验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C1q抗体水平,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亚群, 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 依据有无肾脏受累将SLE患者分为LN组和非LN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抗C1q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分析抗C1q抗体与疾病活动和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评价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SLE疾病活动的预测价值。结果 SLE组的抗C1q抗体水平及T细胞百分比、Ts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Th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T细胞计数、Th细胞计数、B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活动组抗C1q抗体水平高于非活动组, T细胞计数、Ts细胞计数、Th细胞计数、B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低于非活动组(均P<0.05);LN组抗C1q抗体水平高于非LN组, T细胞计数、Ts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营养治疗现状及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中国"世界营养日"调查数据,纳入来自中国华北、华南、西北及西南地区的8家大型三甲医院肿瘤住院病人共306例,收集并分析其疾病信息、营养治疗及30 d预后信息。结果该306例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3%(157/306),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5.3%(108/306),其中肠外营养应用率达45.8%(140/306)。74.4%(218/293)的病人能从营养治疗中获益。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肿瘤病人的30 d预后,但对营养状况良好者效果不明显。33.3%的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和46.9%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病人没有接受营养干预,而营养状况良好的肿瘤病人被施以营养治疗的比例高达51.0%。病人营养状况、住院期间手术、自评健康状况是我国肿瘤住院病人30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肿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实施不够规范,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差、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营养状况差的肿瘤病人应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2000~2005年ICU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弥散系数对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已被临床证实。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人脑不同部位的表观弥散系数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的:探讨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上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变化特征。 设计:抽样调查。 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对象:选择2000—03/200l—03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60名健康志愿者,男37名,女23名;年龄18-65岁。 方法:对60名正常人脑分别进行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左-右;前-后;上-下)的弥散加权像检查,并测量其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 主要观察指标:60名健康志愿者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表观弥散系数值。 结果:6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纹状体、顶叶皮层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差异无显著性,而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左-右、前-后、上-下轴向分别为(5.0&;#177;0.5)。(4.2&;#177;0.6),(15.2&;#177;1.4)&;#215;104mm^2/s,左-右、前-后方向与上-下方向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纹状体、顶叶皮层表观弥散系数值不受弥散梯度方向影响;而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则受其影响。定量研究放射冠的弥散应该描述其弥散梯度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钼靶摄片诊断乳腺导管内癌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片对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病人主诉分组,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21个经病理证实为DCIS病灶的钼靶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栗以触诊乳腺肿物为主诉的9例患者10个病灶中,表现为结节并微小钙化者6例,乳头血性溢液者1例,片状增高密度影2例,另1例患者影像表现阴性,上述后3例病灶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以腺体增厚为主诉的5例患者中,钼靶表现为腺体结构紊乱,密度不均,其中2例伴微小钙化及乳头溢液,单纯性微小钙化3例;以单纯性乳头溢液为主诉者2例,均伴微小钙化,导管造影示导管局部显影中断或间断显影;以乳腺癌术后复查发现另一侧乳腺单纯性微小钙化灶者2例;1位患者因乳腺脂肪瘤而漏诊。结论钼靶影像学能为DCIS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尤其对临床检查阴性的患者,乳腺钼靶摄片辅以导管造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早期乳腺癌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