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公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实施者与直接受益者,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起决定作用.公民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主体与客体高度融合统一的开放教育体系,不同于传统教育中主、客体二分的两级框架.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大人生必经的教育渠道实现公民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全覆盖,对于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质,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取健康、♂、SPF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60~290 g。随机分成4组(各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组(PCr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缺血后适应组(PCr+IPost组),均给予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处理。再灌注2 h后用比色法测量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心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Bcl-2蛋白表达;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IPost、PCr组血清CK、LDH、MPO、TNF-α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PCr组各项指标进一步降低;而IPost、PCr组心肌组织P-Akt、Bcl-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PCr组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结论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可以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共同激活PI-3K/Akt/Bcl-2信号通路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广义相加模型(GAM)和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RNN)对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入院频数的预测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和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数据,基于LSTM-RNN预测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入院频数并与GAM对比,模型评价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法。结果:与GAM相比,LSTM-RNN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1.21±3.30和46.13±7.60,P<0.01;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4.64±1.99和36.08±6.20,P<0.01]和较高的拟合优度(R2值分别为0.79±0.06和0.57±0.12,P<0.01)。在性别分层中,预测女性入院频数时,LSTM-RNN三项指标均优于GAM(均P<0.05);预测男性入院频数时,两模型误差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季节分层中,预测温暖季节的入院频数时,LSTM-RNN的RMSE和MAE均低于GAM(均P<0.05),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寒冷季节入院频数时,两种模型的RMSE、MAE和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功能区分层中,预测首都功能核心区入院频数时,LSTM-RNN的RMSE、MAE和R2值均优于GAM(均P<0.05)。结论:LSTM-RNN预测误差较小,拟合程度优,可作为污染天气提前精准配置医疗资源的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8月我院呼吸内科3个病房中收治的COPD患者18例,对其实施QCC。记录QCC实施前后患者依从性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观察QCC实施前后影响患者无创通气质量要因的改善情况,由圈成员对团队进行投票,评定团队综合能力。结果实施QCC后患者依从率为71.4%(10/14),高于QCC实施前的11.1%(2/18);QCC实施后漏气、未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局部皮肤压红、心理护理不到位发生频率均低于QCC实施前(P0.05);QCC实施后团队综合能力总得分高于QCC实施前(t=3.647,P=0.024)。结论开展QCC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无创通气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可有效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SinoMed、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AL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 17.0软件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包含8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2, 95%CI(1.04,1.20), P=0.003 8];与对照组相比,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以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MD=-18.92 U/L,95%CI(-27.75,-10.09),P <0.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MD=-31.19 U/L,95%CI(-46.27,-16.11),P=0.000 1]、总胆红素(TBiL)水平[MD=-7.31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缺血后适应组(Pcr+IPost组)各10只,均给予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处理。再灌注2 h后用比色法测量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ELISA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IPost组血清CK、LDH、MPO活性和NF-κB以及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组各项指标进一步降低(P均<0.05)。结论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可以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NF-κB参与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中美两国2009~2020年不同人群药品不良反应(ADR)/事件(ADE)报告情况,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中国开展药物警戒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提取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2年间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从年度报告数据变化、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报告来源、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占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变化趋势及导致差异的原因。结果:2009~2020年,中国和美国ADR/ADE累计报告数量分别达14 985 478和16 959 905份,年报告数目和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均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年度报告数量增长率为10.7%,高于美国的1.2%,但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仍远低于美国。中国严重ADR/ADE报告占比各年份均低于美国,2020年两国严重ADR/ADE报告占比分别为10.0%和53.6%。结论: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报告涵盖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提高公众对ADR的认知,推动报告数据公开透明,不断完善中国监测体系建设;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更应促进各机构信息共享,共筑药物警戒体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应用血肌钙蛋白T(cTnT)、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氨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评价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阳性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心功能Ⅲ级、LVEF<40%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40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状况,检测IGF-1、cTnT、NT-proBNP值,并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例在试验开始前退出,4例在治疗后失访,共74例纳入结果分析,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3.3%(30/3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5.3%(2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72 h后试验组与对照组IGF-1上升均值分别为44.6 ng/ml和6.8 ng/ml(P=0.018),cTnT下降均值分别为40.3 pg/ml和11.3 pg/ml(P=0.015),NT-ProBNP下降均值分别为2 958 pg/ml和1 936 pg/ml(P>0.05)。治疗72 h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BP下降均值分别为16.15 mmHg和6.14 mmHg(P=0.044),DBP下降均值分别为20.62 mmHg和10.75 mmHg(P=0.015),HR下降均值分别为6.65次/min和2.82次/min(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TnT、IGF-1能够准确评价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其敏感性优于NT-proBN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42只。实验组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剔除造模失败2只,死亡3只),选取12只大鼠于实验第4周末给予尼可地尔3 mg/(kg.d)预处理(Nic1组),余分为Nic2组12只、DCM组13只。Nic2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尼可地尔3 mg/(kg.d)处理。比较各组血脂、血糖指标、大鼠心重指数及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成功建立DCM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大鼠心重指数、血清LDH、CK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均<0.05);与DCM组相比,Nic1组及Nic2组大鼠心重指数降低,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Nic1组和Nic2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DCM大鼠的心肌肥厚,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开放KATP通道、减轻Ca2+超载、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