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金玉  王圳  姜芳 《广西医学》2010,32(7):763-765
目的探讨田七注射液对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蛋白、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ADR重复注射肾病模型。将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模型组(n=15)、田七注射液组(n=15)。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同时观察肾组织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结果田七注射液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Bun、Cr),明显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间质损伤分数,下调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提高Smad7蛋白表达。结论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病模型中,田七注射液对肾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干预Smad蛋白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从而实现抗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血通络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8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养血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MTX)加来氟米特(LEF)治疗]、对照组(41例,MTX加LEF治疗)。每组均治疗1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4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3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休息痛、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指数、ESR、RF及CRP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ESR、RF及CRP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不适为主,但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养血通络方联合MTX加LEF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SAPNS)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种生物支架材料,其在三维细胞培养、组织修复与再生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综述在介绍SAPNS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按外、中、内3个胚层来源组织的顺序阐述了SAPNS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中医证候、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中医证候、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推断病情、预后及提高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预防和延缓肾衰竭有重要意义,并为中医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制剂的不同组合在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胰岛样细胞团(ILCs)分化,筛选出能表达激素原转化酶(PC)1和PC2的促成熟方案。方法:用胶原酶Ⅱ消化、过滤离心和不完全消化传代的方法从人的完整脐带中分离和纯化hUC-MSCs,流式细胞术、RT-PCR和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其干细胞标志物。选用A、B、C 3种方案诱导hUC-MSCs向ILCs分化:方案A为含10 μg/L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 μg/L 表皮生长因子(EGF)、10 mg/L银杏提取液(GBE)及2%胎牛血清(FCS)的高糖培养基IMDM;在方案A基础上加入10 μg/L尼克酰胺为方案B;在方案B基础上加入10 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为方案C。在hUC-MSCs诱导前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RT-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相关mRNA和蛋白,特别是PC1和 PC2的表达情况。结果:(1)细胞形态、表面相关抗原、干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等情况表明hUC-MSCs可以从人脐带中被成功地分离和纯化;hUC-MSCs普遍表达nestin,轻微表达Isl1。(2) RT-PCR检测发现方案A诱导的ILCs有Glut-2和MafA mRNA表达,方案B诱导的ILCs有Glut-2、MafA、Nkx6.1和PC2 mRNA表达,方案C诱导的ILCs有Glut-2、MafA、Nkx6.1、PC2、Ngn3、Pdx1、PC1和胰岛素mRNA表达,提示A、B和C 3种方案诱导的细胞有逐渐成熟的趋势。qPCR检测也证实了PC1 mRNA仅在方案C中有表达,PC2 mRNA在方案B和方案C中均有表达,但方案C中PC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方案B(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表明PC1蛋白只在方案C中有表达;PC2酶原(ProPC2)与PC2在方案B和方案C中都有表达,且它们在方案C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方案B(P<0.01)。结论: (1)hUC-MSCs具有向胰岛祖细胞或胰岛细胞分化的潜能;(2)方案C中尼克酰胺和HGF可促进hUC-MSCs向ILCs分化,使ILCs表达PC1并上调PC2;相对于方案A和B,方案C是一种促成熟方案。  相似文献   
6.
陶筱娟主任中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级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业医近40载,学验俱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治疗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今将陶老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羟氯喹维持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关节超声评价。方法 将82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基础用药相同,甲氨蝶呤片15mg每周一次,羟氯喹0.2g 每日二次。治疗组同时联用白芍总苷0.6g 每日三次,观察周期48周。入组开始可以根据疾病活动性情况调整西乐葆胶囊用量诱导缓解关节炎症,使用24周停用。12周后定期评估患者,如果DAS28CRP评分≥2.7,病例退组。分别在0、12、24、4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活动性得分DAS28CRP和手关节超声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终点完成病例数,对照组23例,治疗组29例。因DAS28CRP评分≥2.7而退组病例,24至48周(不包括24周)对照组10例,治疗组3例,退组病例有统计学差异, P<0.05。48周评估两组SJC、TCJ、PhGA及DAS28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GA、CRP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缓解率对照组34.8%,治疗组48.3%,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缓解率对照组4.3%,治疗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羟氯喹不但在维持治疗RA患者方面有疗效,而且能够改善关节的超声影像学进展。  相似文献   
8.
肾纤维化是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ECM)大量堆积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肾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作为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许多小分子多肽-细胞因子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病理过程,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  相似文献   
9.
温童  王圳  周茹  张欣洲 《医学信息》2019,(14):78-8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讨西那卡塞与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肾性甲旁亢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肾性甲旁亢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of Science电子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估。提取最终纳入文献的相关效应量,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共检出文献1289篇,纳入符合要求文献共5篇,其中1篇RCT,4篇队列研究,共计肾性甲旁亢患者370例。Meta分析结果示,西那卡塞组与甲状旁腺切除术组血甲状旁腺素(MD=135.48,95% CI:-123.85~394.80,P=0.31)、血钙(MD=-0.08,95% CI:-0.27~0.10,P=0.37)、血磷(MD=-0.02,95% CI:-0.16~0.12,P=0.78)、血碱性磷酸酶(MD=56.66,95% CI:-75.42~188.75,P=0.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那卡塞与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肾性甲旁亢相比,在控制血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的效果上无差异,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 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静止24h 后,采用RT-PCR 检测TGF-β1(10ng/ml)刺激后0、3、6、12、24、48h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Ⅰ型胶原(CollagenⅠ)、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mRNA 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TGF-β1(10ng/ml)刺激后0、4、12、24、48h CollagenⅠ和PAI-1 表达情况;ELISA 法检测MCP-1 和IL-6 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处理6h 后MCP-1、IL-6 和PAI-1mRNA 即开始逐渐升高,与0h 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 后显著升高(均P<0.01);TGF-β1 处理12h 后CollagenⅠmRNA 表达开始明显升高,与0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 后有显著升高(P<0.01);TGF-β1 处理4h 后IL-6 表达水平升高(P<0.05),24h 后显著升高(P<0.01);处理12h 后MCP-1 和PAI-1 表达水平较0h 明显升高(P<0.05),处理24h 后CollagenⅠ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GF-β1 显著增加MCP-1、IL-6、CollagenⅠ、PAI-1 及其mRNA 的表达上调。结论 TGF-β1可能通过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炎症因子上调表达和ECM积聚导致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