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微创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和传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9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46例采用传统方式置入内固定物治疗,微创组45例采用微创方式置入内固定物.对两组手术创伤大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主要通过考察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术区肢体肿胀情况、血沉变化等来反映手术创伤大小.结果:两组手术创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大于微创组(P<0.05).微创组有2例复位不良,传统组有3例复位不良,两组均无深部血肿发生.传统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获12~30个月随访,平均17.1个月.两组各有1例在随访期间死于其它内科疾病,其余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3.6个月,传统组3.8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微创组84.1%,传统组7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利于围手术期恢复和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松针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松科(Pinaceae)植物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松针(pine needles)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和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尾松针水煎液镇痛作用较强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化合物7(massonianoside D): (7S,8r)-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骈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鼠李糖苷;化合物8(异落叶松脂素):4,4′,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苯基四氢萘木脂素;化合物9(异落叶松脂素-9-O-木糖苷):4,4′,9′-三羟基-3,3′-二甲氧基-7-苯基四氢萘木脂素-9-O-β-D-木糖苷。结论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8,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治疗高位颈椎损伤临床疗效。方法:经前路中空螺钉治疗浅Ⅲ型齿状突骨折2例,改良Magerl方法治疗C1、2不稳1例。前路C2、3椎体间融合,钢板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ⅡA型骨折1例,Ⅲ型骨折2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时间5个月~2年3个月,平均13个月,本组5例是通过高位前入路显露完成内固定置入,无1例舌下神经、颈动脉分支、颈动脉鞘和喉上神经损伤以及咽后壁损伤。另外1例是后路C1、2关节螺钉固定,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病例无内固定移位、断裂。植骨全部融合、骨折愈合。结论:选择高位前入路中空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以及C2、3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不影响C1、2活动,固定可靠,骨折及植骨愈合满意。改良Magerl方法:提供较为稳定内固定,植骨融合率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干预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对比分析,经数字表随机分两组,即两组均质性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干预,对照组60例在此背景下,行常规诊疗与随访,实验组60例则给予辩证结果展开中医特色调养,总结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复发率5.00%(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病例中,以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为因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MI指数、性格内向、持续单一工作姿势、吸烟史有关(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后续搭配中医特色调养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亲环素 A(CyPA)/ CD147在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32只(3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0周和13周分别检测兔血清 CD147和CyPA 表达水平。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血管石蜡包埋切片,行 HE、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并做巨噬细胞、CyPA、CD14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3周时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血 CyPA 与 CD147水平较同时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尤以模型组为甚。除对照组,其余3组均可见内膜增生,模型组还可见典型 AS斑块形成;斑块内及增生内膜均可见 CyPA 及 CD147的表达。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最小管腔直径及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 <0.05),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最大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 <0.05)。结论 CyPA 与 CD147在 AS 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摘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应用内镜辅助找到蝶窦开口,导入鼻窥镜,用传统显微镜技术切除肿瘤,然后内镜观察有无肿瘤残存,继而将残存肿瘤切除。结果全切22例,次全切3例;术前视力障碍8例中,术后全部改善。术中发现脑脊液漏4例,修补后未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一过性尿崩2例,迟发性低钠血症1例,经过处理后治愈。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镜经碟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彻底,避免了单纯内镜止血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寻求防治对策。方法针对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制定完善护理预防管理体制,针对性优化治疗的流程,加强培训,对比分析在实施护理专项管理前后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专项管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由实施护理专项管理前的43.5%下降至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专项管理可全面提高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国外研究已经证实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3]。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颅内支架技术的发展,使得颅内大多数动脉瘤都能够通过神经介入技术而得到治疗。目前在国内有4种颅内支架应用于临床:①the Neuroform stent;②the LEO stent;③the Enterprise stent;④the SolitareAB stent[4]。SolitareAB stent是进入国内最晚的专用支架。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棘突基底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治疗下腰椎疾病的新术式。方法:应用棘突基底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下腰椎疾病30例,术后按日本骨科学会的评定标准进行疗效部分和影像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年2个月,平均改善率83.6%,优26例,良4例。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少,可有效地预防硬膜和神经根的瘢痕粘连,中央管和神经根管的减压充分,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疾病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