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从8种抗病毒、抗肿瘤药物中筛选出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药物,并对其抗肿瘤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相差显微镜、电镜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手段,证实HeLa细胞凋亡,并对凋亡的Hda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榄香烯阻滞HeLa细胞在G2/M期,降低HeLa细胞分裂能力,抑制其增殖;榄香烯抗肿瘤作用存在明显的阈值,即达到某一有效剂量,就可发挥强烈的抗肿瘤作用。结论榄香烯是一种有效的诱导细胞凋亡的药物,对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单纯疤疹病毒(HSV)的缺陷株作为载体,感染肿瘤细胞治疗脑瘤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报道将HSV—tk基因转移联合抗瘤药物GCV可使荷脑瘤大鼠长期存活.9L神经纤维肉瘤细胞用HSV载体hrR3转染,hrR3缺乏RNA还原酶,只能在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能在神经细胞中复制存活,同时还携带病毒胸苷激酶(tk)基因,RH105无tk基因,转染hrR3的9L细胞体外培养,加入GCV1μg/ml共孵育,结果发现9L细胞被杀死的数目比单纯感染hrR3的细胞死亡数目增加23%.GCV加到不表达tk基因的RH105载体转染的9L细胞体系中没有杀伤作用.将神经纤维肉瘤9L细胞4×10~4接种到Fischer 344CD大鼠脑前叶,5天后将hrR3载体2×10~7PFU/10μl直接定位注射至脑瘤部位.结果发现hrR3载体治疗可使20%的大鼠存活时间超过5个月,而生理盐水组全部死亡.接种病毒后同时用GCV7.5mg/kg治疗7天,可使48%的荷9T肿瘤细胞的大鼠存活时间超过5个月PH105感染的治疗组大鼠全部死亡,组织化学检查证明外源性的tk基因在肿瘤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荧光染色药敏法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用新建立的荧光染色法及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MTT)法检测15例初治及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病例对7种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荧光染色及MTT法与体内疗效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86%,阴性符合率分别为:67%,60%;特异性分别为100%,75%;敏感性分别为:78%,75%;准确率分别为85%,69%。结论:荧光染色法简便,快速,经济,敏感,较MTT法具一定优越性,对指导急性白血病的个体化治疗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发生转移不是随机性事件,而是一个复杂、多步骤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器官特异性转移主要由肿瘤细胞和靶器官微环境两方面因素所决定,肿瘤细胞转移的实现与靶器官中存在生长因子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表达相应生长因子受体,对肿瘤细胞转移起一定调控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factor-I receptor,IGF-I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受体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间质来源的组织,主要与来自血浆或肿瘤间质或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IGF-l结合,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实验发现,IGF-lR参与调节肿瘤细胞转移.本文报道以IGF-lR为靶位,应用抗IGF-lR单克隆抗体,观察实验动物体内肺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对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固有免疫在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三种不同毒力的钩体(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双曲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 Ⅰ株)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分别于感染后0.5、1.5、3和6h加入热灭活表皮葡萄球菌孵育30min,通过计算巨噬细胞对灭活表皮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检测钩体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感染后3h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对钧体的吞噬、降解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人胃癌浸润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研究顾琴龙,林言箴,尹浩然,朱佑明,胡宝瑜我们对胃癌浸润淋巴细胞(G-TIL)分泌细胞因子的活性及不同组织来源的TIL分泌功能作了初步研究,以探讨TIL抗肿瘤作用的机理。一、材料与方法1.选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例,其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LA0202为孔形成溶血素。方法体外克隆表达LA0202蛋白。纯化的LA0202蛋白作用绵羊血细胞观察LA0202的溶血活性并用渗透压保护剂PEG6000添加到作用体系研究渗透压保护剂对LA0202溶血活性的影响。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LA020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后对细胞的毒性。结果渗透压保护剂PEG6000能够抑制LA0202的溶血活性。LA0202作用于肝细胞后引起肝细胞的毒性损伤。结论LA0202为一孔形成溶血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豚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炎症反应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豚鼠腹腔内分别注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观察豚鼠各脏器的病理改变;EnVision二步法检测钩端螺旋体在各脏器中的分布;应用Real-ti me RT-PCR法检测豚鼠血液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2、MCP-1mRNA的表达。结果钩端螺旋体IPAV株和Patoc1株不能引起豚鼠组织病变,但是在感染早期引起细胞因子的高表达;而Lai株可以引起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病变,但是在感染早期引起细胞因子较低表达。结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毒力株Lai株引起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致病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和赖型无毒株IPAV株,可能与钩端螺旋体病炎症反应轻微有关,有利于钩端螺旋体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在体内繁殖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取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中高度保守,同时是钩体外膜蛋白中含量最多的两个脂蛋白LipL32和LipL21构建成融合基因DNA疫苗pVAX1/LipL21-LipL32 ,观察在BALB/c小鼠中重组DNA疫苗诱导免疫应答反应的能力。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融合基因LipL21-LipL32 ,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成重组DNA疫苗pVAX1/Li-pL21-LipL32 ,脂质体转染人胚肾细胞( 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验证重组DNA疫苗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将其肌注BALB/c小鼠,用显微凝集试验( MAT)检测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问号钩体的凝集效价,用IL-10和TNF-β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DNA疫苗pVAX1/LipL21-LipL32在HEK293细胞中得到表达,小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重组DNA疫苗能有效地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结论成功构建钩体融合基因LipL21-LipL32重组DNA疫苗,所表达的融合蛋白能诱导特异的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型的钩体病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