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缺氧缺血时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缺氧缺血是造成新生儿脑白质损害的常见原因 ,与脑瘫、智力低下等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少突胶质细胞是脑白质的重要成分 ,故研究少突胶质细胞对缺氧缺血性损伤机制及其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 ,它包绕神经纤维轴突而形成髓鞘 ,对轴突正常快速电传导等功能起重要作用。少突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来源于前脑脑室下区 (SVZ) [1] 。依据抗原表达、形态和功能 ,少突胶质细胞系可分为先祖细胞、早期少突胶质祖细胞、晚期少突胶质祖细胞、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少突胶质…  相似文献   
2.
新生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获取纯度较高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方法 原代混合胶质培养,利用振荡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再用无血清化学条件培养基培养.免疫荧光法及膜片钳记录细胞电生理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振荡分离后超过90%细胞为NG2阳性OPCs:OPCs电生理特性:输入阻抗Ra相对较高;电压依赖的K 电流具有外向整流特性;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的小的内向Na 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结论 振荡法结合差速贴壁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OPCs;OPCs具有区别于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独有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丰富环境干预对未成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损伤后神经行为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日龄SD大鼠制作PVL模型,随机分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各4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非干预组和假手术组均饲养于标准环境中,不进行丰富环境干预。干预组于术后第4天行触摸和丰富环境干预,总干预时间为28d。干预结束后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同时分别于术后第4、11、18、25、32天取各组大鼠海马脑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GAP-43 mRNA表达。结果干预组大鼠于生后5周龄感觉运动功能及学习记忆能力较非干预组明显改善[(悬吊试验:(4.5±1.5)minvs(3.1±0.9)min;斜坡试验:(2.3±0.7)svs(3.9±1.1)s;逃避潜伏期:(4.86±2.94)svs(15.0±11.23)s;空间探索能力:(62.89±8.69)%vs(43.99±8.29)%Pa<0.05]。干预组海马GAP-43 mRNA表达于术后第11、18、25、32天的光密度比值较非干预组明显增高[(3.21±0.45)vs(2.63±0.32);(2.74±0.34)vs(2.47±0.25);(2.14±0.29)vs(1.75±0.19);(1.96±0.25)vs(1.63±0.15)Pa<0.01]。结论早期适度丰富环境干预可增强未成熟大鼠PVL脑功能的恢复,GAP-43增多可能是其脑功能恢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廖伟  赵聪敏  温恩懿  张雨平  王丽雁 《重庆医学》2009,38(22):2784-2786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未成熟大鼠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及NMDA受体NR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2日龄SD大鼠制作未成熟大鼠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丰富环境(EE)组、贫瘠环境(IE)组、标准环境(SE)组,每组20只.另选20只2日龄SD大鼠,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作为对照组(Sham).EE组于术后第3天行触摸和丰富环境干预,总干预时间为30d.标准环境组和对照组均饲养于标准环境中,不行早期干预.干预结束后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同时分别于生后第7、35天取各组大鼠海马脑组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R1亚单位表达.结果 生后5周龄时,EE组学习记忆能力较SE组及IE组明显改善[逃避潜伏期(ELP):4.75±2.85与12.45±3.23、8.42±2.23比较,空间探索能力:61.36±8.12与50.24±8.29、40.12±7.99比较,P<0.05];且丰富环境组海马CA1区NR1阳性反应物着色最强,与标准环境组、贫瘠环境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6.6与59.5±8.1、88.5±15.5、62.3±9.5比较,P<0.01).结论 早期干预可增强未成熟大鼠脑损伤的学习记忆能力,NMDA受体NR1亚单位表达增多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泌尿系感染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每次14.3mg/kg,2次/d,疗程10~14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先静脉滴注,每次50mg/kg,2次/d,2~3d后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混悬剂口服(用法同治疗组),总疗程10~14d。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3%和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均>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不同时段脑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min,腹腔注射NS39820mg/kg,同时设未注射组及假手术组对照,应用TUNEL染色方法及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于HI后24h、7d脑皮层及海马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假手术组组脑组织中偶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未注射组缺氧缺血(HI)后24h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多,至HI后7d明显减少;NS398干预组染色阳性细胞数较未注射组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于HIBD新生鼠,可以有效减少HI后凋亡细胞,提示NS398对发育期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存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AMPA受体拮抗剂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拮抗剂GYKI-52466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缺氧缺血后即刻开始予GYKI-5246610mg/kg腹腔注射,每小时注射1次,共4次。缺氧缺血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处置后24h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丙二醛水平。结果:缺氧缺血组脑组织SOD,GSH水平分别为(1.47&;#177;0.15)mkat、(75.03&;#177;5.22)mg/g,明显低于假手术组(2.51&;#177;0.16)mkat、(88.66&;#177;4.50)mg/g(t=3.237-15.573,P均&;lt;0.001);MDA含量为(8.03&;#177;0.64)pmol/g,较假手术组(5.12&;#177;0.57)pmol/g显著升高(t=6.253~15.373,P&;lt;0.001)。而治疗组脑组织SOD、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2.73&;#177;0.21)mkat、(83.47&;#177;6.38)mg/g,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lt;0.001;P&;lt;0.005);丙二醛含量为(6.07&;#177;0.68)pmol/g,较缺氧缺血组显著下降(P&;lt;0.001)。结论:AMPA拮抗剂可通过拮抗氧自由基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谷氨酸浓度过度升高和谷氨酸受体过度活化引起的兴奋毒性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oha-amino-3-hv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型谷氨酸受体起重要作用。研究选择性AMPA受体拮抗剂GYKI-52466对新生鼠HIB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7日龄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GYKI-52466干预组。正常对照组用于观察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正常新生鼠的表达情况;干预组在缺氧缺血后即刻开始予GYKI-52466 10mg/kg腹腔注射,1次/h,共4次;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缺血缺氧后l周取脑,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双侧脑半球横截面积之比,检测脑组织。MBP、NF表达及积分吸光度值。结果:缺血缺氧后患侧脑组织横截面积下降。缺血缺氧后1周,缺氧缺血组患侧与对侧脑半球横截面积之比(L:RAREA)为(0.680&;#177;0.043),较假手术组(0.985&;#177;0.023)明显降低(P&;lt;0.001);GYKI-52466干预组L:RAREA值为(0.804&;#177;0.031),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lt;0.001)。MBP第8天无显著表达。生后第11天嗅束、纹状体、胼胝体、内囊、外囊染色阳性,可见少许突起延伸至皮层。生后第14天上诉部位表达更加丰富,前联合出现染色阳性。缺血缺氧后1周,缺氧缺血组患侧与对侧脑组织。MBP积分光密度之比(左侧:右侧,L:R MBP)为0.328,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的0.986(P&;lt;0.02),干预组L:R MBP值为0.544,高于缺氧缺血组(P&;lt;0.05)。结论:AMPA受体拮抗剂GYKI-52466可以减轻脑萎缩和MBP表达下降程度,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P2X_7受体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表达下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P2X_7受体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型脑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出生7 d的SD大鼠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缺氧缺血前后脑皮层、白质、海马P2X_7受体表达.结果 缺氧缺血后2 h,患侧皮层、白质和海马P2X_7受体蛋白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P<0.01);免疫组化也显示患侧皮层、白质和海马P2X_7,受体表达下降.结论 P2X_7受体可能参与了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