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aspase 8、9在肿瘤局部微环境早期线形程序性坏死(LPPCN)及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中对上皮-间充质转变(EMT)调控蛋白Twis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Caspase 8抑制剂组、Caspase 9抑制剂组、Caspase 8、9抑制剂联合用药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制备小鼠荷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MT调控蛋白Twist1在LPPCN和VM周围第1~4层肿瘤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4组LPPCN周围第1~4层肿瘤细胞Twist1核阳性染色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递减趋势;对于同层肿瘤细胞,联合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核Twist1阳性染色指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PPCN、VM周围第1~4层肿瘤细胞、同一层不同组的肿瘤细胞浆Twist1阳性染色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M周围第1~4层肿瘤细胞、同一层不同组的肿瘤细胞核Twist1阳性染色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spase 8、9介导的凋亡机制启动与EMT发生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CXCR4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以Western-blot筛选出高表达CXCR4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作为研究对象,将合成的CXCR4-siRNA序列转染至细胞内,下调CXCR4表达,通过Western-blot验证干扰效果,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下调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功能.结果:MDA-MB-231细胞表达CXCR4水平较高,小干扰RNA下调CXCR4基因表达效果好,同时下调的CXCR4基因表达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迁移能力有所下降.结论:下调CXCR4对乳腺癌转移及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合物YD383和YD439对STAT6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将分别依赖于STAT1和STAT6活性的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株,两种细胞株在各自相应的细胞因子(IFN-γ或IL-4)刺激下激活JAK-STAT1或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通过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来评价细胞株在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YD383和YD439均能降低相应细胞因子刺激引起的报告基因的表达,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着化合物剂量的增加,报告基因的表达降低(P<0.05).但化合物引起的两种转染细胞报告基因表达降低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化合物对JAK-STAT1和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均有抑制作用,对JAK-STAT6通路的抑制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依赖显微镜对病理学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这种教学模式所固有的缺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病理学实验教学数字切片库结合网络教学的新型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病理学组织切片教学所存在的时空限制,给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带来全新模式的变革,并对病理学实验考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形成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开展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TA2小鼠自发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比较其与人Basal-like乳腺癌的相似程度,研究TA2小鼠乳腺癌发生与妊娠及小鼠乳腺癌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的关系。方法:收集TA2自发乳腺癌小鼠84只,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A2自发乳腺癌组织形态、免疫表型与转移情况,比较与人Basal-like乳腺癌的相似程度。电化学法检测TA2自发乳腺癌小鼠(n=10)、妊娠15天小鼠(n=6)与正常小鼠(n=6)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内是否存在MMTV病毒颗粒,使用PCR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MMTV LTR在TA2正常小鼠乳腺、妊娠小鼠乳腺和乳腺癌中基因组与mRNA表达变化。结果:TA2自发乳腺癌小鼠平均见瘤年龄(329.81±95.32)天,平均分娩次数(2.70±1.82)次,且肿瘤在妊娠期内迅速增长。肿瘤多发生内脏转移,淋巴结转移未见,80.0%(64/80)发生肺转移。TA2自发乳腺癌形态一致,癌巢由胞浆稀少的小圆细胞构成,周围被发育良好的基质包绕。实性癌巢中央为未分化或分化差的癌细胞,且核分裂像多见,中央可见坏死;癌巢边缘的癌细胞多发生分化,呈腺泡状,腺管状或乳头状;腺泡状癌巢周围有单层或多层肌上皮和致密基质包绕;腺管状分化癌巢中央可见粉色分泌物积聚;实性癌巢中央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A2自发乳腺癌不表达ER、PR和HER2,高表达Cyclin D1、PCNA、p53和CK5/6。电镜观察显示肿瘤细胞内存在MMTV病毒颗粒。TA2自发乳腺癌小鼠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及瘤组织内MMTV LTR mRNA表达均升高,其改变与妊娠小鼠相似。结论:TA2小鼠自发乳腺癌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特征与人Basal-like乳腺癌极为相似,能够反映Basal-like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研究Basal-like乳腺癌的良好模型。妊娠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的MMTV激活在Basal-like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肠腺瘤-腺癌序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以阐明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瘤旁/癌旁组织、92例腺瘤(其中管状腺瘤3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47例,绒毛状腺瘤9例)、54例腺瘤伴不典型增生或癌变及60例腺癌中NGAL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腺癌、腺瘤伴不典型增生或癌变、腺瘤、瘤旁/癌旁组织中,NGA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5%(33/60)、37%(20/54)、23%(21/92)和2%(2/94),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4%(44/60)、44%(24/54)、25%(23/92)、6%(6/94),NGAL和MMP-9蛋白的表达在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或癌变肠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瘤旁/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正常肠黏膜→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或癌变→腺癌这一过程中两者的表达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二者在腺瘤组中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AL与MMP-9蛋白的表达在整个序列过程中(正常肠黏膜组、腺瘤组、腺瘤伴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组、腺癌组)呈显著正相关(rs=0.622,P<0.01).结论:NGAL蛋白和MMP-9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大肠腺瘤-腺癌序列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二者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大肠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基质金属蛋白酶- 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 2,VEGFR2)、p53蛋白与胃癌Lauren 分型及WHO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8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将其按照Lauren 和WHO标准进行分型。应用单克隆抗体CD34/PAS 双重染色评价89例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MMP-2、MMP-9、VEGF、VEGFR1、VEGFR2 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胃癌中,MVD与Lauren 分型和WHO分型均无相关性(P > 0.05)。 Lauren 分型与MMP-9、VEGFR1 和p53有相关性(P < 0.05),与MMP-2、VEGF和VEGFR2 无相关性(P > 0.05)。 WHO分型与各肿瘤相关因子均无相关性(P > 0.05)。 Lauren 分型和WHO分型是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 < 0.05)。 结论:对肿瘤相关因子、血管生成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可能为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胃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研究Twist1结合的靶DNA序列,比较过表达Bcl-2和正常状态下Twist1结合靶DNA序列的变化。方法:筛选常态表达Twist1的肝癌细胞系,分别转染Bcl-2表达质粒和对照空载体,收集转染后细胞以甲醛交联DNA,收集样品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获得与Twist1蛋白结合的DNA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通过对5种肝癌细胞系进行筛选,观察到HepG2可表达Twist1,其与DNA结合序列在空载体对照组和Bcl-2过表达组具有很大的差别,结合DNA数量分别为68条和212条,其中共享序列154条。结论:Twist1在不同环境下与DNA结合位点多达212个,涉及粘附分子、细胞骨架、信号转导、代谢和转录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Twist1和Bcl-2协同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变(EMT)发生直接相关的microRNA(miRNA)提供线索。方法:构建Twist1和Bcl-2表达质粒,单独转染或共转染获得过表达Bcl-2、过表达Twist1和共同过表达Twist1/Bcl-2肝癌细胞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miRNA芯片分析单独过表达或共过表达Twist1/Bcl-2可引发的miRNA表达谱变化。结果:共过表达Twistl/Bcl-2可引起肝癌细胞多个miRNA发生明显表达变化,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cl-2与Twist1协同作用可引起广泛的miRNA发生明显的表达变化进而调控多个下游靶基因活性,从而改变肿瘤的多种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把常规组织制片和HE染色技术的内容拓展到本科病理实验课中,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该技术方法的理论知识及自行判断切片的优劣标准,并且亲自动手参与该技术的操作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推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分析能力,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该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