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难点的处理。方法 1988年3月~2006年3月,施行瓣膜置换(Valvereplacement VR)269例,其中男121例,女148例,年龄15~65岁,平均41.9岁。本组风心病261例(97%),先心病瓣膜病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及其它4例。二尖瓣置换(MVR)233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19例、Bentall1例。同期二尖瓣Devegan成形48例,保留二尖瓣后瓣后下结构82例。结果 术后早期(7,d内)死亡13例,死亡率4.8%。出院256例(95.2%)。全部随访,长期生存者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晚期死亡9例(3.6%)随访时间为2月~18年。VR早及晚期死亡原因,与病例选择、术后重症并发症及未规范抗凝治疗等有关。结论 心脏瓣膜不可逆损害,VR可改善心功能,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效果满意。术前并存疾病、Ⅲ级心衰、左心功能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TaqMan-MGB探针技术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用于鼠类携带恙虫病东方体和莫氏立克次体的检测工作开展。方法依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a蛋白基因序列设计恙虫病东方体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参照文献合成莫氏立克次体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建立恙虫病东方体及莫氏立克次体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利用本文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288份鼠肺脏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文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满足国境口岸鼠类携带恙虫病东方体及莫氏立克次体的监测检测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中蜚蠊携带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状况,为卫生处理及相关卫生检疫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及细菌生化鉴定技术对蜚蠊样品进行细菌学检测及相关研究。结果从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采集到l880份蜚蠊样品。从上述样品中分离出海鱼弧菌(Vibriodamsela)、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肠球菌(Enterococcu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sp pneumoniae)、奇异变形菌(Proteusmirabilis)、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等27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其中,2012年6月,从印度籍船舶捕获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中分离出海鱼弧菌(Vibrio damsela),经查新确认,为国内外首次从媒介生物中分离出该致病菌。结论蜚蠊携带大量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卫生检疫机构应加强对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中蜚蠊的监测检测,防止传染病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满洲里口岸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患病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咨询和医学指导.方法 对3636名体检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3 636名健康体检人员中,共检出脂肪肝等16类疾病614例,疾病检出率为16.89%.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共311例,检出率为8.55%),其次为慢性胆囊炎(91例,检出率2.50%)、肾结石(38例,检出率1.05%).结论 满洲里口岸出入境人员经健康体检发现的主要疾病为脂肪肝、慢性胆囊炎和肾结石等,体检结果为出入境人员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准确、快速、特异鉴定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的方法。设计三带喙库蚊线粒体基因组COⅢ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普通PCR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及其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普通PCR扩增出262 bp的COⅢ基因片段,经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三带喙库蚊有明显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对照蚊种和阴性对照均无熔解曲线;COⅢ基因熔解曲线走势差异较小,具良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基于COⅢ基因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能准确、快速、特异的鉴定三带喙库蚊,可作为三带喙库蚊相关标本特异性鉴定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157例临床分析山东青岛市青钢职工医院妇产科(266043)程晓兰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时,受术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尤以初孕妇和有剖它产史者为甚.本文收集157同以用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对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及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辽宁主要口岸蝇类本底状况,为蝇类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诱蝇笼法及网捕法。结果 2001-2005年,共捕获蝇类60968只,鉴定为5科43属101种。结论辽宁口岸地区,蝇科为蝇类优势种群,38种,占总种数的37.6%;其次为麻蝇科,28种,占总种数的27.7%。本次本底调查,初步了解辽宁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为辽宁口岸蝇类和相关虫媒传染病的防制、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赵珺  许宏  李金学  程晓兰  刘金会 《中外医疗》2012,31(23):15+17-15,17
目的探讨三腔喂养管在食道癌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将90例食道癌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EN)和对照组(PN)两组。观察两组的营养状况的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改善明显,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食管癌术后应用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明显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蜱类自然感染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的状况,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野外采集的蜱类样品的核酸(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核酸序列分析等,对蜱类携带的粒细胞无形体进行确认。结果在大连地区采集的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中检测到粒细胞无形体。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注册的粒细胞无形体核酸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97%~99%)。结论我国大连地区存在蜱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应加强对该地区蜱类的监测和控制,防止因蜱类叮咬导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