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卡介苗是一种结核菌苗,接种后可使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免疫力。误接种卡介苗会给接种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甚至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核磁成像检查(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的可靠性。②方法3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全部采用GE Signa Profile SYS#0.2TMR机进行检查。③结果34例中57个病灶,观察(8个病灶,8/57,14%)MR图像A型(脂肪信号型)表现,病灶保存正常脂肪信号,只是在病灶周围存在硬化带信号;当存在大量炎症、血管肿胀或伴有亚急性出血时,观察到B型(血液信号型)MR图像结果(12个病灶,12/57,21%),T1W1,T2W1均为高信号强度类似亚急性出血;如果炎症加重、过度充血、纤维化及硬化出现导致股骨头大量脂类减少,观察到C型(水样信号型)的表现(16个病灶,16/57,28%),T1W1低信号强度和T2W1高信号强度组成;当纤维化及硬化占优势时,看到(24个病灶,24/57,42%)D型(纤维组织信号型)病灶,T1W1,T2W1像病灶均为低信号。在T2W1像上看到(22个病灶,22/57,39%)低信号带内出现高信号强度带既“双线征”,双线征为硬化带内侧出现充血和/或炎症内肉芽组织增生。④结论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最敏感、最具特异性(达100%),ANFH骨髓变化指征早期估价中MRI的成像方式为首选,“双线征”特殊表现为缺血性坏死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抑制剂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对低浓度油酸(OA)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OA及OA+DMA温育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观察其对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的反应。结果:OA(10-4mol·L-1)温育30min后,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减弱,最大舒张从64%降低到28%;L-NAME诱导的收缩反应也减弱,最大收缩由52%降低到34%。而对SNP诱导的舒张反应无影响。如用DMA(10-6mol·L-1)+OA温育30min,则可部分恢复单用OA引起的Ach的舒张反应及L-NAME收缩反应的减弱,Ach的最大舒张恢复到47%,L-NAME的最大收缩恢复到45%。 结论:DMA对OA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眼镜王蛇毒中酸性磷脂酶A2 组分Ⅰ (命名为APLA2 Ⅰ)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的能力 ,观察将其开发成抗血栓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模型组大鼠舌下ivPBS,3组APLA2 Ⅰ预治疗组大鼠分别舌下ivAPLA2 Ⅰ 1 .0 ,0 .5和 0 .1mg·kg-1 。各组给药 30min后 ,用 40 %FeCl3 诱导大鼠腹主动脉血栓形成 ,监测远端腹主动脉压 ,记录最低腹主动脉压和血栓形成时间 ,测量血栓面积及血栓重量。采用大鼠体外血浆凝块回缩实验观察APLA2 Ⅰ对血浆凝块回缩的影响。用小鼠尾动脉出血实验观察APLA2 Ⅰ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预ivAPLA2 Ⅰ 1 .0 ,0 .5及 0 .1mg·kg-1 可抑制FeCl3 诱导的大鼠血栓形成后的腹主动脉压下降 ,使最低腹主动脉压从(4.0± 0 .5)kPa(模型组 )分别增高至 (7.7± 1 .0 ) ,(6 .8±0 .8)和 (5 .4± 0 .7)kPa ;使血栓形成时间从(31±4)min(模型组 )分别延长至 (60± 7) ,(53± 5)和(49± 6)min;使血栓面积从 (1 0 62± 1 39) μm2 (模型组 )分别减少至 (72 4± 74) ,(785± 96)和 (91 0±1 2 6) μm2 ;使 0 .5cm长血管内血栓重量从 (5 .2±0 .6)mg(模型组 )分别减少至 (3 .5± 0 .5) ,(3 .8±0 .5)和 (4.6± 0 .6)mg(P <0 .0 5 ,n =1 0 )。体外实验显示APLA2 Ⅰ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血浆凝块回缩?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8月~1997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腓肠肌痉挛37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7例患者均依据腓肠肌痉挛诊断标准(郑光亮主编痛症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16~317)确立诊断。其中男13例,女...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虽然疗效肯定且并发症少,但术后颈前留下永久性疤痕,影响美观,使中青年女性患者术后留下遗憾。近年兴起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为改进这一术式提供了新的方法。我院自2006年11月~2007年10月,采用胸骨前径路成功地施行了内镜甲状腺手术1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合用纳洛酮对严重乙醇中毒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白酒制作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纳洛酮、纳洛酮+醒脑静,记录苏醒时间并测量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结果:纳洛酮+醒脑静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生理盐水组和纳洛酮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较纳洛酮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醒脑静对酒精中毒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熊果酸对乳腺癌细胞caspase-3和PAR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萜类中药成分熊果酸(UA)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作用,并通过分析UA作用后MCF-7细胞的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多聚糖(PARP)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细胞株,采用MTT法、活细胞原位光镜和荧光染色技术、流式细胞技术(FCM)、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图象分析技术,研究UA对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UA剂量依赖性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半数生长抑制剂量(IC50)为(22.6±3.0)μmol.L-1,诱导caspase-3和PARP表达增加,使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核质浓集,有凋亡小体。结论:UA诱导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到caspase-3和PARP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临床考虑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MRI诊断十字韧带损伤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86.4%。结论:低场强MRI能较准确地诊断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及并发症,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