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对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HSPC)组成、细胞周期以及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小鼠经腹腔注射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6. 7×106CFU,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体积的PBS。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24 h后检测小鼠骨髓中HSPC组成、细胞周期以及集落形成能力,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对照组与感染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4 h后,血清IFNγ水平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小鼠骨髓细胞中LSK、处于S期的LSK以及短期造血干细胞(ST-HSC)的比例显著升高(P 0. 001),长期造血干细胞(LT-HSC)以及处于S期的LT-HSC的比例明显升高(P 0. 01),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 0. 01)。结论: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由静止进入增殖状态,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下降。这提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可引起造血干细胞耗竭。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素D/TNF-α诱导大鼠肝干细胞凋亡及HGF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肝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大鼠肝干细胞系WB F-344细胞进行实验,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用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MAPK及PI3K蛋白的表达。结果 发现TNF-α单独对WB F-344细胞无明显作用;而TNF-α对放线菌素D(ActD)致敏的WB F-344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进一步,发现TNF-α能够诱导ActD致敏的WB F-344细胞发生凋亡,在作用9h即出现细胞凋亡(13.60%),48h达高峰(51%),并且这种凋亡呈剂量效应关系。我们还发现,HGF可以明显拮抗ActD/TNF-α诱导的WB F-344细胞凋亡,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GF刺激后,磷酸化MAPK蛋白高表达,表明HGF激活了MAPK途径。我们进一步用PI3K特异的抑制剂WT阻断PI3K途径,发现HGF的抗凋亡作用被阻断;然而,用MAPK特异抑制剂U0126阻断MAPK途径后,却并不影响HGF的抗凋亡作用。结论 TNF-α能诱导ActD致敏的肝干细胞发生凋亡,而HGF则对这种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虽然HGF能够激活PI3K及MAPK 2条途径,但其抗凋亡作用是由PI3K途径传导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JNK3基因重组腺病毒,检测其对人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表柔比星作为凋亡诱导剂,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pDBLeu-JNK3质粒为模板PCR扩增人JNK3基因全长,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JNK3,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同源重组,在HEK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经PCR方法鉴定后,用包装后的病毒上清感染人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JNK3蛋白的表达;MTT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表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核酸测序和PCR鉴定表明成功构建Ad-JNK3,终点稀释试验测定扩增的腺病毒滴度为6.5×1010 pfu/ml;Ad-JNK3在SH-SY5Y细胞中表达JNK3蛋白;MTT检测结果表明Ad-JNK3可抑制SH-SY5Y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8.08%;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Ad-JNK3可明显促进表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察到DNA梯形条带。结论:重组腺病毒Ad-JNK3能显著抑制SH-SY5Y细胞增殖,促进表柔比星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为研究JNK3的作用机制及将其用于人成神经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儿,男,12岁,主因发热4小时伴全身皮疹就诊于皮肤科。查T38.SC,P80次/min,R24次/min,BP12.7/83kPa。WBC83XIO'/L。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30OmL加病毒吐0.Zg静滴,30滴/ffilll,每日1次。患儿输液约5分钟时,突然出现胸闷、心慌且面色潮红,立即停止输液,嘱患儿平卧,吸氧,查T383C,P12o次/min,R28次/min,BP12/skPa,全身可见散在皮疹,面色潮红,双肺呼吸音清,心电图律整率决,10分钟后患儿症状减轻。之后,患儿在兄弟医院再次输病毒吐又出现类似症状,因此确认患儿为静滴病毒吐引起…  相似文献   
5.
人THAP11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人死亡相关蛋白11(THAP1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方法 PCR方法获得人THAP11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BPLV-THAP11-myc,并通过转染HEK293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pLP1和pLP2、包膜质粒pLP/VSVG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结果 构建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该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获取的5.5×106TU/ml慢病毒滴度.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THAP11基因慢病毒载体质粒THAP11-myc-pBPLV,并建立了其慢病毒表达系统,为后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高通量筛选c-Met抑制剂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电转染将Tpr-Met表达载体导入Ba/F3细胞中并筛选出能够稳定表达Tpr-Met的细胞株.而后对这种稳定株的白细胞介素3(IL-3)非依赖性增殖、Tpr-Met的表达及下游通路的活化、c-Met抑制剂SUl1274对细胞增殖和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行全面评价.通过酶标仪检测细胞MTS吸光度值判断细胞的增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Tpr-Met的表达及下游通路的活化、c-Met抑制剂SU11274对细胞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果:获得稳定表达Tpr-Met的Ba/F3细胞株,该细胞株呈现IL-3非依赖性生长;能够表达持续活化的Tpr-Met;下游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Er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提升;c-Met特异性抑制剂SU11274通过抑制Tpr-Met磷酸化抑制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并抑制稳定株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Tpr-Met转化的Ba/F3细胞株.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构建人THAP11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制备高滴度病毒颗粒,敲低K562细胞和脐带血CD34+细胞中THAP11表达。方法采用第三代慢病毒包装系统,将含有特异性干涉THAP11的DNA序列克隆入穿梭质粒pSicoR中,构建siTHAP11-pSicoR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siTHAP11-pSicoR与包装质粒pLP1,pLP2,pLP/VSVG共转染HEK293T细胞,获得高滴度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检测内源THAP11敲低效果。感染人CD34+细胞,流式分选GFP阳性细胞,检测原代细胞中THAP11的敲低效果。结果成功构建针对THAP11两个位点的RNAi慢病毒载体siTHAP11-1和siTHAP11-2并获得慢病毒颗粒,病毒滴度检测可达1.8×108TU/ml。感染K562细胞后建立稳定株,THAP11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均有下调。感染CD34+细胞效率达30%以上,siT-HAP11-1可下调THAP11mRNA约80%,siTHAP11-2约下调85%。结论成功构建THAP11的RNAi慢病毒载体,包装后的病毒颗粒可有效敲低细胞株及原代细胞中内源性THAP11的表达,为后续研究THAP11对CD34+细胞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RCC3的缺失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12只C57BL/6J小鼠作为受体, 分为野生型(WT组)和BRCC3-/-型(KO组), 每组6只。采用两次4.5 Gy60Co全身照射(TBI), 两次照射间隔30 min, 6 h后通过尾静脉输注BABL/c小鼠1×107骨髓细胞和8×106脾脏细胞建立aGVHD小鼠模型。在aGVHD小鼠模型中特异性敲除BRCC3,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靶器官损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BA)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移植后第9天分离脾脏、肝脏和小肠淋巴细胞, 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器官中T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结果受体小鼠BRCC3的缺失可导致aGVHD小鼠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靶器官肝脏损伤明显加重;脾脏中CD8+ T细胞和CD8+CD25+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t=6.53、5.52, P<0.05);肝脏中CD8+ T细胞和CD8+CD25+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t=3.74、3.19, P<0.05)以及小肠中CD8+ T细胞、CD8...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