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 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疗过程中,治疗靶区体积逐渐缩小,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直肠位置变化较大,其中以头脚方向最为明显;膀胱、直肠的 V40、V45、V50在3组计划中依次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果表明宫颈癌体外离线式自适应放疗可根据图像反馈信息调整计划,对治疗靶区影响较小,但对膀胱、直肠等重要正常器官组织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甘氨双唑钠(CMNa)对X 射线照射诱导鼻咽癌CNE-1 细胞错配修复基因hMSH2 表达的影响,探讨CMNa放射增敏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酶PCR(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空白组(未照射)、对照组(未加入CMNa进行照射)和实验组(加入1 mmol/l CMNa,每次加入60 min后进行照射)细胞中hMSH2 基因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照射后hMSH2 mRNA 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且均高于基础表达量(0.11±0.03,10.27±3.96,P〈0.05).实验组细胞在照射终止后第1 周hMSH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高,以后成逐渐降低,且在照射终止后第2~4 周mRNA(0.19±0.07,0.14±0.05,0.06±0.02)和蛋白表达水平( 12.81±5.24,11.37±4.63,8.76±4.29)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MNa 可以下调X 射线照射诱导鼻咽癌细胞hMSH2 的表达水平,抑制放射损伤后肿瘤细胞DNA 修复,这可能是肿瘤放疗敏感性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顺铂单周或三周治疗方案同步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血液学、黏膜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148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诱导化疗后行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单药治疗模式,其中75例患者接受顺铂单周治疗方案,73例患者接受顺铂三周治疗方案。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黏膜不良反应、肿瘤缓解率和预后的差异。两组间的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法计算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顺铂单周组及顺铂三周组化疗的平均治疗周期数为3.64个(20%达5个周期)和1.86个(86%达2个周期)。顺铂单周组对比顺铂三周组的Ⅰ、Ⅱ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 vs.51%、35% vs.19%,χ2=6.150、4.500,均P < 0.05);其他血液学不良反应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黏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934)。放疗结束后6个月顺铂单周与顺铂三周组肿瘤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8.7%和98.6%,单周组和三周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和79.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P=0.059);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96%和69.10%(χ2=1.25,P=0.27),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76%和86.96%(χ2=0.43,P=0.56),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49%和90.84%(χ2=0.18,P=0.67),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7.86%和78.90%(χ2=0.31,P=0.5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在接受2周期诱导化疗后,顺铂三周联合放疗方案在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优于顺铂单周治疗方案,两组在黏膜相关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上未见显著差异,顺铂三周组较顺铂单周组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梳基因蛋白EZH2对鼻腔NK/T淋巴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实验测定NK/T淋巴瘤细胞株SNK6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线性二次模型拟合测定干扰EZH2对SNK6细胞的放疗增敏比(SER);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 PARP的断裂带的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EZH2干扰后对放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干扰EZH2降低吉西他滨的IC50约为2.54倍,并提高吉西他滨药物引起的凋亡.沉默EZH2能够提高SNK6细胞的放疗敏感性,SER=5.855;提高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并增加细胞凋亡蛋白断裂带的产生;增加射线诱导的DNA损伤.结论 EZH2可以提高NK/T淋巴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童铸廷  任孟先  陈香存  肖亮  仲飞  王凡 《安徽医药》2017,38(9):1111-1114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癌5野调强放疗计划和7野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相关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食管癌的放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别设计5野和7野调强计划,比较2个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均优于5野调强计划(P<0.05);5野调强计划的左右肺V5低于7野调强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野计划的左肺V20、V30及右肺的V20高于7野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放疗计划的脊髓和心脏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野调强计划虽然没有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高,但是在减少肺部低剂量照射体积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满足临床上大多数情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4种全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良性子宫性疾病(非脱垂子宫)有手术指征的患者200例,分别实施4种不同全子宫切除术式,其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各5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各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性生活基本满意率等指标进行系统地评价。 结果 术中出血量TVH组多于其他三组,其中LTH组最少;手术时间LTH组较其他三组最长; LTH组住院时间最短,而TAH组最长;LTH组术后疼痛时间最短,而TAH组最长; LTH组术后排气时间最短,而TAH组最长;四组患者术后发热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率不同,其中LTH组最高。结论 LTH术式较其他术式,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时间短、术后排气快和性生活满意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31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暂时行腹主动脉阻断;对照组55例,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对象术中、术后情况,相关并发症差异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25.81±513.79)mL,输血量为(412.90±557.82)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345.45±841.31)mL,输血量为(786.36±1061.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手术时间、胎盘植入率、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两组对象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81.57±20.07)min、14.3%和(112.25±25.80)min、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对象,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9.
童铸廷  吴怡 《安徽医药》2019,40(6):703-705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2018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肿瘤学专业研究生90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LBL)。比较两组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靶区勾画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PBL组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85.64±4.34)分、靶区勾画考试成绩为(34.71±4.23)分、教学满意度为62.22%,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咽癌放疗教学中,PBL教学模式较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能提高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靶区勾画考试成绩及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RapidArc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计划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术辅助放疗或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14例,分别设计7野IMRT和RapidArc计划,对2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结果 RapidArc计划的D2%为(6 645.28±242.48) cGy,低于IMRT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的下降导致RapidArc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优于IMRT计划(P<0.05);RapidArc计划的膀胱V40和V50,直肠V50以及左右侧股骨头D5%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的执行效率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pidArc计划在在靶区剂量均匀度,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限制,以及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方面优于IMRT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