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找出该蚊分布的主要地理特征和规律。 方法 选择 1983年以来发现嗜人按蚊密度较高的环江县和罗城县进行调查。由专业人员根据全国嗜人按蚊分布区特征的调查项目表内容 ,调查每个点的总面积、可耕地面积、水田面积、单双季稻面积、水稻主要病虫害、杀虫剂种类及用量。在当地县气象站、乡农业技术部门收集调查点的气象资料和土壤类型以及性质等资料。 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以树林、灌木和农作物为主 ,覆盖良好。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和黄棕壤 3种 ,有机物平均含量 1.88%~ 3 .2 8% ,含磷量0 .4~ 4.0mg/L ,pH值 4.2 5~ 6.2 5。主要水体有河流、池塘、沟渠 3种 ,分布区广种水稻 ,农药使用普遍。  结论 广西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海拔 2 0 0~ 3 80m的低山丘陵区 ,沟渠和山边渗出水灌溉的稻田是该蚊主要的孳生地。农药的广泛使用对嗜人按蚊有明显的杀灭效果。桂北低山丘陵区特有的凉爽气候带 ,清凉的水质以及酸性土壤适合该蚊生长繁殖 ,是广西桂北地区嗜人按蚊明显多于桂南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腹泻病人户调查地区人群基本特征及卫生条件。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对抽中的社区和村屯所有常住居民共2万余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5951户(20576人),城区占49.39%。农村占50.61%。在城区及农村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为9.33%及12.02%,少年儿童系数分别为14.84%及17.25%。城区住户使用封闭式化粪池(97.48%)、水冲式(99.15%)厕所为主,97.48%使用县级或以上供应的自来水;农村56.34%的住户使用封闭化粪池厕所,29.61%使用旱厕,72.64%使用井水。城区和农村分别有35.73%及16.63%的住户备有土霉素和氟哌酸等常用药。家庭月均收入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768.2元和840.6元;月均支出分别为1214.0元和589.2元。结论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隐患仍然存在,应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腹泻病防制及合理用药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控制后期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嗜人按蚊分布区1998~2003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评价监测措施,为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疟疾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8~2003年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15个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以及重点人群荧光抗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年间15个县年血检率在0.28%~10.8%,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血检阳性率均为0.04%,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86%,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的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55.09%(487/884)和44.91%(397/884),相对集中分布在环江县移民安置点和南丹、三江、融水、上思5个县。外出感染回归病例占28.85%,外来病例占16.06%;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13%。结论广西当前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发病率虽控制在1/万以下,但环江、南丹、三江、融水和上思5个县的疟疾发病较多,以本地病例为主;其余10市县则以输入感染病例为主,疟疾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2001年6~7月 ,罗城县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 ,为探讨此次麻疹暴发流行特点 ,制定今后防治对策 ,我们作了本次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全县各疫点的麻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所有病例均按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1.2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1998年《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中麻疹病例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3实验室标本送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检验 ,结果证实是麻疹暴发流行。2结果2.1病例分布年龄分布以6~组最高 (55.75 %) ,其他依次为1~组 (22.12 % )、11~组 (13.27…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腹泻病知识的了解及患腹泻病相关态度、行为. [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万余名居民进行2次腹泻病疾病负担调查.从上述人群选取2 393人,以及腹泻病例的对照约880人,作为腹泻病知识态度调查对象. [结果]调查人群对腹泻病常见症状如腹痛(69.72%)、腹泻(62.45%)的知晓率较高.关于发病相关行为习惯及传播途径等知识,对"吃不洁食物"的知晓率为78.70%,63.83%的居民知道该病可经食物污染传播.但对于其他不良习惯行为及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则较低,农民、工人、商业及服务业人员以及家务待业人员、学生以及初中以下人群的知晓率较低.69.51%的居民患病后选择"自己买药吃",42.50%会看病.对于不看病的原因,63.37%的居民因为"病情不重",10.54%认为"医疗费用太贵";认为"医疗点太远"的农民占15.03%.农民、工人、商业及服务业人员以及家务、待业人员拥有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43.81%~57.92%. [结论]人群对腹泻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够全面.医疗费用高及医疗点距离远以及医疗保险覆盖率低仍然影响农村及低收入人群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影响腹泻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按1:2配对的原则,病例来自经济较发达的柳州市市区和经济较贫困的罗城县整群随机抽样的社区和村屯中发现的腹泻病例;对照为患者毗邻住户中同性别、年龄相差在3岁以内的非腹泻者,应用SAS 9.0统计软件包进行1:2病例对照的每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柳州市市区腹泻病发病与病前1周接触腹泻病人(OR=6.054,95%CI:2.180~16.813)、吃隔夜饭菜未彻底加热(OR:2=898,95%CI:1.268~6.625)和腹泻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OR=0.541,95%CI:0.320~0.915)等3个因素有关;罗城县则与病前1周食物未煮熟煮透(OR=2.660,95%CI:1.285~5.511)、吃隔夜饭菜未彻底加热(OR=3.213,95%CI:1.316~7.843)、使用食物防蝇罩(OR=0,266,95%CI:0.124~0.571)和腹泻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0R=0:386,95%CI:0.210~0.709)等4个因素有关.[结论]经济条件较好的市区应以加强腹泻病人的肠道隔离为主;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应以加强食物煮熟煮透和提倡使用食物防蝇罩的宣传为主.两类地区均应加强隔餐隔夜饭莱须彻底加热再食用等腹泻病防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广西感染性腹泻发病及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感染性腹泻实际发病情况及疾病负担.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对抽中的社区或村屯的所有居民共2万余人分别于2007年8月和12月进行2次入户调查,数据录入并进行发病率、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DALYs)和经济负担等指标的计算.结果 两周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04%和0.00%,夏季两周发病率(1.21%)高于冬季(0.89%)(χ2=10.0578,P=0.0015).推算的全人群年发病率为0.2887次/人年,以<5岁年龄组为高,其中O岁~组为1.4428次/人年;男、女性分别为0.3091次/人年和0.2673次/人年.腹泻病人就诊率28.05%、住院率2.04%,自己买药、使用家庭药箱治疗和不作任何治疗者分别占37.10%,13.80%和21.04%.总DALYs为0.1935/千人年,以中青年为高,其中20~49岁为0.2971/千人年.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人均分别为43.02和18.35元,总经济损失人均61.37元,推算出广西因腹泻导致的年经济损失为87896.61万元.结论 广西腹泻病以<5岁儿童为高危人群,患病后不就诊现象相当普遍,依然导致一定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报告艾滋病以来已在全球广泛流行.由于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又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给人民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又因其传播广泛,不但造成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社会发展,也是我国疾病控制领域面临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该文针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与策略,旨在推动我国疾病控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环境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找出该蚊分布的主要地理特征和规律。方法 选择1983年以来发现嗜人按蚊密度较高的环江县和罗城县进行调查。由专业人员根据全国嗜人按蚊分布区特征的调查项目表内容,调查每个点的总面积、可耕地面积、水田面积、单双季稻面积、水稻主要病虫害、杀虫剂种类及用量。在当地县气象站、乡农业技术部门收集调查点的气象资料和土壤类型以及性质等资料。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以树林、灌木和农作物为主,覆盖良好。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和黄棕壤3种,有机物平均含量1.88%~3.28%,含磷量0.4~4.0mg/L,pH值4.25~6.25。主要水体有河流、池塘、沟渠3种,分布区广种水稻,农药使用普遍。结论 广西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海拔200~380m的低山丘陵区,沟渠和山边渗出水灌溉的稻田是该蚊主要的孳生地。农药的广泛使用对嗜人按蚊有明显的杀灭效果。桂北低山丘陵区特有的凉爽气候带,清凉的水质以及酸性土壤适合该蚊生长繁殖,是广西桂北地区嗜人按蚊明显多于桂南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腹泻病调查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万余名居民进行腹泻病疾病负担调查,对发现的腹泻病例进行基本情况、症状体征以及诊疗等相关情况调查。结果常见的症状体征有腹痛(占55.43%)、腹胀(29.19%)、食欲不振(19.46%)及里急后重(13.57%)。农村病例全身症状及脱水症状发生率均较城区病例高。0~14岁的儿童的呕吐、发热、精神差及尿少等症状体征的发生率较高。病例以排稀便(56.11%)、水样便(51.58%)为主。冬季排水样便的病例比例稍高于夏季。至调查之日止,痊愈及好转的病例占87.1%。到医院胗所治疗的病例占22.85%。采取过自行治疗的病例占60.18%,其中61.28%使用了抗生素,最常用的药物为土霉素、诺氟沙星及泻利停。结论腹泻病症状普遍较轻,但临床表现多样,致病原因复杂,在治疗上应注意合理用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