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以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工具,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igeminalnucleus,V)的吻侧亚核(Vo)和极间亚核(Vi)神经元内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标识物质]和甘氨酸(glycine,Gly)的定位分布和共存情况。结果显示,在Vo和Vi内均有比较密集分布的GAD67和Gly阳性神经元。此外,在Vo和Vi内也可见一些GAD67阳性神经元同时呈Gly阳性反应,即存在GAD67/Gly双标神经元。结果表明,Vo和Vi内有GABA和Gly共存神经元,它们可能在初级传入信息的传递和调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疼痛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有效镇痛手段。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能充分控制顽固性疼痛,主要归结于疼痛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对实验室动物痛行为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疼痛的相关机制。经典刺激诱发痛行为学检测,如vonFrey痛阈实验、甩尾实验、热板实验哈格里夫斯实验等,已用于大鼠和小鼠动物研究多年,且在检测镇痛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急需新的可靠的行为学检测助力痛觉机制研究和镇痛策略研发。本文对动物痛行为学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8种检测方法:鬼脸量表、自主行为、转轮跑步行为、挖洞行为、筑巢行为、家庭笼监控、步态分析以及条件性位置偏爱/厌恶。每种检测方法均给出其优缺点,以帮助研究者选择最合适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鹿角菜胶注射到大鼠口周皮下作成炎性刺激模型,用原位杂交法结合免疫组化法观察了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中PPTA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FOS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鹿角菜胶注射后,注射侧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内PPTA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与对照例相比明显增多。鹿角菜胶产生的炎性刺激也诱导了FOS蛋白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中的表达,FOS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刺激侧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而对照侧仅有少量分布。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约60%的PPTAmRNA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了FOS蛋白,而双重反应阳性的神经元仅占FOS阳性神经元的30%。上述结果提示: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诱导的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PPTAmRNA增强表达的过程中,FOS蛋白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鼠神经系统内5-HT5A受体亚型的定位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亚云  武胜昔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23):2175-2178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系统内5-HT5A受体亚型(5-HT5AR)的定位分布。方法:5-HT5A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结果:5-HT5AR阳性元主要分布于斜角带核、终纹床核、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区、弓状核、视产叉上核、乳头体上核、杏仁基外侧核、蓝斑、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中缝隐核、中 缝苍白核、孤束核以及三叉神经节和脊神经节。结论:5-HT5AR阳性结构比较广泛地分布于大鼠神经系统,5-HT可能通过5-HT5AR实现对神经系统多种功能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既往神经解剖学教学存在教材内容多、交叉问题多、授课学时少的“两多一少”状况。通过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式教学法,有效地克服了以上困难,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5R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即由学生分别轮流担任局部解剖操作的leader,operator,co-operator,reader和thinker等五种角色,并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建设高效科学的解剖实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对1例急性虫螨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患者中毒后出现反复胸痛、大汗,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治疗9 d后死亡。虫螨腈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极高,需尽早进行全胃肠洗消、血液净化等措施清除毒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虚实结合实验在心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秋季学期参与心脏机能学实验的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和实践操作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以问卷方式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调查评估。 结果 问卷调查分析显示,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示了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修养。 结论 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赋能增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五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巨大飞跃和提高。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介绍在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带教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并且不断进行总结、回顾和反思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