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7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656篇
耳鼻咽喉   120篇
儿科学   153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807篇
口腔科学   220篇
临床医学   2987篇
内科学   1405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631篇
特种医学   6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1634篇
综合类   5899篇
预防医学   2156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2125篇
  21篇
中国医学   2120篇
肿瘤学   54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1066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038篇
  2007年   1246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1227篇
  2004年   983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472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9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PTN)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MVD治疗的90例PTN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65例为单纯动脉压迫(动脉组),17例动静脉共同压迫(混合组),8例单纯静脉压迫(静脉组)。术后1 d、6个月、1年、2年,治愈率分别为82.2%、87.8%、90.0%、87.8%;其中动脉组治愈率分别87.7%、92.3%、93.9%、93.9%、85.3%;混合组分别为70.6%、 76.5%、82.4%、76.5%;静脉组分别为62.5%、75%、75%、62.5%。三组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VD治疗PT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方案注册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相关研究设计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www.chictr.org.cn)以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clinicaltrials.gov),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等为检索词,检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方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研究注册时间、研究目的、研究类型、申办单位、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评价指标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共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相关研究方案49个,研究负责单位以湖北、北京、浙江等地医院或高等院校为主。研究具体实施单位属地集中在湖北、广东、浙江、河南等地医院。研究设计以干预性试验研究为主(共40个),其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30个,非随机对照试验7个,单臂研究2个,连续入组1个;观察性研究6个;卫生服务研究2个;预防性研究1个。总样本量30562例,单个研究样本量最大20000例,最小30例。49个方案的研究对象包括健康人群(3个)、隔离观察人群(1个)、疑似病例(10个)、确诊病例(31个)、康复期病例(4个)。31个拟纳入确诊病例的研究方案中,有16个研究未明确病情分级,3个研究明确排除危重症,4个研究纳入普通型,2个研究纳入轻型、普通型或重型,1个研究纳入轻型和普通型,1个研究纳入普通型或重型,3个研究纳入重型,1个研究纳入重症或危重症。评价的干预措施包括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藿香正气滴丸/口服液、八宝丹、固表解毒灵、金蒿解热颗粒、复方鱼腥草合剂、金叶败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汤药、太极拳疗法。主要疗效指标以退热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重症转化率、胸部CT影像为主。结果表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响应快速,当前注册方案涵盖了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但存在人群定义不清,研究目标不明确,干预方案需要细化,疗效评价指标需要优化等问题;另外,需要考虑疫情救治的实际困难和工作负担,在符合医学伦理条件下,优化流程,提高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血栓通冻干粉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附录方法和指导原则,建立血栓通冻干粉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血栓通冻干粉针在4mg/ml的浓度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没有影响。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血栓通冻干粉针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4.
<正>瑞犬守岁,送别2018惊涛骇浪;福猪望春,迎来2019崭新时代。至此,《四川精神卫生》杂志又一次向各位挚朋——业友、编委、作者、读众、同行致以节日的问候与祝福!2018年,已而立的《四川精神卫生》,矢志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示精神,忠于使命,锐意进取,淬炼千锤,《四川精神卫生》杂志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创面应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HA)对患者术后疼痛和皮肤疤痕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2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4组: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创面应用HA组(腔镜+HA组)、腔镜组、传统开放手术并应用HA组(开放+HA组)和开放组。观测各组手术时间、术后48 h切口引流量,记录术后6 h、24 h伤口VAS疼痛评分及止痛药使用例次。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3个月患者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情况、皮肤瘢痕粘连程度轻、中、重度)。结果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除腔镜+HA组、开放+HA组各有一例不完全性喉返神经损伤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比较分析示,腔镜甲状腺手术组耗时长于传统开放手术组;而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6 h和24 h切口疼痛VAS评分、止痛药使用例数,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合并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的例数,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疤痕粘连严重程度比较,腔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应用HA后,中、重疤痕粘连的比例减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创面应用HA,并不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受,但是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皮肤疤痕粘连的发生和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m6A阅读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1,IGF2BP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IGF2BP1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基于5对HCC癌及相应癌旁组织mRNA-seq数据和TCGA数据库LIHC的mRNA-seq数据综合分析IGF2BP1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TCGA数据库中343例HCC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IGF2BP1表达水平对HCC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IGF2BP1的共表达mRNA,并利用m6Avar在线网站预测mRNA的m6A位点及其RNA结合蛋白等信息,最终构建IGF2BP1的基因调控网络。结果 IGF2BP1基因在HCC中表达上调(log2FC HCC转录组数据=10.684,P<0.001;log2FC TCGA-LIHC数据集=7.032,P<0.001)。生存分析显示IGF2BP1低表达的HC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84年,IGF2BP1高表达患者为4.44年,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缩短(P=0.011)。22个差异表达的mRNA与IGF2BP1存在靶向结合关系,并与其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其中,HMGA2等15个高表达mRNA的HCC患者总生存期缩短。HMGA2、PEG10、CEP55、RHO、CDC6和KIF23基因中的潜在m6A甲基化位点位于mRNA 3'UTR端的miRNA结合区域。结论 IGF2BP1在HCC中高表达且导致患者总生存期缩短。IGF2BP1可能通过m6A甲基化及miRNA抑制作用的方式上调mRNA的表达,促进HCC发生并导致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
1995年5月-2005年5月,作者共手术治疗70岁以上原发性肺癌患者4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MR评价垂体腺瘤质地及与其胶原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MR测量垂体腺瘤不同质地的信号强度,并分析其与肿瘤胶原含量间的关系。方法57例经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标本,术前均行MR检查,根据术中肿瘤硬度分为质地韧组(8例)与质地软组(49例),标本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其胶原含量。结果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组T1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31±0.31、1.16±0.26;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01±0.25、0.91±0.1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83±0.28、1.84±0.51;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56±0.24、1.46±0.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15±0.26、1.57±0.46(P(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48±0.39、2.10±0.61,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原含量分别为20.03%±7.99%、7.87%±4.82%,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2WI瘤体/灰质、T2WI瘤体/白质与胶原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31、r=-0.726,P均(0.01)。结论术前MR可以预测垂体腺瘤的质地;其中以T2WI瘤体/白质为预测指标为最佳。胶原含量影响垂体腺瘤质地,MRI上T2WI可以反映其胶原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