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其原因多由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血流改变、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症等多重因素造成动脉壁结构的改变[5],也有文献报道,非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9]。瘤体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 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功能障碍。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首次出血幸存者若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3w内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2],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1];首次发病6个月内再出血率为30%~50%,再次出血病死率25%~35%[3]。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血管痉挛发生率25%~30%[4],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颅手术。1973年诞生了颅内动脉瘤的介入疗法。介入的发展包括可脱星球囊技术、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和电解弹簧圈(GDC,EDC)技术等几个阶段。特别是GDC的问世,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目前在欧洲地区,80%的动脉瘤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北美地区为40%,而国内则为15%~20%[5]。为降低死亡率,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动脉瘤显得尤为重要,血管内介入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相对安全、恢复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认可,现将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项技术近年在国内得到迅速开展[1],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可达到手术夹闭的效果;对部分不能手术或手术失败的病例,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办法.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动脉瘤患者30例,均行介入栓塞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21例宽颈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13例;H-H分级;0级9例,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11例,LEO支架4例,Enterprise支架6例.结果 21例患者支架均得以成功释放,术后立即造影见动脉瘤致密填塞17例,瘤颈残余3例,瘤体少部分显影1例;全组病例均未产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6个月均进行DSA造影复查,致密栓塞的17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瘤颈残留的3例复查时明显见瘤颈显影明显变淡,瘤体显影的于6个月复查时未见显影.所用病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支架未见移位,结论 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技术有利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扩大了介入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范围,并且大大提高了微弹簧圈栓塞的致密栓塞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 II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II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 Ⅱ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冽,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矬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微导管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栓塞材料的改进,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颅颈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可脱球囊、弹簧圈、液体栓塞剂、覆膜支架。与其他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相比,覆膜支架有2个突出优点:有较高的完全闭塞率和较低的再通率。 目的:介绍国内主要应用的几种覆膜支架,以及覆膜支架治疗颅颈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覆膜支架,生物相容性,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覆膜支架治疗颅颈血管病变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现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覆膜支架,主要采用的是美国Abbott公司推出的Jostent覆膜支架和上海微创公司生产的Willis覆膜支架。Jostent覆膜支架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和扩展性较好,其多微孔结构可减少细胞扩散,阻止血小板聚集、炎性细胞移动,从而降低了继发性血栓及血管狭窄的概率;其缺点是在颅内动脉中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动脉不能过于迂曲,弯曲角度不能过于锐利,病变附近不能有不可闭塞的穿支或分支。专为颅内血管设计的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传统理念,整个支架系统具有一定的柔顺性,有助于其通过颅内弯曲的血管系统,尤其是颈内动脉虹吸段,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为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栓塞相结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患者(35个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结合栓塞治疗。通过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将另一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腔以GDC栓塞动脉瘤。结果全部病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GDC栓塞.其中28例致密栓塞,7例部分栓塞。仅2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24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9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5例动脉瘤颈有残留。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安全.适用于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结构形状的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针对同一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三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的支架。将这三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的变化情况。三种支架中,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的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和瘤顶部分较高的壁面切应力削弱也最明显;周期型支架的柔顺性优于其余两种类型的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的血管,本研究也可为进一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早期病死率高达35%,且反复出血者病死率高达70%以上,故及时准确地早期治疗动脉瘤尤为重要。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型栓塞材料-电解可脱弹簧圈应用,栓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2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87例患者9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技术为首先选择合适的Neuroform支架跨动脉瘤颈释放,长度超出瘤颈近、远端各5mm,微导管通过支架上的网孔进入动脉瘤,一期或分期完成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动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支架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31个,次全填塞(〉90%)3个,大部分填塞(70%~90%)1个,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50个,次全栓塞4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同时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2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平均随访5.8个月,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再通率16.7%,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结论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栓塞技术较支架辅助技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图1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