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6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腹外侧视前区(VLPO)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GABA合成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GAD)抑制剂3-巯基丙酸(3-MP,5μg,0.1μl),与对照组相比,注射后当日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无影响;注射后第1天大鼠睡眠量减少,觉醒时间增加;第2、3天恢复正常。结论 GABA能神经元在VLPO参与大鼠睡眠—觉醒周期调节且有促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2.
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的慢自发性去极化电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 (IMG)细胞慢自发性去极化电位 (SSDP)。方法 :离体细胞内记录技术 ,并观察IMG细胞SSDP发生间隔、持续时间及幅度。结果 :SSDP发生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和幅度较为恒定 ,分别为 44 9.7± 11.0s、198.8±15 .1s和 14.2± 2 .4mV。 5 HT1P受体拮抗剂BRL 2 492 4对SSDP和该细胞的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LS EPSP)无影响。结论 :豚鼠IMG内可能存在SSDP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更好地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基础饲料喂养;动脉硬化组20只,在正常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促动脉硬化饮食。9周后空腹24 h 抽血并处死,检测两组大鼠血脂,留取动脉行 HE 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 MIF 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动脉硬化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硬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 染色显示:动脉硬化组管壁上有典型粥样斑块,内膜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并呈灶状或片状钙化;免疫组化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膜、中膜可见少量 MIF 表达;动脉硬化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 MIF 表达明显增多,呈褐色;动脉硬化组中大鼠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8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脉硬化病灶内 MIF 的表达增加,MIF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某些炎症介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对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生物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交感神经节细胞生物电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EGb调节包括血管运动在内的内脏功能活动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和灌流给药法.结果 EGb(50~500 mg/L)可使75.0%的腹腔神经节(CG)细胞产生去极化反应,幅度(5.58±0.79) mV,时程(240.7±50.3) s,且表现剂量依赖性;12.5%的细胞超级化;6.3%出现先超级化再去极化的双相反应;另有6.3%的细胞在相同的灌注条件下,于不同的时间内,分别出现超级化和去极化两种反应.去极化反应的细胞其膜电阻表现为降低(33.8%)、增大(26.2%)和不变(40.0%).此去极化反应可被低钙/高镁克氏液部分阻断,但不被胆碱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所阻断.EGb尚可抑制外源性Ach引起的去极化电位.结论 EGb可能通过影响肽类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豚鼠CG细胞生物电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吗啡在海马CA1区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39只,分为对照组(8只)、吗啡组(8只)和纳洛酮组(8只),15只不符合要求已剔除。运用脑立体定位、核团插管、药物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观察海马CA1区注射药物后大鼠睡眠-觉醒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海马CA1区双侧微量注射吗啡后觉醒时间增加32.0%(P<0.05),总睡眠时间减少23.7%(P<0.05),其中深慢波睡眠减少76.1%(P<0.05)。纳洛酮组大鼠海马CA1区双侧微量注射纳洛酮后觉醒时间减少34.1%(P<0.01),总睡眠时间增加25.3%(P<0.01),其中深慢波睡眠增加247.8%(P<0.01)。结论吗啡在海马参与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且吗啡对睡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深慢波睡眠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TP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GCC)的抑制效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TP诱导的电流以及VGCC电流;应用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 ATP能够可逆性地抑制DRG神经元的VGCC电流和VGCC介导的[Ca2+]i升高.用PKA抑制剂H-89预处理DRG神经元,ATP对VGCC电流及其介导的[Ca2+]i升高的抑制被反转;而用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Bis)预处理DRG神经元,ATP对VGCC介导的[Ca2+]i升高的抑制效应则无影响.结论 在大鼠DRG神经元中,PKA参与了ATP对该神经元VGCC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间突触传导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品系24 h内的乳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和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结果对海马神经元分别用含0.67%酒精(对照组)或0.67%酒精和100μmol/L Res(给药组)的正常外液灌流或孵育,两组间海马神经元的mEPSC、mIPSC和eEPSC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100μmol/L Res对正常海马神经元的突触功能活动无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体外培养完整三叉神经节(TG)组织,建立一种能够易于控制的类似于TG的体内活性体系.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体外培养TG细胞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麻醉后取双侧TG,将一部分样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然后通过HE染色观察其与体外培养TG的神经元之间形态学差异.其余的TG分为常规培养组和添加TNF-α培养组,再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常规培养组和添加TNF-α培养组TG细胞中CGRP的水平变化,分析TNF-α对体外培养TG细胞的影响.结果 与新鲜分离组相比,体外培养的TG神经元细胞未发生明显的组织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和细胞凋亡等病理学改变.TNF-α培养组与常规培养组相比,TNF-α可使CGRP表达水平上调,且CGRP阳性反应细胞数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离体培养的TG组织方法可行,且易于实施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TNF-α可使离体培养的TG细胞CGR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